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干的故事
(2009-05-23 14:08:27)
标签:
百姓故事民间传说地瓜干粮忆苦思甜忆旧晚晴回忆过去家庭教育培养文化 |
分类: 小说诗歌 |
地瓜干的故事
中
这是很古老的事儿,是爷爷讲给爸爸听的,爸爸又讲给我听,现在,我有时候又讲给我的孩子们听……
这故事有点“忆苦思甜”的味道,至于孩子们听后怎么想的我就不知道了。时代不同了,人们的想法自然也不同,他们将来也许会把这故事再讲给他们的孩子们听,我想这也许是有益的。
那时候,老家的农民都相当贫困,多数人家常常是寅吃卯粮。为了填饱肚皮,不得不往那不多的棒子面里掺上不少的地瓜面丶地瓜秧和野菜什么的……一年到头,谁家若是能有地瓜填饱肚子也算是福气了。
村里有户老刘家,一气生了四个丫头。那四姑娘打一小就被父母送给顺成府衙门里一个盐务官的表姨夫家,表姨夫姓张,因为两口子抽大烟,不能生养,所以就从乡下老家抱养了刘家的四姑娘(刘家听说张家富裕,亏不着孩子还带出一张嘴去,自然乐不得)。据说那表姨夫家很阔气,独门独院的宅地,出门有自家的“轿车”(是那种载着蓝布棚的马车,“轿车”是身份的象征,比现在“小汽车”的“品位”高得多!)。至于张家具体怎么个宽阔气法,谁都说不上来,我爷我爸连县城也没去过,更别说府里了,就连刘家的老俩口也没去过,所以谁也说不清。
这一年,四姑娘回老家来了,带着她亲生女儿,女儿也嫁给府里的一个小官,从其穿戴上看得出来她也很有钱,耳坠、镯子都是纯金的,穿的衣服都闪光,她那六岁的外孙女,手腕上也戴着纯金的镯子,四姑娘给爹妈和姐姐们带来了不少礼物,还有大米、小米、白面、油、肉和各种蔬菜……光从“轿车”上就卸了好半天……
左邻右舍都围前围后地看,老太太们个个啧啧不住地赞叹说:“看看人家,从小就看得出来四姑娘是有福的人!”还议论说,她女儿也是个有福相的人......
当天,为欢迎四姑娘回家,刘家准备了一大桌饭菜:炒的、炖的、煎的、炸的,菜里个个有肉,比过年的菜肴都好,孩子们哪见过这么多好吃的,个个咽足了口水准备敞开肚皮可劲造。老俩口可不允许,他们知道,这些孩子若是由着性子,就是再摆两桌也能吃个碗净盘光,所以事先做了好多地瓜干粮,让孩子们掺着吃。饭桌上, 刘老太太想让外孙女也尝尝地瓜干粮,那孩子摇着头说:“不要,不要!黑拉巴吉的,我就不爱吃地瓜……”
四姑娘连忙说:“妈,您别理她,这孩子从小吃东西就娇情,这个不吃,那个不吃的,凡正饭桌上吃不饱,饭后还有点心吃呢!”姥爷也批评姥姥说:“你这不是扯蛋吗?你叫孩子吃那玩艺干啥!”
四姑娘在老家住了三天就回城里了,她给爸爸妈妈留了一些钱,带来的好吃的东西自然也留下了,可她走后的第二天,全家人又吃上了地瓜干粮、喝起了地瓜粥,说那些好东西留着过年时再吃。
转眼两年过去了,四姑娘又回老家来了,这次她穿的衣服、带的东西与上次大不一样了,四姑娘的脸上也不见了上次的笑容,说是养父"摊事"了,已经被押进大狱,家产被没收,将来能活着出来就算不错了,养父的二姨太和一个下人偷了他家不少东西跑了,养母连惊带气又断了大烟,头两个月自己上吊了,孩子爸爸也被牵连进去了,至少也得判个十年八年,四姑娘也犯了包庇罪和窝藏罪,现在是因病保外就医,这次是偷着出来的,过些日子也可能被收监,这样只好把孩子先送回老家……
全家人都哭了,法律如山,这有什么办法呢?
