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北出差组稿:寒风中彰显的友情

(2007-12-03 09:22:43)
标签:

我记录

职场故事

职场/励志

东北三省

出差

打工杂志

陈清贫

分类: 陈清贫影评系列
东北出差组稿:寒风中彰显的友情
 
    2007年12月3日,周一,武汉天气晴朗,微风。今天稿件大局已定,开始报出差计划。由于我坐在会议室的左边,而报计划从右边开始,轮到我时,竟然只剩下“东北”和“青海”供我选择!我犹豫了一下,报了“东北”。然后,情不自禁地想起去年的一次出差来:

  2006年3月8日,凌晨5点30分,我背着那个已跟随我东奔西走多年的迷彩包,穿着厚厚的皮大衣,一个人,孤零零、静悄悄地走出了位于武昌水果湖东湖路的知音大厦。

  清晨的武汉街头略略有些夜凉,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我,并不感到太热。还好,几个零零星星的路人并没有对我的穿着表示疑惑。想到马上就要到东北接受零下一二十度的低温考验,一时不由得摇头苦笑。

  编辑干了十四年(现在已经十五年了),依然保持着几乎每月一次、每次为期十天的组稿频率。我也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月末紧紧张张编稿、月初呼呼啦啦飞出去的生活。老总戏称:“你们是一群侯鸟。”

  这种侯鸟一样的生活,我在短暂的不适应过去后,竟慢慢地有了几分喜欢。喜欢人在旅途、偶尔孤单寂寞的感觉;喜欢一个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闲逛;喜欢一会儿在火车上,看公路上的大小车辆川流不息,一会儿在大巴上,看忽左忽右的火车呼啸而过;喜欢在纷飞的小雨中,坐靠窗座位的飞机,体验破云而出、阳光灿烂、瞬间两重天的壮丽……

  喜欢,永远喜欢那迎面而来的人,或者事。

  打的,到傅家坡长途客运站,转乘机场大巴到武汉天河机场,顺利安检,并如愿以偿地再一次得到了一个靠窗的好座。飞机慢慢滑行,随即加速升空,在轻微的震颤中,清贫同志被斜斜地带往了9000米的高空。

  晴空万里,无风无云,从弦窗上下看,视线开阔,广瀚的大地阡陌纵横。飞机经过大约两小时的飞行后,抵达青岛机场,在短暂的停留后,再次起飞,直奔我此次出差的目的地——哈尔滨。

  从空中往下俯瞰,飞机渐渐飞入了冰天雪地之中。水塘、湖泊、河流,全部被冰冻得严严实实,许多农田、村庄,甚至集镇、城市,完全被冰雪覆盖,让人情不自禁地想:那里的人,究竟怎么在生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我默默念叨着毛老爹最著名的诗篇,在“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胡思乱想中,顺利抵达哈尔滨的机场。

  背包出舱,一丝凉意扑面而来。我情不自禁地紧了紧衣服,然后跟着人流出了机场。转大巴,到市区,从车窗往外看,路边、花坛,仍有积雪和很大的冰块。南北相隔千里,和此时已经遥远的武汉相比,毕竟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最终,我终于下了大巴,开始直面北国刺骨的寒冷了!

  嗯,终于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风头如刀面如割”,虽然穿着厚厚的保暖内衣,但仍然感觉两腿间的寒意直往全身蔓延,而裸露在冰冷空气中的手和面,则有了些针扎般的疼痛。我匆匆拦了辆的,直奔位于斜角街的七台河宾馆。

  门卫热情地拉开了门,我微笑着直接走了进去。放下包,我抬头面对前台两位MM探询的眼光,我说:“听说标双是100元?”其中一个皮肤黑黑的MM笑着说:“是的,打折后是100元,你怎么知道?”

  我回答说:“因为我有一个同事已经先一步来住了,他叫庄晓斌。”

  “哦,是你啊!”那个黑黑的MM笑魇如花,“他昨天就和我们打招呼了,说有一个同事要来。嗯,他住在101,那么你就住103?和他隔壁?”

  “好的!”我掏出身份证办好住宿手续,然后拿上钥匙牌,开始往103房间而去。那个刚才热情为我拉门的保安,此刻又热心地给我带路。经过101房间时,他又热心地主动介绍:“你的同事好像病了,现在应该在房间里。”

  “真的?”我一边疑问着,一边毫不犹豫地去敲门。门内很快传来熟悉的、但明显底气不足的声音:“谁啊?”

  “我,清贫。”

  门“吱呀”开了,我们的庄晓斌大哥,穿着白白的内衣,满脸憔悴地打开了房门。看见我后,他乡遇故知般热情地说:“你来了?请进请进。”

  我拎着迷彩包走了进去,接着,在轻微的药味和淡淡的病气中,我随意地打量了一下房间——衣物零乱地摆放着,床上被子皱皱地揉作一团,床头柜上几份报纸散乱在一边,间中有两三瓶药,还有半卷拖得几乎掉地的卫生纸……大桌上,有一个送餐的托盘,里面有一碗没喝完的小米稀饭……

  可怜啊,我们的庄大哥,身居家中百日好,病在他乡谁来问?

