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在高房价与调控环境中实现项目销售

(2007-05-28 11:49:14)
分类: 东风不与周郞便
    有一句老话:最危险的地方也最安全,我结合房产业的特殊性,改成:最危险的时候也就是最安全的时期。
 
    第一类,消化存量
    政策与对策总相伴而来。既然国家控制商品房的结构,那么,遗留的一些项目,能够在法制的溯及力作用范围,便成为政府给策划出的“竞争力”:因为结构调控一旦动真,则遗留的按原政策报建的户型结构便因为稀缺而成为抢手货。
    对于这类项目,目前正处于博弈的阶段,所以开发商应该努力的方向不是担心销售,而是修正品质,把项目做得更为华丽好看,样板间、公益活动、公关认购等常规手段均将按照体验法则进行“实际营销”,这是正道。
    恰恰相反,这类项目因为政府的调控变得定位非常准确、针对性非常强、面临的购买力非常强劲,而且需求非常容易引导。
 
    第二类,激活增量
    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但各开发企业应该权衡的是实力与资源结构。我想说的是,这类也就是主流项目,最适宜的营销策略是品牌与资源的再整合:即储备用地、新开工项目、继承项目及未售房源等放在一个篮子里考虑,在宣传与营销方面讲求节奏的舒缓,不要急;第二,将储备地的功能定位、新开工项目的各种市场定位、继承项目重新定位进行全盘的考虑与修正,形成自己的特色与竞争优势,积累一些具有购买潜质的客源;再一个经常性进行隐型营销,不断露脸,从正面强攻,从侧面如现场、如销售力的提纯、如销售账的合理有效计算、如性价比的多方论证,经由这么几个环节的“真假营销”,消费链将会有效衔接在一起。
    剩余的事情就是与社会人、与政府、与消费者一道观望、拉笼、激励、刺激、分化、分流、成交。
 
    第三类,盘整历史问题并“友好协商”
    老百姓因为物价的原因,因为加息的原因,因为收入不敷支出与恩格尔系数的大幅变革,容易把气出在开发商的头上。这个时候我们不需要对立,需要解筹。抓紧历史问题的合理、有效、高效解决,树立自己的新形象,配合所有资源项目的重新洗牌后全线推出。
 
    预期房产品的销售将成为“超市模式”,即你的现在的、潜在的、未来的各方面的房源均应通过互动,让消费者从心理、承受力等方面全盘接受,并且选择面非常宽,竞争对手的资源还应主动承示,告诉你的消费者,竞争对手的产品好在哪,具备什么样的性价比,你与之相比,胜在何处?这是一个竞合的时代,但当前又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段,不要打击,要的是合理的阐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