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童妙对有源由

(2012-03-22 13:47:30)
标签:

神童对联

教育孩子

培养孩子

培养人才

育儿成才

早期教育

勤奋刻苦

优秀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神童妙对有源由

中耀

从古至今,“神童”众多。人们都以为“神童”是天生的,他们天生聪明、天生有才华。其实,除极少数孩子的智力发育比较好外,绝大多数“神童”的才华完全是家长对他们进行了早期教育的结果。

过去,人们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不够。所以,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不多,甚至连这方面的资料积累也很少。但是,任何事物总是有前因后果的。

下面,我就从几个神童的妙对中,说明他们的聪明才智是受到早期教育的结果,并以此帮助我们弄清楚早期教育对孩子成才的重要作用。

杨亿:北宋神童。很小就教他识字读书,七岁时,他已能背诵大量诗文并能写文章、作对。他少年时就经常益文人交往。一次,他与友人去寇准府上拜见寇准。在后花园里, 寇准见景生情,出了个上联:

“水底日为天上日”

此联虽顺口说出,并不深奥,但众人对了半天也对不出一个佳联。后来,大家推荐杨亿。杨亿早在心中盘算,脱口便对道:

“眼中人为面前人”

杨亿的下联对得十分贴切、巧妙,受到了众人的称赞。

苏轼:北宋神童。他的父母都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并十分注意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所以,少年的苏轼已颇有学识和文名。

有一年春节,他自拟了一副对联贴出: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于是,来了一位老人向他请教不认识的字,结果苏轼也不认识,他这才明白自己的学识还差得很远,立即把对联改为: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传说苏轼早年赶考,因误了考时,主考不准他入场。后来听了他途中遇风雨的解释,顿生恻隐之心,便口诵一联让他对。若对得出,便破例允他入试。主考官出的上联是:

“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生,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

苏轼稍一思索便对出下联:

“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

出句用顺序,对句用倒序。有情景,有过程,有经历,曲折而不呆板,可视为巧对。

解晋:明初神童。他的祖父是进士,父母均出身于书香门第。解晋很小时就得到了父母对他的早期教育,他“三岁识字,五岁能文,七岁能诗。”

一天,八岁的解晋过金水桥,朋友胡子祺见有人在河边钓鱼,就顺口出了个上联:

“金水河边金水桥,金钱柳穿金鱼口。”

解晋看到金水桥的玉栏杆外有玉簪花和美女走过,就见景生情地对道:

“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朋友对解晋称赞不已。

一次,过端午节。有人出一上联: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这个对有两种植物皆一种植物名,结尾四个字还有两字重复,非常不好对。很多人 都对不出。但经过解晋思索后对道: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对得格外工巧,众人都十分佩服。

后来,才华横溢的解晋曾任翰林大学士,主编著名的《永乐大典》。

程敏政:明代神童。父母对他进行了早期教育,10岁时就有神童之称。为官后,宰相李贤打算招他为婿,于是设宴款待。席间,李贤指着桌上的菜肴水果出上联:

“因荷(何)而得藕(偶)”

程敏政很机敏地就猜到了宰相的用意,当即对上:

“有杏(幸)不须梅(媒)”

李贤见他果然才思敏捷,就把女儿许配给了他。

林则徐:清末神童,也是近人皆知的爱国者。父亲林宾日教私塾,林则徐三岁时父亲就带他到私塾馆学习,六岁时他已写出很好的文章。

一次,私塾老师带学生去海边的鼓山春游,老师给学生出了个上联:

“海到无边天作岸。”

学生纷纷对答,但只有少年林则徐对的最佳:

“山登绝顶我为峰。”

还有一次,他在姑父家遇到几位文人。夜晚,大家在池塘边闲聊,有人知道他文才好,就给他出了个上联: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同行人左思右想都对不出下联,林则徐沉思了一会对道: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众人都赞对的好。

李文甫:广东东莞人,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从小就受过父母多方面的教育,五岁入学,表现了很好的文才。一次,随老师出游,师指积雪山峰出上联相试: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八岁的李文甫低头沉思,见一池碧水被风吹皱,悟出下联: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此联以拟人手法,比喻白雪降落青山顶,远远望去,好象是白发;微风吹拂绿水面,泛起涟漪,好像皱眉头。

师生们都十分赞佩。 

像这样的“神童”妙对还有很多,这些对联都出自早学孩子之口,很能说明早期教育的好处,希望家长们能有所借鉴。 

供暖单位的服务应否改进?

欢迎加入《家庭教育随笔》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cn/jy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