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刚性与需求有关,抑制房价也只能从这方面着手。目前人口的流向是农村向城市、小城市向中等城、中等城向大都市。从而形成城市集中住房消费,并且产生相当数量的泡沫型租赁与投资。
反过来,如果解决房价与居住问题,必须让过度集中的人群自然遣返。建设新农村,既是党的富民政策,也是社会和谐建设的正确之举。
目前建设新农村主要措施是:解决农村的负担问题,提供设施保障,退耕还林建设生态农村,发展农村型经济。由此导致的目标是:让农村在形式与部分实质方面实现“小康化”。
这种观点急功近利,还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并从文化社会道德等更深层次让城乡形成对立。也耗费了国家的资财,人力与物力,也让国家财政没有发挥最大效益。
必须将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结合起来一并考虑。
一是改革土地制度让集体与国有平起平坐;二是严格农村用地的工业化泛滥;三是毗邻城市的所谓城中村及郊区农村用地必须纳入城市化的轨道,统一规划。
在理清这些关系以后,必须农村城市化。选择具备条件的地方进行试点。在新农村完善住房建设,并可能地建设商业网点,形成便民经济。
一个效应是:农村集市化,并吸引农村人口就地城市化;
二个效应是:利用边郊与城中村,稀释城市中的过度住房需求;
三个效应是:先在农村积累起人气,让农村城市成为留住农业人口的阵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