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铁铮-铁铮
铁铮-铁铮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514
  • 关注人气:1,8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孩与母吵架后跳楼的惨剧能否避免?

(2008-08-01 15:40:39)
标签:

家教

家长

自杀

青春期

学生

教育

育儿

    一个16岁的男孩,和妈妈争吵了几句,从20层高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花季人生,给家长留下了永久的遗憾。看了北京青年报今天的这则报道,心里沉甸甸的,既为男孩的生命而惋惜,也对家长痛失爱子而同情。人的生命就此一次,再说什么也不能使孩子死而复生,但议论一下这个话题,可能会对更多的家长教育孩子有所触动。

 

    报道说,这个男孩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具体因为何故和妈妈争吵不得而知,但酿此惨剧,无论如何和家长处置不当有直接原因。对于家长而言,一是尽量避免冲突,二是发生冲突之后要尽快进行冷处理,三是待双方冷静后再寻其它方法进行沟通。切忌火上浇油,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发生。

  一般而言,孩子就是孩子,有许多事情似懂非懂,做事容易不计后果,极易发生过激行为。特别是处在青春期阶段的孩子,极易暴躁,“一触即发”。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既要教育,也要引导,但要注意尺度。孩子的脾气大,家长的脾气更大,你牛,我比你还牛,我就不信治不了你小子。针尖对了麦芒,其结果不但于事无补,轻的闹个两败俱伤,一人生一肚子气,重者伤了和气、感情,极端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过激行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小树要砍,小孩要管。就是说,小树要想长直长大,需要适当修枝。同样,孩子也需要在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下健康成长。但这种教育并不等于训斥,不等于居高临下地压制,而是针对孩子的心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在合适的场合下进行。

 

    一是要分清问题的性质。一般来说,孩子出现的问题有的无关大局,对此家长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可过份计较,更不要一再唠叨;有些问题事关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长,家长不可能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对这类问题家长可以加以引导。有的家长善于放大,孩子成长中的失误,他会联想到孩子的未来。孩子偶尔的差错,她会想到永远。其实,孩子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得以解决和改进。做家长的犯不着上纲上线、揪住不放。

 

    二是摆正家长的位置。不少家长在孩子面前,常常会居高临下。个别家长还误以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必须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想法,家长和孩子从根本上说是平等的。做家长的在教育上也需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而不能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孩子。尤其是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更应该充分尊重孩子。

 

    三是讲求科学的方式方法。教育人难,教育孩子更难,教育青春期的孩子难上加难。难就难在人的是有思想,而且孩子的思想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所以要掌握孩子的心理,把握教育的规律,采取恰当的方式和方法,而不能简单从事,更要避免情绪化。能够教育和引导的,就积极教育和引导;教育和引导无效的,应该变化方法;自己教育和引导有困难的,可以求助老师、他人或专业人员。遇到和孩子的分歧较大,甚至难以协调的问题,切不可草率从事,急于求成。

 

    后退一步天地宽。即便是一次没有说通,还会有下次。但一旦激化了矛盾,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一切都没有可能了。

    老谋子在开幕式上“种树种草”

    书店大门几面开 不想受罪莫进来

    中国百姓也能有私家花园

    只顾看美女 忘了采新闻

    善待媒体和善待受众不是一回事儿

    八岁女孩当新娘,荒唐还是真情?

    北京女生给各国领导人写信说了啥?

    谁是男大学生裸奔的看客?

    中国女孩凭啥当上美国新闻写作冠军?

    不当内阁大臣当父亲是不是傻冒?

    女大学生“毕业叫”,叫得来真正的爱情?

    “中国印”摩崖石刻给山破相

    警惕绿色“噪音”对你的侵袭

    专家教授打赌,我们保持清醒

    大学一怪:复制粘贴成了一种时尚

    大学同学相处:重要的是知道你我不同

    分数还是大学生的命根吗?

    新大学生入学前准备活动须知

    大学生考试作弊,真的成了癌症??

    算算你今年哪一天最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