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唐玄宗缘何能见到真仙人

(2014-03-14 07:15:49)
标签:

资治通鉴

李隆基

张果老

文化

分类: 随感杂谈二

   揭秘:唐玄宗缘何能见到真仙人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大唐王朝已经进入了全盛期,但志得意满的唐玄宗,却被混乱的后宫搅得有些烦恼不堪,开始追求长生之术,迷恋神仙之说了。恰在此时,一个真仙人进入了李隆基的视野,此人不是别人,就是在中国妇孺皆知的“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原来,张果老并不是虚幻出来的神仙,而是真有其人,这在《大唐新语》、《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中均有记载。究竟张果老是怎样一个仙人?又是怎样进入唐玄宗视野的?而唐玄宗又是如何见到张果老的呢?还是让我们来揭开这层神话的迷雾吧!

张果老,原来姓张名果,邢州广宗人(今河北广宗张固寨村),是隐于中条山,常往来于汾、晋之间的一方士。亦是“八仙”中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的两人之一(另一个是吕洞宾),他著有《神仙得道灵药经》、《丹砂诀》和《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等。张果内外丹兼修,但以内丹修炼为主。他分内丹为三品,以九转大还丹为上品。并且总结出九转大还丹有九要,依此而行,可以得道。此说与司马承祯的坐忘相通。此外他提出性命双修,被认为是宋元内丹学的先驱。

据有关资料推断,张果老出生年限当在隋文帝开皇十六年至仁寿元年(公元596年至公元601年)之间,仙逝大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寻找到了张果老的出生和仙逝年限,那么推断张果老到底活了多少岁也就不难了,从公元596年至公元601年之间到公元735年,张果老大概活了135岁到140岁(虚岁)。《顺德府志》记载的张果老恰好也为140岁左右。在唐朝,包括今天,能活到这个岁数的人实属罕见,甚至不可再见,所以张果被世人尊为“老”也就不奇怪了;后又经口口相传,最终被列为八仙之一,而在八仙之中也就被习惯性的带上个“老”字,这就是张果变为张果老的缘由。河北省邢台市有座五峰山,也叫五老山,山上有《唐玄宗敕封仙人张果记》石碑记载:“广宗道人张果,在此修行成为八仙之一”,这说明张果老是由唐玄宗敕封为仙翁的;后又改五峰山为仙翁山,并建一座栖霞观,将一山洞改为仙翁洞,这里也成了明代以来邢台八景之一。

张果其人,须发垂白,神气清爽,常踯躅道旁,能数日不食。时人传其有长生之术,据其自称,他是帝尧时代的侍中,到唐初,已活了三千多岁。

也有人看见他乘一白驴,日行数千里,憩时则将驴叠之,置于衣箱中,其厚如纸;乘时则以水喷之,鲜活如故。

当初邢州西北大约三十里有山,仙翁常去游玩,见内有溜射之水出,又见有云梦山下左右居民缺水,仙翁用手一指,只见井中泉水益涌,成为一方百姓的活命水,因此百姓称井为“指圣”。

一夕仙翁曾至赵州过桥,问当地人曰:桥可渡否?众人大笑回答:此桥车马犀象走如无物,奚难一驴?仙翁至桥,桥即动摇,再走桥即解散矣!至今帽迹蹄痕犹在。

张果老还曾倒骑毛驴云游四方,敲打着渔鼓筒扳,在民间传唱道情,劝化世人。于是,人们便将张果老说成是唱道情的祖师爷。世人耳熟能详的歇后语:“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就是出自张果老。

