“校长宴请尖子生”引发五大追问
据11月25日《华西都市报》消息 11月23日晚,成都一所中学从4000余名学生中遴选出了19名“尖子生”享受学校表扬的“最优待遇”——和校长共进晚餐。“入围标准”是看刚刚举行的半期考试成绩,宴席由学校统一买单。同学和家长对学校此举并不反对,甚至在晚宴上有学生激动得哭了起来。
http://edu.0898.net/uploadimages/2011/11/25/ly14.jpg
学校领导与“精英学子”共同举杯
“校长和尖子生”共进晚餐?校方这一做法,乍一看颇具“创意”,然而细一思之,却觉得疑问重重,如鲠在喉,不说不快,不讲不明。
其一:用餐的钱谁出?从这次晚宴来看,就餐点是当地某酒店最大的“总套-B”包间,桌上摆着别致的粉红色菜单和21个粉红色座牌。菜品依次上桌,共有9个凉菜、21道热菜、1份例汤和2种小吃。如此奢华的晚宴,花费一定不少,问题是这些钱是学校出,还是校长出,抑或是相关的教育部门出?不过,既然是请,那些尖子生肯定是不会出的;校长自掏腰包(希望是这样)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么,是否意味着,这些钱的出处是其他没有用餐的平民学生间接出呢?
其二:学校把“与校长共进晚餐”作为对“尖子生”的奖励,这是否充分暴露出相关校长“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姿态呢?按理说,作为一个学校的校长,即便不能保证一日三餐与学生在一起就餐,但也应当时常与学生坐在一个饭堂里就餐,这既能体现出校领导平易近人的作风,同时,通过更多地了解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然而,现在一些学校领导成天忙碌于各种应酬场合——他们或为了学校的建设工程到处拉关系、找门路,或为了从校服当中捞取更多“回扣”而奔波,或为了从不必要的教辅材料中拿到更多好处而忙碌……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自然长时间难得见到校长一面了,更何谈能与校长坐在一起就餐?
学校把“与校长共进晚餐”作为奖励,如此推算的话,农民朋友如果能与乡领导甚或县领导坐在一起,絮絮家长里短,是否也算是收获的“奖励”呢?如果真的很荣幸能与更高层的官员握握手之类,是否算是天大的收获呢?……与校长吃个饭怎么了?还弄得跟个巴菲特一样,搞得那么正式、那么作秀,看起来都让人作呕。
http://edu.0898.net/uploadimages/2011/11/25/ly13.jpg
其三:怎样遴选出的这些尖子生?公开了吗?透明了吗?学校本身就是个培养人的地方,目标不是培养出几个或几十个尖子生,是让更多的学生变的比以前更优秀,如今学校请这不到20名的学生用餐,是不是也反证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很次?在选完学生之后,还应该对其他的学生交代一句“不要嫉妒,你们人人都有机会”。
其四:这是不是有鼓吹“应试教育”之嫌?什么是“尖子生”?是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还是考试成绩第一?说了这么多年,改革了这么多年,中国的教育就是脱不了考试、考试再考试。至少从这个学校的19名“尖子生”来看,选拔入围的标准就是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而且不过就是半期的一次考试成绩。这不是明目张胆地鼓吹“应试教育”又是什么?
其五:用学生自己的钱奖励学生,未尝不可,但问题是:如果下次后面的同学后来居上了,或者更多的学生进步很大,那么,校长是不是也都要请吃饭、喝酒?如果是,这对于学校可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但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这些钱终归还是学生们自己出,校长只不过是赚个人情罢了。
教育,不仅在传授知识,更在传授思想。我不知道,这样的学校究竟想传播一种怎样的思想?精英、做官、奢华,几个领导与少数学生的作秀,这样的东西真的能培养出国家的栋梁之材吗?还是好好想想吧!
>>>袁莉痛陈“7宗罪”的女明星姓甚名谁?
>>>宋丹丹发飙炮轰张伟平是在“演双簧”吗?
>>>谜一样的三毛
>>>第83届奥斯卡十大“另类”镜头
>>>一封信暴露90后十大恶习
>>>8位80后作家,18句经典语录
>>>张柏芝最好别出《自传》的三大原因
>>>历数惨遭疯狂粉丝“下毒手”十大明星
推荐阅读:
>>>姜文两封“情书”,妙用十大典故 >>>“师生斗智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
>>>娱乐圈二十位明星书画真迹大曝光 >>>高中女生寝室那些“私密事儿”
>>>盘点从清华大学走出来的十大明星 >>>娱乐圈最知名最成功的十大“肄业生”
>>>双语:百句美到窒息的中外爱情诗
>>>十副英语对联,新颖工整给力
>>>敢挑战“新加坡华文挑战题”吗?
>>>央视兔年春晚六位主持人学历揭秘
>>>三十而栗,四十而不获
>>>五位影星当年艺考上演“惊魂一幕”

2011、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