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老师
王老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64
  • 关注人气:10,7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择钢琴老师——宝宝学钢琴的25条黄金定律(四)

(2008-07-29 16:12:02)
标签:

学钢琴

分类: 音乐启蒙

    选择钢琴老师很重要,好的老师让孩子喜欢上音乐,不好的老师能让孩子憎恨钢琴。

   

选择钢琴老师——宝宝学钢琴的25条黄金定律(四)

    如果没有任何音乐基础,最好能请会音乐启蒙的老师,就像德国的音乐教育家奥尔夫那样。

    它首先要爱孩子,爱音乐。好的老师会让孩子们学习音乐最好在游戏中开始,在享受快乐中引向正轨。比如,最开始听音乐,可以加上歌唱和舞蹈,让孩子沉浸在自由的音乐世界;稍后,在游戏中接触一些乐器,如小鼓、钢琴等,让孩子知道乐器可以是一个大玩具,耐心地引发孩子产生去玩一玩这些玩具(乐器)”的愿望;有了一定基础以后,通过集体的亲子活动与其他孩子一起练习、表演等,激发他们参与、合作的精神。

    奥尔夫认为,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而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语言为一体的整体的艺术。通过这些整体的艺术活动,加上鼓、木棰、木块以及钟等节奏感强的乐器,孩子们学会了音乐结构以及如何保持同一个节拍。这种方式是团队体验,孩子们通过歌唱、游戏、合韵脚、跳舞等活动学会了参与和协作。

 

    其次,可以考虑请一位像莫扎特的老师——海顿那样的既有专业水准有懂得鼓励的老师。

    目前,科班出身的钢琴老师并不少见,家长们甚至可以请到专业的大学老师,但最重要的是,他要让孩子有“演奏家”的感觉。让孩子能够谈任何音乐时都感觉很成功很自信。这种自信也许会将孩子带到更大的音乐会舞台上,也许会将他带到生活中的另一个舞台上,孩子懂得欣赏自己的时候,别人才会欣赏他。

  

    

选择钢琴老师——宝宝学钢琴的25条黄金定律(四)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海顿(奥)
   

 

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鼓励!鼓励!再鼓励!
    人总会有缺点,孩子更不例外,如果犯了错误,老师是不能视而不见的,在孩子犯错误时,要保持沉默,不要立即当场训斥,要在心平气和时,再慢慢地和他讲道理。就像音乐教育家铃木所说,教师若是用狼一样的教育方法,孩子就会变得像狼一样。因此,在孩子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地成长起来,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激励孩子的学习欲望,首先要学会说“很好”!若是孩子刚刚唱错了一点,就被成人打断,说“不好”,那么孩子就真的会向“不好”去发展。
    进步需要鼓励。老师像是评判官,在评判的时候,好的老师不应忘却鼓励这一点,即使评判是多么的客观。鼓励不是奉承,而是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老师与孩子之间,一句温暖的鼓励,就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和激情,这股自信和激情会将事情做得更好;而一句负面的评判会打击孩子的信心,更可怕的是它会扼杀孩子的智慧。所以在和孩子进行互动之前,父母不妨观察一下老师是否能够表现得更为宽容、耐心和热情。

 

 

选择钢琴老师——宝宝学钢琴的25条黄金定律(四)

还有一种老师,就是父母。

    认准一件事后就要尽全力去做,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学钢琴也是这样,与其说是让孩子学会坚持,不如说父母们要先学会坚持。坚持的意义就是在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孩子惊人的进步,你会庆幸你选择了音乐。有位钢琴教授就说,朗朗的成功关键因素有很多,天赋、名师、刻苦,这些可能别的琴童也有,而朗朗的父亲是谁也不能代替的。

    坚持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无非是兴趣和习惯,这里主要谈谈兴趣保持的方法。首先要扫清困难。在学习音乐时,孩子常会因为不能理解所听到的曲调而感到茫然。那么父母可以根据速度、节奏、音色等来判断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父母应该帮助孩子通过多感官参与来尽量感知这些音乐语言的信息。在孩子表演时,父母应仔细观察,并了解他们到底理解了多少,在此基础上扫清困难。
    明确目标有时会带来兴趣。应当让孩子明白,音乐游戏是为达到具体的而不是泛泛的、一两个而不是过多的要求。只要孩子达到一两个要求,比如能合拍地进行律动等,就要鼓励、表扬,让孩子觉得音乐活动并不是高不可攀或很费力的,逐渐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就会建立在一个一个实实在在的成功的基础之上
    不是说,每个父母都要那样当陪练、放弃工作,但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传递一种“坚持”的信念,推着孩子,能做多远走多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