  庄大哥告诉,他从昨天开始胃痉挛,去医院做了CT、胃镜等各种检查,花了好几百元,还是没有查出确切的病因,最后给开了一副几块钱的胃药。由于身体不适,这两天也没有联系作者,就一个人卧床休息了。

  我当编辑十四年,也曾多次在异地病倒,苦不堪言。于是,深有体会的清贫在告辞庄大哥后,到自己的房间放下行李,然后上街给庄大哥买了五份当地报纸(供他及时寻找当地的新闻线索),又买了一挂吃起来方便的香焦,还有一大兜很甜很甜的柑桔(我试吃了一个,和和),送到了庄大哥的房间。随后,这才开始自己的组稿行动。

  第一个见的是澜涛,澜涛领我去了他的办公大楼,帮我打印、复印了好几份我急需要用的文件。在此,再次表示感谢。

  随后,整个在哈尔滨的三天组稿时间中,有一个小小的意外让我很感慨。大约半年前,有一作者刚刚读完网络流传的“陈清贫教战”,当时激动得彻夜难眠,随后多次联络我,并在QQ里日日虚心求教,还多次热情邀请我前往哈尔滨作客,并许下了无数的空头支票。

  半年以后,我终于来到了哈尔滨。电话接通后,听到的却是既无惊喜、又欠缺温度的寒喧。而放下电话后直到我已回武汉多日,对方却再无一丝音讯……让人由衷感觉到,时过境迁的世态炎凉。

  在黑龙江,我有个叫王志敏的好作者(当时已在我手上发稿六大篇),他倒是真心地、日日催我前往鹤岗。无奈临出发前,东北忽然大风降温,黑龙江多地天降大雪,影响交通。而我更由于当兵时受过重伤,不抗风寒,只得取消鹤岗一行,改往长春。

  离开哈尔滨那天,黄黄色的灰尘遮天蔽日,真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倒也难得一见!两个多小时以后,我顺利抵达长春,入住同事赵振江推荐的酒店——位于长春建设街621号的聚龙。标双,房间带电脑,可以通宵免费上网,房价168。

  我住进了701。房间很大,靠窗的位置还有一个很大的麻将桌,那里随后成了我写字、看书、甚至吃饭的好地方。

  放下行李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脑。嗯,不错,能上网,速度也快,唯一遗憾的是经常死机,而且一但被迫重启,所有的新程序、新文件就通通失踪!以至于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重新下载QQ软件,才能再一次地登陆QQ。

  由此带来的不便是,常常正在和作者谈选题、找切入点,忽然死机,然后重启,重新下载QQ软件,再上QQ,已经大半小时过去了……(郁闷)

  而且还不敢在电脑上写长文章,怕一旦死机,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当晚没有通知任何在长春的朋友,自己一个人洗了个热水澡,然后打电话点餐。要了一份地三鲜、一份酱棒骨、一大盘番茄炒鸡蛋,吃得饱饱的。当时窗外华灯初上、漫天飞雪,而屋内却温暖如春,我顾且偷得人生一夜闲,看电视、看报纸、上网、倚窗欣赏飞雪、在大床上闭目小憩,兴哉悠哉,自得其乐。

  我在长春见的第一个作者,就是在中国特稿论坛留言的那个“城市里的乡下人”;第二个是苏志坚。苏志坚曾在我手上发过文章,此番一见如故,不亦乐乎,随后在“灶王爷”举杯共饮,相见甚欢。

  第三个即清贫久久渴望一见的警花MM——代韧飞。飞MM那天一身便装,一条小辫俏皮地盘在额际,开着一辆白色的小轿车——真是香车美女啊!那一晚,在“向阳屯”,我、飞MM、北方硬汉贾仁山,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把酒论英雄,其喜洋洋者也。

  第五个见的是报社朋友刘海燕,海燕请清贫吃的是大骨头和花样百出的各种饺子。当时在身边服务的先生、小姐均身着清朝服饰,灯光迷离下,偶尔会产生一种时空错位感,倒也别具一格。

  第六个见的是《时代姐妹》的编辑许燕春。许燕春以前是清贫编辑的作者,擅长写爱情小稿,“陈清贫教战”中曾多次提及。而现在自从作者变成编辑后,她已经很少动笔自己写稿了,清贫痛失一得力作者。

  最后见的一拨人,是《杂文选刊》的几个老朋友。上次相见还是八年前,真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啊!在一韩国料理店,其副总李君,带着美丽的美编、还有主任张迪等朋友,在迷离的灯光下,轻柔的弹唱中,畅谈八年来的风云变幻、人事变迁,都是不胜欷嘘。

  清贫和李君曾有一共同的朋友(我们因此而得识),原是后来写出《尘埃落定》的阿来的手下,现在已远嫁日本,芳踪渺无。最后,李君长叹一口气说:“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她的消息了,真想她啊!”

  因为太过寒冷,下一站沈阳取消。

  2006年3月16日,下午三点,飞往北京;下午七点,转飞武汉。

  东北之行结束。

  作者:清贫,联系QQ:14628839
 
东北出差组稿:寒风中彰显的友情
 
 
 
弃武从文:我这样走上写稿之路5      (山重水复,一个编辑是怎样练成的)
 
东北出差组稿:寒风中彰显的友情
 

 

    写作培训班 (你想提高写作水平,靠文字赚钱吗?请加入知音传媒集团资深编辑陈清贫创办的“写作培训班”,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提高!)

 
东北出差组稿:寒风中彰显的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