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节奏是比音高更容易被幼儿感觉。节奏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它充满生命、感情和意义,决不仅仅是一种数学关系。应鼓励幼儿从实际的音乐中获得对节奏的印象、经验,逐步形成节奏的内心感觉。如,模仿小闹钟的声音“da
da ”的单音节象声词等,然后逐渐增加“didi
dada”。幼儿能够独立、稳定地表现节拍之后,就逐渐地会发现音乐中有的拍里有一个声音,有的拍里有两个声音,有的拍里没有声音……。单一的象声词比歌词更容易使幼儿感觉这个现象。
比如,在稳定拍的基础上进行说歌谣练习。教师边有规律地上下或前后摇动儿童的身体,边朗诵歌谣。然后儿童边朗诵歌谣边拍腿、拍手、传球、轻击打击乐器,做稳定的律动,或是根据歌谣的内容设计游戏动作。再如,感知节奏与节拍。练习时可以口读象声词,手拍稳定拍,在比较中理解节奏与节拍的关系。进一步练习可以是在内心默读背诵歌谣,口不出声,只用手拍即歌谣的节奏,进行节奏的分离,发展节奏的记忆。在充分体验、感知节奏的基础上,加入多声部的节奏活动可以使幼儿在比较中感受节奏,发展多层次的、精细的听觉能力、丰富节奏活动形式、体验合作、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