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搜索,还是中国“牛”
(2008-09-18 11:42:23)
标签:
国知局检索引擎信息量专利信息中国it |
分类: 产业评论 |
日前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TRS)捷报又传,成功中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简称
这样的胜利可以说来之不易。要知道,TRS的竞争对手是IBM,那可是世界顶级的IT巨头,实力之强悍不容忽视。至于AOTONOMY,国内的人知道的不多,其在国内的业务发展也差强人意,但在国外,其在企业搜索领域也是在兵器谱上排名第一的企业,绝非泛泛之辈。可结果,在200余天的测试中,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130多项功能和性能测试需求,如:满足文本数据总量1-2亿条记录,每条记录20-80个字段,全部数据约1.5-2T,700-1000个并发的海量专利数据检索等,最终TRS力克群雄,拿下来订单,而作为国外软件巨头的IBM和AUTONOMY却名落孙山,不能不说是TRS在技术实力上更胜一筹。时下的中国IT圈,似乎有点本本主义的势头,言必称外国,好像外国的月亮就是比咱中国的圆些,外国的产品就是比咱中国的靠得住些。特别是在一些专用搜索引擎上,确实实打实的说,洋玩意是比我们的好。但可总归洋神话也有破灭的一天,比如专利搜索就是一例。
在过去,中国知识产权事业长期被国外专利检索系统垄断着,国家知识产权局使用的一直是德国专利检索EPODOC系统,由于没有自己的专利检索系统,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专利数据库的及时更新,还制约了我国对专利信息的分类处理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专利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国外专利搜索技术并不能完全立足于汉字语法,检索上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尤其是对专利信息有效利用上,还存在着严峻的问题,并因此产生巨大损失。毕竟,专利检索不同于一般的互联网搜索,它具有很强的专业特性:数据量大、性能要求高、检索表达式复杂、排序结果智能处理要求高。为此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的专利文献利用率只有35.4%(日本企业为92%),由于缺少对专利文献的研究,专利侵权事件屡屡发生;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的科研项目重复率达到40%,在中药领域我国关于中药新药的研发有90%都是重复研究。
而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最终还是被我们中国自己的企业所打破。
统计显示,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公众能够查询到的信息量只占整个信息量的1~2%,
精彩博文推荐
绝色美女
产业时评
我的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