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权贵·商人·秀才(八)—— 门当户对

(2009-08-13 08:55:21)
标签:

婚姻

门当户对

离婚

文化

分类: 随笔

权贵·商人·秀才(八)—— <wbr>门当户对中国自古就有婚姻“门当户对”之说,辛亥革命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民间的文化传袭都被新思想新文化打破了。按说,这是一种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它使年轻的一代有了空前的感情、婚姻上的自由,但其后果就是由了感情、感性的选择,少了对待长期共同生活的理性思考,离婚率日益递增,不能说这不是一种弊端。

 

现代企业管理最时髦的一句话就是:企业文化。文化对人类的影响已经是根深蒂固的了,人类的遗传,不但有遗传因子的影响,更有文化的影响。我们不难看到:一个出身贫寒的人,哪怕他出生后生活已经改善了许多,长大以后,不管他有了多少钱,他都不会乱花钱。而出身贵族、富豪人家的孩子,即使家境没落了,后代胡乱花钱的亦不罕见。

 

两个出身境地不同的人,在婚姻中走到了一起,不但两个人的生活方式会有天壤之别,造成夫妻生活上的不和,更严重的是所生后代的个性中会形成矛盾的文化遗传,使后代个体经常处在矛盾的行为方式中,轻则令周围的人极不舒服,重则自身感到非常痛苦。

 

经常令我感到费解的一个现象:我家四姐妹,有三人离婚,一人(即我三妹)也在离婚的边缘,这个现象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如果从不同的家庭文化出身的角度解释,可能就会找到答案。

 

我的婚姻另一半是大学的同学,我们经历了许多事情,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但是,不同的文化环境的出身,使我们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对孩子的教育,我的家人会对其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见面要问好,离开要再见,吃饭要等家人到齐等,而孩子父亲的家人却视之为虚伪,不要这样的形式,于是,孩子进退不是,被动的养成了许多坏习惯。

 

记得当初我的父亲非常激烈的反对我的这门婚事,但是说不出什么理由,只是一种直觉,爸爸说:那样的一个家庭,用不了三年你就会受不了的。事实上的确应了爸爸的这句话,之所以能够在一起生活了十几年,除了孩子还小的缘由,还有与孩子父亲的感情,只是感情代替不了生活,所以离婚是必然的选择。

 

两种完全不同的家庭文化氛围,对孩子来讲更喜欢淳朴一点的父亲的家庭,而我的家庭氛围使孩子感到处处受到束缚。我的妈妈是我们家庭文化的典型代表,知识分子(秀才)的儒家文化,对孩子的教育是以孔夫子的“仁、义、礼、智、信”为基础的,沿袭我的家庭教育,三妹做得最好,也做得最过。

 

其结果三妹教育出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现在日本留学。过,就是三妹本人注重形式的自我约束和对孩子的形式教育,忽略了心态的调整,没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儒家对人性的自我约束在形式、行为上都做到了,但是心里并不情愿,尤其是压力大的时候,于是就出现了人格上的分裂。

 

我三妹的问题更复杂的是,不但婚姻中双方的文化冲突,自身文化与自身个性上的冲突亦烈。(待续)

 

 

推荐阅读我的其他文章

      母亲                大尾巴大老鼠

      种树者说             拒人于千里之外

      说说老板的心态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值钱?

      走入迷途的年轻人       谁知道自己到底能活多久?

      茶香弥漫的都市        静静地,我们相依走过岁月

      这样的钱要不要赚?     世界上真的有“绝招”吗?

      有关“空降兵”的困惑   中国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中国式的完美与美国式的完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