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古建粉丝团”的五台山传统文化“朝圣之旅”

(2015-05-04 23:27:17)
标签:

山西古建

佛光寺

南禅寺

分类: 抢救山西古建
一个“古建粉丝团”的五台山传统文化“朝圣之旅”

新华社太原5月3日电(记者王学涛)山西五台山大宝寺内,2日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古建讲座。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热烈讨论,3小时后,60余名听众报以热烈掌声。

    “这一趟旅游长见识了。”40多岁的专职导游张文忠说,他带团来五台山已有百余次,但这次自费报团当游客还是头一遭,就是想学习古建专业知识。

    的确,这个旅游团并不寻常。它由民间自发组织,发起人之一是山东古建爱好者唐大华,他因寻访山西古建筑700余处,通过在微博、微信上图文并茂地呼吁抢救古建,而被网友所熟知。60余名游客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有中学生、博士生、警察、商人等。

    “我搞现代建筑是为了养家糊口,对古建筑纯粹是喜欢。”39岁的李涛说,四年前,他通过微博结识了唐大华,之后时刻关注山西古建情况,得知这个活动后,就踊跃报了名。

    原来,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五台山唐代大木作及彩塑考察”。作为“古建粉丝”,五一小长假三天,他们要参观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单体木构建筑南禅寺、现存最大的唐代木构古建筑佛光寺东大殿、世界文化遗产地五台山寺庙群等。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博士生张根宝说,他对古建筑有浓厚兴趣,通过书籍和影像资料早已了解了很多,但这次来山西看到了实物,感到很震撼。

    山西是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之一。木结构建筑上起魏晋,下至民国,品类齐全,有中国“木建筑宝库”的美誉。而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顶峰之作,山西元代及以前早期建筑约占全国同期建筑存量的80%。

    虽然五台山境内气候多变,不少游客被绵绵细雨打湿了衣服和鞋袜,同时三四个人共住一室的住宿条件也较简陋,但“古建粉丝团”的游客们却并不在意。

    一位叫小舒的山东游客说,条件艰苦可以克服,关键是想看到更多原汁原味的文物,听到专业的讲解。她说自己去年曾走访过这些建筑,但看不懂,今年有专业人士指导,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这个“古建粉丝团”中还有不少亲子组合。来自上海的妈妈赵晓燕表示,上海满眼都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儿子还没有见过上千年的古建筑。她认为,孩子成长需要传统文化的熏陶。

    太原五中高二学生杨昱浩从小接受国学教育,并曾在山西博物院当过志愿者。他告诉记者,“这次收获挺大的,看了唐代建筑后,我被唐朝开放、自信、大气的文化深深吸引了。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古建筑是它的一个重要符号。”

    对于举办此类活动的目标,唐大华用“活化山西古建筑”来概括。他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更多人亲身感受中国古建文化的魅力,一方面为古建创造经济价值,使其得到更好保护,另一方面借机普及古建知识,让更多人了解、传承传统文化。(完)

-------------------------------------------------

一个“古建粉丝团”的五台山传统文化“朝圣之旅”
5月1日,古建爱好者们在游览山西省五台县广济寺大雄宝殿。

    广济寺大雄宝殿为元代建筑,内存30尊元代泥塑造像。 “五一”小长假期间,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拯救古建公益基金”的发起下,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古建爱好者们来到山西,寻访、欣赏了佛光寺、南禅寺、广济寺等数座藏在深山的古代寺庙,领略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之美。    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一个“古建粉丝团”的五台山传统文化“朝圣之旅”
    5月3日,古建爱好者们在游览山西省五台县延庆寺。

    延庆寺推断为金代建筑,整体梁架结构保存完好。 “五一”小长假期间,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拯救古建公益基金”的发起下,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古建爱好者们来到山西,寻访、欣赏了佛光寺、南禅寺、广济寺等数座藏在深山的古代寺庙,领略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之美。  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一个“古建粉丝团”的五台山传统文化“朝圣之旅”
    5月1日,古建爱好者们在欣赏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内北魏祖师塔。

    佛光寺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 “五一”小长假期间,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拯救古建公益基金”的发起下,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古建爱好者们来到山西,寻访、欣赏了佛光寺、南禅寺、广济寺等数座藏在深山的古代寺庙,领略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之美。   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拯救古建公益基金”由《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免费午餐创办人邓飞、民间文保人士唐大华等共同发起,致力于古建筑、古村落的抢救和乡土文化的推广,用我们共同的行动挽救文明余脉,期待您的支持!
 
 
 
自媒体时代为山西乡村古建保护带来新的机遇      自媒体时代为山西乡村古建保护带来新的机遇      自媒体时代为山西乡村古建保护带来新的机遇      自媒体时代为山西乡村古建保护带来新的机遇
    微信爱心捐款             支付宝爱心捐款             拯救古建微信               爱塔传奇微信
 

基金会银行账号
户名: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开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竹支行;
账号:0120014210001348(请务必注明捐给“拯救古建”)

邮局捐款
单位名称: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 朝外大街乙6号 朝外SOHO A座 1101室;
邮 编:100020(请务必注明捐给“拯救古建”)
 
官方微博:@拯救古建
微信订阅号:拯救古建
志愿者QQ群:115112549
 
---------------------------------
 

抢救山西古建:

自媒体时代为山西乡村古建保护带来新的机遇>>>

“拯救古建”推动山西开出十五亿文保大单>>>

建筑构件收藏应建立溯源机制,不可移动文物应禁止拆建倒卖>>>

山西晋城泽州县半坡古村的悲惨命运>>>

央视“经济半小时”曝光的山西失修古建>>>

乡土古建保护的思考>>>

“发现中国西斯廷”山西乡村古建壁画探寻之旅纪略>>>

垂危古建令人怜!照片全部拍摄于2014年>>>

携手并肩,拯救传统文化--解读“拯救古建”项目 >>>

《大木殇》全集导引 >>>

《大木殇》跟踪回访汇总 >>>

随手拍救古建--推荐目标汇总 >>>

有抢救措施的古建筑汇总(动态更新版) >>>

二十一次山西访古行程汇总简记(一)(1~9次) >>>

二十一次山西访古行程汇总简记(二)(10~24次) >>>

十六次探访长子布村玉皇庙 >>>

断代分析:

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四稿) >>>

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之唐代建筑推断 >>>

榆次西见子宣承院之宋代建筑推断 >>>

高平张福民居-山西元代民居新发现 >>>

普及知识:

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建筑壁画浅析(第四稿) >>>

唐代木结构古建筑新考(八座 >>>

早期木结构古建筑扫盲图 >>>四椽栿 >>>六椽栿 >>>

古建筑摄影技巧分享 >>>

唐代古建筑檐角上翘解析 >>>

龙没生“龟儿子”--为赑屃正名 >>>

访古之旅:

访古七年 >>>

访古行程汇总 >>>

寻访古塔总目 >>>

访古留影 >>>

媒体报道: 更多 >>>

山东汉子“万里走单骑”寻访古建,发起设立“拯救古建”公益基金- 新华社>>>

4万里“寻访”古建 16座得以修缮 - 新华社>>>

保卫乡村古建的“盯”子户 - 新华每日电讯>>>

山西古建筑之殇 - 南方周末 >>>

荒野丹青-新民晚报 >>>

旅游卫视《善行天下-古建筑之殇》视频及拍摄花絮 >>>

唐大华:倾力山西古建保护的山东汉子--三晋都市报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