四姑娘这次只住两天就回去了,把孩子留在了姥姥家。
老家整天吃地瓜干粮,那孩子不吃地瓜干粮可怎么办呢?姥姥只好把四姑娘这次带来的不多粮食省着留给她自己吃。日久天长,坐吃山空,带来的粮食吃没了,花钱又买了点粮食也吃不了几天,慢慢地这孩子也只好随家里人吃地瓜干粮了。
那孩子小,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有时候不到饭时就喊饿 :“姥姥!我饿了!”姥姥说:“再挺会儿,一会儿到晌午,咱就喝地瓜面粥......”
孩子苦巴巴地望着姥姥央求着:“姥姥,你就先给我块地瓜干吃呗!”
下面是我博客的内容目录,请您选择浏览,恳请点评!!!
■家长不宜炫耀“孩子好”
■教孩子知法懂法守法
■女儿与动画片
■教子勿强制
■培养孩子与“吃苦”
■孩子有知心话愿意对谁讲?
■孩子聪明的关键是教育
■读书与“数字三”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中小学生午睡好
■写给同龄人
■从学骑车想到的
■成材需读书
■帮助孩子调好人生基色
■家长应重视孩子的潜能开发
■“少年文学家”杜影
■“无师自通”的小诗人—田晓菲
■连续跳级的孙沁莹
■白居易所受的早期教育
■给各位博友的信
■13岁考上“国防科大”的那威
■ 什么最重要?
■帮孩子提高eq能力
■谈孩子学习的“最佳期”
■什么是早期教育
■知识分子家庭的早慧儿—吴燕
■欧阳修学写短文
■刘亦婷为什么能到“哈佛”读书?
■六岁学高中功课的刘小斌
我家育出了“一龙一凤”
■什么是早期教育
■五岁的“大学生”小津津
■鼓励孩子练一手好字
■写给孙儿的一封信
■老人对隔辈孩子的教育
■闲谈"朝三暮四"
■儿子高考落榜之后
■《我长大了》电视片告诉我们什么
■写给儿丶儿媳的信
■勇于表现自己的才华
■克里夫 · 杨 跑了个第一
■快速阅读法
■说说教孩子说话
■育儿成才中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
■关注孩子的性发育
■困难不是借口
■韩愈的“符读书城南”
■谈早期教育的广泛性问题
■读书与兴趣
■让自己真正成为育儿成才的家长
■孔子怎样学习?
■让孩子明白“人为什么活着?”
■选书、读书的原则
■胎教——不可忽视的基础教育
■胎教——育儿成才的基础教育
■预测孩子的发展
■培育好孩子是家中的大事
■重要的是继承精神遗产
■家庭非有书不行
■帮孩子选择职业
■值得借鉴的犹太人育儿经验
■成才要诀
■谈勤奋刻苦思想作风的培养
■一封陈旧但仍可一看的信
■千万不要忽略了精神财富
■认真对孩子进行勤俭教育
■父母育儿要有危机感
■谈孩子教育(学习)的“最佳期”
■让孩子充分利用图书馆
■“胡萝卜加大棒”
■谈找对象
■给各位博友的信
■谈谈对孩子的“智谋”教育
■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理想和目标
■须向孩子输入的几个基本观念
■创新人才的培育
■用“重复法”教育孩子
■每个孩都能成才
■“知识改变命运”
■谈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关于早期教育中的几个话题
■说说孩子的“潜能”
■孩子不愿吃蔬菜怎样办?
■几个早期教育实例
■学生“好与差”的区别
■关于孩子的定向发展问题
■积极认真培育好孩子的记忆力
■“知识改变命运”
■婴幼儿的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
■表扬、鼓励、批评
■不能娇惯孩子吃独食
■青春期恋爱箴言
■人生的信念
■说说"教育爸爸"
■人生至要是读书
■谈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提高家长自身素养是教育孩子的要招
■我们怎样还孩子的债
■一个衣服穿得少丶睡觉也少的孩子
■育儿成才的四大法宝
■在人生的长跑路上
■ 成功丶成才要言
■四种马、四种人、四种学生
■家长自身素养是教育孩子的要招
■走好人生的道路
■书,非背不能读
■一切事情都应按规律办
■他们怎样成为作家
■多鼓励孩子
■刻苦会使人生更美好
■刻苦是成功的基础
■战胜不良的自我意象
■需尽早人生理想当众讲话能力
■口吃是可以自我矫正的
■" 有空赚钱,没空教孩子"的苦果
■家长应学点"人才学"
■挫折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必修课
■让孩子带着俭朴上大学
■紧张的学习离不开积极的休息
■每个孩都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