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问世之谜

(2014-04-04 06:40:04)
标签:

李隆基

杨贵妃

李白

文化

分类: 随感杂谈二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问世之谜

才华横溢,飘逸不羁,写过无数诸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之类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好诗的诗仙李白,为何在长安期间,却应唐玄宗的要求,写了诸如:“云想衣裳花想容”之类有阿谀奉迎之嫌的三首《清平调》呢?这也是李白在长安期间,所创作的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诗作之一。这三首《清平调》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问世的呢?

     李白,字太白,先祖曾出仕隋朝,后坐罪徙西域,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西域的碎叶城(在今日之吉尔吉斯斯坦),唐中宗神龙初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回蜀地。李白十岁即通诗书,长大后,隐居在岷山。后来,又与孔巢父等五人,东居徂徕山,称为竹溪六逸。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在友人孟少府的劝说下,李白在长安逗留了一年多时间,结识了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赐号“持盈法师”),秘书监贺知章等有名人物,他的名声也随之煊赫了起来。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南入会稽山(今绍兴一带),以诗酒会友,与南阳隐士吴筠成为好友。吴筠受到唐玄宗的征召,李白与之一同入京,吴筠又向皇帝直接推荐了李白,再加上贺知章(李白“谪仙人”的名号便是贺赐)和持盈法师等人的引见,唐玄宗召见李白于金銮殿,并与李白论当前世事,李白即作颂词一篇,皇上大为惬意,立命赐食,亲为调羹,命为翰林院供奉。平日无事,李白常与诗友酒徒醉饮于酒肆。进京前,李白曾作《南陵别儿童入京》一首,诗之结尾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此时的李白,是何等神采飞扬。

开元年间,宫中栽种了很多名贵的牡丹,到了花开时节,姹紫嫣红,缤纷一片。唐玄宗选择了红、白、黄、紫数种牡丹,移植到兴庆池东之沉香亭前。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李白四十三岁。初春时,唐玄宗于宫中设宴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皇上赐其宫锦袍,并下诏,命其为翰林院学士。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唐玄宗骑“照夜白”宝马,杨太真(当时杨玉环还没有被册封为贵妃)乘步辇相随,带着宫中最著名的乐师李龟年及众梨园弟子,兴致勃勃地来到沉香亭赏花。面对如此赏心悦目的似锦繁花和良辰美景,怎么可以没有音乐呢?于是下诏特选梨园中的优秀弟子唱歌,并遴选出十六部乐曲,由擅长唱歌的李龟年,手执檀板,站在众歌手前面,准备唱歌。可是玄宗觉得如此美妙的情境,对着这么悦目的花儿和这么美丽的爱妃,旧的歌词是不能表达这种情趣的。由是,急命李龟年持金花笺,召翰林学士李白进宫谱写新乐章。

     李龟年领旨,忙去传召李白,那知翰林院并不见李白踪迹。急得李龟年东奔西跑,专向酒肆中寻访。终于,李龟年在长安一酒肆中找到了已经喝醉的李白,龟年急忙宣旨,李白却醉眼朦胧地答道:“我醉欲眠君且去”。说毕,竟凭几欲卧,再呼不应。李龟年也顾不得许多,令从人将李白架出酒肆,搀扶上马,一路飞奔,来到沉香亭。此时,唐玄宗与杨太真已畅饮多时,见李白被左推右挽,酒尚未醒,便豁免了仪文,即命旁坐,李白仍在醉中,作支颐状。玄宗命内侍用水喷面,李白惊醒,离座下拜,口称死罪。玄宗道:“醉后失仪,朕不罪尔。召卿至此,借重佳章。”李白不假思索,在李龟年送上来的金花笺上,一气呵成,一挥而就,写成《清平调》三首。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第三首:“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写罢,李龟年立即进献。玄宗皇帝大加赞赏,命令梨园弟子根据《清平调》,调抚丝竹伴奏,又催促李龟年引吭唱之。玄宗亲吹玉笛为李龟年伴奏。每曲将换时,故作曼声,拖长余韵,以取悦太真妃。太真妃杨玉环手持琉璃七宝杯,酌西凉州进贡的葡萄美酒,笑容满面地领会着歌中的情意。酒过三巡,乐曲终了,太真杨玉环起谢皇上,敛衽再拜,谢皇上恩宠。唐玄宗笑道:“不必谢朕,可谢李学士。”杨太真亲斟美酒,递给李白。自是,李白才名益著,唐玄宗顾眷李翰林更优异于其他学士,亦时常召见侍宴。

恰逢渤海国(渤海国建于公元698年,亡于公元926年,是当时我国东北地方以粟末鲸羯族为主体,结合棘鞴诸部及其他各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其君主历来受唐王朝的册封,是唐王朝的边州郡国)呈入番书,满朝大臣,皆不能识,唯李白一目了然,宣诵如流。唐玄宗大喜,即命李白用番文起草诏书。李白想奚落杨国忠和高力士,乞请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唐玄宗笑诺。遂命一个磨墨,一个脱靴。二人忍气吞声,只得遵旨而行。李白则得意洋洋,遂草拟番文答书,遣归番使。唐玄宗赐李白金帛,李白不受,乞请在长安市中,能随处饮酒,不加禁止。玄宗下诏,日供李白美酒数缸,饮酒赋诗,随处游览。由于杨国忠、高力士当众受辱,故对李白始终衔恨。不久的一天,杨太真重吟李白的《清平调》时,高力士故作戏言说:"为了这些歪词,娘娘你应该怨恨李白那厮深入骨髓才是,怎么还念念不忘呢?"太真惊异不解地问:“你怎么能说李翰林用诗侮辱了我呢?"高力士说:"李白那厮用赵飞燕援引比附娘娘,是太作贱娘娘了。赵飞燕后来失宠又有别欢,这不是借她来侮辱娘娘么?"杨太真听后,深以为然,于是开始迁怒于李白。玄宗皇帝曾有三次欲拜李白为官,都因在宫里遭到杨太真和高力士的阻碍而作罢。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四十四岁。春正月,去绍兴,送“酒八仙人“之一的贺知章回归越地。三月,李白自知被皇上身边宠幸所谗,不能为朝廷所用,上书恳请还乡,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遂离开长安,浪迹四方,随意游览,去做真正的“谪仙人”去了。《新唐书.李白列传》记载:“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酒八仙人之一)自采石至金陵,白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龙凤呈祥喜洋洋                (家庭亲情        共八篇)

二. 李隆基是如何当扒灰公公扒儿媳的  (随感杂谈一   共八十二篇)

三. 揭秘:唐玄宗缘何能见到真仙人    (随感杂谈二    共九十篇)

四. 艳美武惠妃搅乱了唐玄宗的后宫    (随感杂谈三    共九十篇)

五. 揭秘唐玄宗如何开创“开元盛世”  (随感杂谈四   共八十一篇)

六. 广西漫游记                   (旅行图文      共十六篇)

七. 京冀津之行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八.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九.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十.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一.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十二.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三.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四.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五.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二篇)

十六.影像深圳                    (图说深圳     共二十九篇)

十七.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