武则天曾派人召张果出山,张果见使者便仆地而亡,使者检验已气绝,无奈空手而还,武则天只好作罢。但后来却有人在恒山再次见到张果。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恒州刺史韦济,探验属实,将张果奇闻奏报皇上。斯时唐玄宗正求长生之术,便令通事舍人裴晤往召,裴晤至恒山得见张果,促令入都。张果又再次仆地而死,气绝很久才苏醒,裴晤不敢进逼,驰还奏状。唐玄宗闻知,改派中书舍人徐峤,奉玺书优礼往迎。张果这才与使臣一同进京,乘座肩舆入宫。李隆基问其长生神仙术,张果回答多半诡秘,大至是“息心养气”之类玄语,于是,唐玄宗将其留居集贤院。张果在集贤院累日辟谷,只饮美酒,不食他物,饮醉便睡,常鼾睡数昼夜。唐玄宗对其传闻有疑,曾叫善算夭寿善恶的术士邢和璞给张果算命,邢和璞却懵然不知其甲子;又有术士师夜光善视鬼神起居,玄宗召张果与他密坐,他却问:“张果在哪?”居然对坐在对面的张果视而不见。唐玄宗愈以为奇,私下对高力士说:“朕闻饮堇汁不苦,方为奇士。”时值天寒,令高力士取堇汁酒让张果饮,张果饮了三大杯,醺然如醉状,回头说:“非佳酒也。”说完就睡。顷刻,张果醒后取镜视齿,齿皆焦黧,命左右取铁如意将齿敲落,藏于囊中,又从囊中取出微红的神仙药,敷堕齿处。复寐良久,齿竟重生,粲然洁白。玄宗惊愕,方信之。

     唐玄宗因迷恋神仙,便想将同样痴迷神仙的妹妹玉真公主嫁给张果,但张果并不知道。在集贤院,张果对秘书少监王迥质、太常卿萧莘道:“俗话说,娶妇得公主,平地升公府,人以为可喜,我以为可畏。”二人听其语出不伦,正在暗笑,忽闻使臣到集贤院宣敕:“玉真公主早年好道,欲嫁张果先生,幸先生勿却。”张果大笑,竟不奉诏,王迥质等方悟张果之前的预言。后来张果一再恳辞还山,唐玄宗挽留不住,命画其图形悬于集贤院,授银青光大夫,号通玄先生,赐帛三百匹,给扶持二人,送至恒山蒲吾县,并在张果隐居处建造栖霞观。归山不久,张果便仙逝了。不死心的唐玄宗派人验尸,却发现棺里空空如也,相传以为尸解飞升。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唐玄宗下旨敕封张果为仙翁。后世称其为张果老,列入八仙。

     自张果归山后,唐玄宗更加迷信神仙,又召入方士李浑、上元翼等,研究长生之术。还说梦见玄元皇帝(即老子)的遗像在京城西南百余里,遂遣使求访,果得遗像,迎至兴庆宫。又有官员上奏,在尹喜(周时函谷关令,老子骑青牛曾过函谷关)故宅,藏有灵符,玄宗又遣使往求。至使者得符还都,李林甫等诸臣,遂以灵符呈瑞,表上尊号。唐玄宗因此下诏改元,称开元三十年(公元742年)为天宝元年。且建元玄皇帝新庙,亲自祭飨。

     正是由于李隆基对神仙长生术的迷恋,曾经励精图治的精神逐渐消失,怠政玩乐的心思逐渐增强,这就给了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等小人,以逐渐进入政府中枢执掌权柄的机会;正是由于李隆基的怠政享乐,也就有了让他成为扒灰公公,将儿媳扒成为贵妃的惊世骇俗的不伦爱情故事;也正是由于有上述诸多因素,在不久的将来,一场改变大唐王朝命运的大悲剧《安史之乱》即将上演了。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龙凤呈祥喜洋洋               (家庭亲情        共八篇)

二. 艳美武惠妃搅乱了唐玄宗的后宫   (随感杂谈一    共九十篇)

三. 揭秘唐玄宗如何开创“开元盛世” (随感杂谈二   共八十一篇)

四. 媚附权贵争当男宠的初唐文人宋之问(随感杂谈三   共八十一篇)

五. 风流的太平公主为何会被李隆基赐死(随感杂谈四   共八十九篇)

六. 广西漫游记                   (旅行图文      共十六篇)

七. 京冀津之行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八.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九.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十.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一.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十二.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三.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四.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五.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二篇)

十六.影像深圳                    (图说深圳     共二十九篇)

十七.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