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的价值最大?

标签:
联想人才企业晋升文化 |
分类: 管理 |
头脑风暴会上,公司的咨询师提出一个问题:对联想的三个层面人才(一、能做事的人;二、能带队伍的人;三、能审时度势,思考战略层面问题的人)的价值,很少有企业会正确的评价,比如,很多企业都很喜欢能做事的人,认为价值最高。
于是,我们编了三个小案例
案例一:
浙江某企业新上任的副总分管外贸营销,第一年,销售额从三年徘徊在5000万左右一跃上升到2个亿,总经理年底表扬了他,但副总认为总经理是在讥讽他,因为副总曾经听说有人在总经理那里这样评价他:2个亿的销售额都是业务员做的,副总连外语都不会讲,怎么能是他的功劳?!而总经理的态度不置可否。
问题:这种评价对不对?为什么?
案例二:
张工是机电方面的高手,他在浙江某制造企业技术部门工作,手下带了五名研究生,张工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培养他们,几年之后,他们都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高手,其中小王天资聪慧又积极好学肯下功夫,已经在技术上超过了张工。
年终,总经理在HR部门盘点评价人才时,说小王的技术已经超过了张工,年薪却只有张工的五分之一,是不是考虑让小王接替张工的位置?
问题:如何你是HR经理,你会同意总经理的意见吗?
案例三:
赵先生是某集团公司下属华南地区子公司的总经理,一次遇到经济危机导致的销售策略问题,他觉得很迷茫,想了很久也不知该如何决策,只好请教他的上级——分管销售的集团副总。
该副总跟他讲了一分钟的话,告诉赵先生如果是他本人在这个位置上,他会如何做,赵先生听了茅塞顿开,立即按照上级的意见调整销售策略,没多久,业绩开始上升,经过一年的努力,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受到嘉奖。
这时,他的上级得到了晋升,成为该集团的总裁,有人对赵先生说:这很不公平,他只会动动嘴皮子,而你才是实干家呀,经济危机你还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该晋升的应该是你。
问题:如何你是赵先生,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这三个案例都是真实的。两个民营企业的总经理,认知层面就是这样——喜欢能干的人。带团队的被认为可以替代,没有利用价值了;有人认为:一分钟说话怎抵得上一年的行动,该晋升的人应该是行动力强的人。
到底是谁的价值最大呢?为什么?请博友们发表意见。
以下是《孩子似的可爱的老板》的部分精彩评论
静水明月:平易近人的老板,他的企业一定非常有活力。领导个人素质修养,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空间!
思梅:"有人说,现在不是草根企业家时代了,接下来应该是精英企业家时代,那些草根老板都将陆续的退出历史舞台。"中小型企业永远是草根老板的舞台。
————注重能力是这个社会将要提倡的,草根中有能力的永远是规律,对吧?
眉儿:放下身价,放下地位,真诚谦虚请教学习,这是现实需要,也是无上进取的可贵精神,更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这样的管理者,这样的草根管理人终有一天会是精英式的企业管理者。
————草根也在进步,草根变精英,这也是必然。更上一层楼了,呵呵
开心的六六:喜欢这种类型的人,更敬重
————中国企业要走的路还太长,小企业成长永远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呀
蚂蚁人生2007:看过张老师的博文顿感老师的亲切和睦循循善诱,老师看人的长处帮人去弥补短处扬长避短!老师真乃一代宗师!望老师常来指导,愿听老师的教诲。
————噢噢噢,可不敢当啊!说真话,在企业中更多的是跟这些精英们学习,也许,我是把他们的优点拿来我用了,呵呵
海上沧舟:多看别人的优点。也许在中国的企业里,有八成的人不明白何为做企业,这是特殊的环境造成的。善于学习,改正,坚持的人,成就自己,也成就别人。
————谢谢沧舟!这些正在成长的企业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了第一代精英呢
学如不及:我觉得好像老板都喜欢做实事的人,不喜欢做管理的人,因为前者的工作效果可以立刻显现出来,所以大家都是只做实事。企业的问题永远都是出在老板身上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老板决定企业的高度、广度、深度,是吗?
普通劳动者:敢于面对自己短板,并爽朗的承认出来,实在是中国人非常难得的素质呀!
忆博老师的思想总是给人以启迪啊!问好!
————面对自己的短板是最令人难堪的事情,这也是勇气,是胸怀
推荐阅读我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