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山西古建筑 |
分类: 抢救山西古建 |

2015年初拯救古建公益基金协助经济半小时制作了四期反应山西乡村古建状况的节目,播出后引起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宣布投资15亿用于235处国保省保古建的抢救,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笔针对古建筑的文保投入,但这235处只占山西2.8万处古建存量的0.8%,剩下的99%也大多状况不好,出路在哪呢?自媒体时代发展乡村古建的特色旅游,既创造粉丝经济,又能逐步增强古村古建自身的造血能力,是个解决方向。
旅游实际上就是开门迎客,不仅要具备基础的交通、食宿条件,更需要吸引人的亮点。经过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现在山西的交通、食宿条件已经不是大问题,但对游客的吸引力还不够,山西留下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过深度挖掘,是可以挖掘出许许多多有吸引力的亮点的。就如玄奘法师写本《大唐西域记》,现在没什么人会看,罗贯中在此基础上加工成《西游记》,一下子就广为人知了,再有人能提升成《大话西游》,那就火了,山西需要的正是这种跳跃式的文化创新。

山西丰富的传统文化这就像祖先给留下块地,后人有了可以赖以生存的基础,但你挖两筐土搬上桌是没法吃的,你要在这块地上种出粮食来,就能待客了,这就有了《西游记》;再用粮食养出猪来,筵席就能做得更好,喜欢来的人就会更多,《大话西游》就有了,所以山西的文化旅游发展不能停留在《大唐西域记》时代,只说我家里的东西多么多么好是没有太多吸引力的,必须要有更多的创新。
谁去完成创新呢?这就是文化人,厚重的传统文化要靠文化人去挖掘创新,才能通过旅游体现其价值,所以发展文化旅游一定要善待文化人,有了好的文化才有可能实现大发展。

山西有许多古庙宇、古村落状况不好,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正在流逝,很多庙宇要么闲置多年破败不堪荒在那里,要么修好后大门一锁也是荒在那里,造成资源的浪费,维护古迹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这也就造成作为出资人的各级政府积极性不高,自媒体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古建古村特色文化旅游把他们盘活,实现良性循环。
山西是全国唯一保存了从唐至清完整建筑体系的省份,尤其是早期木结构古建筑存量是另外三十个省总和的三倍还多;存有古壁画的庙宇有上千处数万平方米,且题材丰富,没有任何一个省有这么广泛的分布;庙宇中从唐至清数量众多的彩塑也是只有山西留才下这么多遗存,琉璃、砖雕、木雕、石雕等更是丰富多采,然而现在却有相当大一部分状况不好,荒废破败处于自生自灭中,这么大的存量如果全靠政府维修维护那是无底洞,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依托这些丰富多采的传统建筑开展特色旅游,努力让老建筑创造出价值,实现良性循环,先做一本精致的《大唐西域记》,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延伸出山西特色的《西游记》和《大话西游》,那就有可能实现大发展,也就有可能破解古建筑维护资金缺口大的难题。

对于山西来说,发展古村古建文化特色旅游一方面可以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带动文物保护的进步,百利而无一害。
有些朋友可能会担心发展旅游会不会对文物建筑造成破坏?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故宫、颐和园哪个不是在开门迎客?庙宇就是为人员聚集而建的,房子是看不坏的。
也有朋友可能担心发展旅游会加盖许多新建筑,破坏原有的历史风貌,其实这种担心也是没有必要的,增加新建筑不等于破坏历史风貌,山西大多数庙宇都是历代不断增建才形成我们今天的样子,比较典型的如平顺龙门寺,一座庙里汇集了五代、宋、金、元、明、清六个朝代的古建筑,如果说破坏历史风貌,那从宋代开始就得算破坏了,六朝建筑集于一寺,流传到今天反倒是极其难得和珍贵。
大同的华严寺、善化寺近年新建了不少建筑,把寺内原来缺失的殿宇补齐,并没有对原有的古建筑造成破坏,反倒彰显出寺院的威严,作为景点来说内容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增加了。如果说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那这个影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你能指望故宫周边恢复明清北京城?

山西古村古建盗窃现象严重,有的朋友可能会担心发展乡村古建旅游会不会给盗贼领路?这是太小看山西的文物贩子了,山西乡村古建的盗窃已经持续十数年,不少古庙宇甚至古村落可盗的东西已被偷空,就连十分偏僻的村子也难以幸免,文物盗窃形成了许许多多条产业链,文物贩子做的普查工作绝对比文物部门要细致得多,根本用不着靠几个游客去带路。山西有许许多多的盗贼靠偷窃文物吃饭,古庙就摆在乡间田野,你不说他们就找不到了?靠隐瞒防盗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想,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有什么,收集更多的资料,才能起到防盗的作用。
山西古庙宇古村落众多,靠人工看护是不可能的,只有打击流通环节,才有可能刹住盗窃歪风,拯救古建公益基金推出的“文物回家计划”,通过公布文物被盗前的图片资料,阻断其流通,让盗窃者不敢拿出来卖,收藏者不敢拿出来展示,从而威慑盗贼,起到防盗的作用。这一计划推出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依靠互联网和公众参与,再加上政府部门的强力打击,必能改变乡村古迹频繁被盗的局面。

山西保存下来大量传统建筑传统村落,是难得的资源,而现在却在抱着金饭碗要饭,通过自媒体开发乡村特色旅游,发展粉丝经济,实现多赢,也能帮助古村古建更多地产生价值,促进良性循环,探索一条新形势下保护古村古建的道路是完全可行的,希望更多的朋友一起推动,把乡村的宝贝展示给世人,带动创新和发展,为留住传统文化做些事情。
PS:此篇为2015年1月23日在“山西旅游文化创新讲座”上的即兴发言,经过补充和整理。

-------------------------------------------------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拯救古建公益基金”由《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免费午餐创办人邓飞、民间文保人士唐大华等共同发起,致力于古建筑、古村落的抢救和乡土文化的推广,用我们共同的行动挽救文明余脉,期待您的支持!
基金会银行账号
户名: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开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竹支行;
账号:0120014210001348(请务必注明捐给“拯救古建”)
邮局捐款
单位名称: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 朝外大街乙6号 朝外SOHO A座 1101室;
邮 编:100020(请务必注明捐给“拯救古建”)
官方微博:@拯救古建
微信订阅号:拯救古建
志愿者QQ群:115112549
微信订阅号:拯救古建
志愿者QQ群:115112549
---------------------------------
抢救山西古建:
建筑构件收藏应建立溯源机制,不可移动文物应禁止拆建倒卖>>>
《大木殇》全集导引 >>>
《大木殇》跟踪回访汇总 >>>
随手拍救古建--推荐目标汇总 >>>
十六次探访长子布村玉皇庙 >>>
断代分析:
榆次西见子宣承院之宋代建筑推断 >>>
高平张福民居-山西元代民居新发现 >>>
普及知识:
唐代木结构古建筑新考(八座) >>>
早期木结构古建筑扫盲图
>>>
古建筑摄影技巧分享 >>>
唐代古建筑檐角上翘解析 >>>
龙没生“龟儿子”--为赑屃正名 >>>
访古之旅:
访古七年 >>>
访古行程汇总 >>>
寻访古塔总目 >>>
访古留影 >>>
媒体报道:
山东汉子“万里走单骑”寻访古建,发起设立“拯救古建”公益基金- 新华社>>>
山西古建筑之殇 - 南方周末 >>>
荒野丹青-新民晚报 >>>
后一篇:这座关帝庙里的壁画是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