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塔传奇:文物建筑内不允许拍照的陈规应废止
标签:
壁画彩塑 |
分类: 大木遗粹 |
喜欢访古的朋友都会遇到一些文物建筑里面禁止拍照的提示,尤其是保存有彩塑、壁画的建筑,然而不开闪光灯拍摄照片不会对壁画或彩塑造成任何伤害,禁止拍照并不合理。
这张照片是故宫博物院万寿盛典展的提示标签,观众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拍摄照片,这才是合理的提示。
其实各大博物馆也是普遍允许观众拍照的。
我们都知道现在是个体传播时代,亲临现场的照片更能唤起周围人关注传统文化的兴趣,一个小小的“禁止拍照”实际上阻止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搭上现代传播手段的快车,只有传播才能带动更多的人喜欢传统文化。
我认识不少文物古迹的“民间研究者”,水平不比专业人士差,但因为不许拍照的规定,在资料获取上被人为造成短板,严重阻碍了这一领域的文化繁荣,本来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感兴趣的人就少,关起门来只能越玩越小,只有敞开胸怀,才有可能繁荣起来。
可能有朋友会说买本画册不就得了,然而画册并不一定能解决你遇到的问题,我这些年收集了不少壁画方面的画册,但是这些画册多数是从美术角度编辑的,并不适合所有人,比如我想知道某座唐墓里墙壁上画的枓栱的样子,画册买回来通篇都是墓里的人物画,没有我需要的,这个枓栱成了旅行的动力,但如果到了现场无理由地禁止拍照,是件很令人遗憾的事。
山西是文物大省,这些年经济不景气,发展古迹文化游有望成为山西经济新的支柱,然而不少庙宇中禁止拍照的规定令人如鲠在喉,发展旅游业不仅要宣传东西有多好,更要有相应的服务,才能提高旅行感受,然而现在经常遇到的却是禁止拍照的规定加上态度蛮横的管理员,一个小小的“陈规”瞬间把游客的热情降到了冰点,成了阻碍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如果能像博物馆那样不使用闪光灯允许拍照,提升旅行体验才能带来更多游客。
网上流传的照片多了,大家就没兴趣去现场了吗?正相反,壁画和彩塑的魅力是图片无法欣赏到的,壁画是整个屋子的一堂巨幅作品,彩塑是无死角的立体作品,这些都不是图片能够表现出来的,网络传播的图片更能促进古迹旅游的发展。
文物建筑内禁止拍照这一陈规应当废止,传统文化的精髓应以更广阔的胸怀拥抱公众,搭上互联网快车,早日迎来他的繁荣。
---------------------------------------------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拯救古建公益基金”由《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免费午餐创办人邓飞、民间文保人士唐大华等共同发起,致力于古建筑、古村落的抢救和乡土文化的推广,用我们共同的行动挽救文明余脉,期待您的支持!
基金会银行账号
户名: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开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竹支行;
账号:0120014210001348(请务必注明捐给“拯救古建”)
邮局捐款
单位名称: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 朝外大街乙6号 朝外SOHO A座 1101室;
邮 编:100020(请务必注明捐给“拯救古建”)
官方微博:@拯救古建
微信订阅号:拯救古建
志愿者QQ群:495878894
微信订阅号:拯救古建
志愿者QQ群:495878894
---------------------------------
抢救山西古建:
自媒体时代为山西乡村古建保护带来新的机遇>>>建筑构件收藏应建立溯源机制,不可移动文物应禁止拆建倒卖>>>
《大木殇》全集导引>>>
《大木殇》跟踪回访汇总>>>
十六次探访长子布村玉皇庙>>>
断代分析:
榆次西见子宣承院之宋代建筑推断 >>>
普及知识:
唐代木结构古建筑新考(七座) >>>
早期木结构古建筑扫盲图>>>
古建筑摄影技巧分享>>>
唐代古建筑檐角上翘解析>>>
访古之旅:
访古七年>>>
访古行程汇总>>>
寻访古塔总目>>>
访古留影>>>
媒体报道:
山东汉子“万里走单骑”寻访古建,发起设立“拯救古建”公益基金- 新华社>>>
荒野丹青-新民晚报>>>
后一篇:佛光寺的十座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