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资治通鉴李隆基张果老文化 |
分类: 随感杂谈二 |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大唐王朝已经进入了全盛期,但志得意满的唐玄宗,却被混乱的后宫搅得有些烦恼不堪,开始追求长生之术,迷恋神仙之说了。恰在此时,一个真仙人进入了李隆基的视野,此人不是别人,就是在中国妇孺皆知的“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原来,张果老并不是虚幻出来的神仙,而是真有其人,这在《大唐新语》、《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中均有记载。究竟张果老是怎样一个仙人?又是怎样进入唐玄宗视野的?而唐玄宗又是如何见到张果老的呢?还是让我们来揭开这层神话的迷雾吧!
张果老,原来姓张名果,邢州广宗人(今河北广宗张固寨村),是隐于中条山,常往来于汾、晋之间的一方士。亦是“八仙”中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的两人之一(另一个是吕洞宾),他著有《神仙得道灵药经》、《丹砂诀》和《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诀》等。张果内外丹兼修,但以内丹修炼为主。他分内丹为三品,以九转大还丹为上品。并且总结出九转大还丹有九要,依此而行,可以得道。此说与司马承祯的坐忘相通。此外他提出性命双修,被认为是宋元内丹学的先驱。
据有关资料推断,张果老出生年限当在隋文帝开皇十六年至仁寿元年(公元596年至公元601年)之间,仙逝大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寻找到了张果老的出生和仙逝年限,那么推断张果老到底活了多少岁也就不难了,从公元596年至公元601年之间到公元735年,张果老大概活了135岁到140岁(虚岁)。《顺德府志》记载的张果老恰好也为140岁左右。在唐朝,包括今天,能活到这个岁数的人实属罕见,甚至不可再见,所以张果被世人尊为“老”也就不奇怪了;后又经口口相传,最终被列为八仙之一,而在八仙之中也就被习惯性的带上个“老”字,这就是张果变为张果老的缘由。河北省邢台市有座五峰山,也叫五老山,山上有《唐玄宗敕封仙人张果记》石碑记载:“广宗道人张果,在此修行成为八仙之一”,这说明张果老是由唐玄宗敕封为仙翁的;后又改五峰山为仙翁山,并建一座栖霞观,将一山洞改为仙翁洞,这里也成了明代以来邢台八景之一。
张果其人,须发垂白,神气清爽,常踯躅道旁,能数日不食。时人传其有长生之术,据其自称,他是帝尧时代的侍中,到唐初,已活了三千多岁。
也有人看见他乘一白驴,日行数千里,憩时则将驴叠之,置于衣箱中,其厚如纸;乘时则以水喷之,鲜活如故。
当初邢州西北大约三十里有山,仙翁常去游玩,见内有溜射之水出,又见有云梦山下左右居民缺水,仙翁用手一指,只见井中泉水益涌,成为一方百姓的活命水,因此百姓称井为“指圣”。
一夕仙翁曾至赵州过桥,问当地人曰:桥可渡否?众人大笑回答:此桥车马犀象走如无物,奚难一驴?仙翁至桥,桥即动摇,再走桥即解散矣!至今帽迹蹄痕犹在。
张果老还曾倒骑毛驴云游四方,敲打着渔鼓筒扳,在民间传唱道情,劝化世人。于是,人们便将张果老说成是唱道情的祖师爷。世人耳熟能详的歇后语:“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就是出自张果老。
武则天曾派人召张果出山,张果见使者便仆地而亡,使者检验已气绝,无奈空手而还,武则天只好作罢。但后来却有人在恒山再次见到张果。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恒州刺史韦济,探验属实,将张果奇闻奏报皇上。斯时唐玄宗正求长生之术,便令通事舍人裴晤往召,裴晤至恒山得见张果,促令入都。张果又再次仆地而死,气绝很久才苏醒,裴晤不敢进逼,驰还奏状。唐玄宗闻知,改派中书舍人徐峤,奉玺书优礼往迎。张果这才与使臣一同进京,乘座肩舆入宫。李隆基问其长生神仙术,张果回答多半诡秘,大至是“息心养气”之类玄语,于是,唐玄宗将其留居集贤院。张果在集贤院累日辟谷,只饮美酒,不食他物,饮醉便睡,常鼾睡数昼夜。唐玄宗对其传闻有疑,曾叫善算夭寿善恶的术士邢和璞给张果算命,邢和璞却懵然不知其甲子;又有术士师夜光善视鬼神起居,玄宗召张果与他密坐,他却问:“张果在哪?”居然对坐在对面的张果视而不见。唐玄宗愈以为奇,私下对高力士说:“朕闻饮堇汁不苦,方为奇士。”时值天寒,令高力士取堇汁酒让张果饮,张果饮了三大杯,醺然如醉状,回头说:“非佳酒也。”说完就睡。顷刻,张果醒后取镜视齿,齿皆焦黧,命左右取铁如意将齿敲落,藏于囊中,又从囊中取出微红的神仙药,敷堕齿处。复寐良久,齿竟重生,粲然洁白。玄宗惊愕,方信之。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龙凤呈祥喜洋洋
二. 艳美武惠妃搅乱了唐玄宗的后宫
三. 揭秘唐玄宗如何开创“开元盛世”
四. 媚附权贵争当男宠的初唐文人宋之问(随感杂谈三
五. 风流的太平公主为何会被李隆基赐死(随感杂谈四
六. 广西漫游记
七. 京冀津之行
八. 初夏鄂赣游
九. 金秋北疆行
十. 贵州风情录
十一.新西行漫记
十二.寻找消失的徽州
十三.走进西藏
十四.滇西旅行散记
十五.家乡寻踪
十六.影像深圳
十七.文革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