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神庙是为纪念河之源头所建,一般是有泉水涌出的地方,祈祷泉水不绝,继而延伸为保佑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然而现在地下水日渐枯竭,很多纪念河源的庙宇已经无水可祀了,更糟糕的连庙也毁掉了。
石屯村位于介休市以东约九公里,来到村子打听源神庙,许多村民已经不知道还有这么座庙了,在村子里转了两圈,问了多位老乡,结果被指到三公里外的洪山源神庙,返回村子继续打听,这才艰难找到,石屯源神庙过去一直是村委会占用,去年才搬走,现在荒置,失去庙宇功能太久,不少生活在周围的老乡也已经不记得他了。
石屯源神庙的主要建筑史正殿和与之相对的戏台,这座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悬山顶,梁架为五椽栿对前剳牵用三柱,主梁之上叠一层四椽栿,再上为平梁,层层抬梁且用材硕大,非常漂亮的梁架组合。

石屯源神庙正殿,已经塌了两间屋顶
前檐每间用一朵补间铺作,所有栌斗口内纵向和横向均使用雕刻成蝉肚形的实拍栱,柱头铺作为四铺作单假昂,补间铺作用真昂,当心间的补间铺作出两层斜栱。

源神庙正殿前檐铺作

栱眼壁上的泥塑团龙
庙内没有发现碑刻题记,创建年代无考,根据正殿的结构形式推断应为明代建筑。令人遗憾的是这座正殿现在损毁严重,东缝大梁在后檐根部朽断,整架梁塌了下来,不仅毁掉两间屋顶,剩下的一架大梁也直接淋雨,加速毁掉,裸露的东山墙上还能看到存有一幅壁画,同样是命不久矣!由于屋顶坍塌,东侧的琉璃鸱吻已经不知所踪,西侧鸱吻尚在,且很完整,巨大的龙首盘曲在一起,结合建筑年代和琉璃样式,这应是一座明代鸱吻,非常珍贵,现在同样面临毁掉的命运。

正殿内垮塌的东缝大梁

完全朽断的后檐梁头

东山墙上残存的壁画

塌落下来的构件就地腐烂

幸存下来的西侧鸱吻很完整,房子继续塌下去也将毁掉
源神庙的戏台是一座三间硬山顶的建筑,清代风格,前檐大面积坍塌,老乡说前些年还在上面唱戏,如今成了危房,已无法再使用。

源神庙戏台,清代风格,前檐大面积塌了

戏台的坍塌情况
正殿前立着一块文保碑显得很突兀,文保碑显示石屯源神庙1982年就已是介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现场可以看出三十多年来从未得到过任何保护,以至于房倒屋塌,面临毁掉。正殿硕大的大梁能够朽断,不是一日之功,少说也得渗漏个十年八年,这么长的时间段内哪怕简易处理下瓦作杜绝渗漏,它不会塌毁,这座大殿的损失充分说明山西古建抢救缺的不仅仅是钱,责任心同样重要!

源神庙的文保碑

2014.08.31与《南方周末》记者雍兴中一起探访介休石屯源神庙
-------------------------------------------
抢救山西古建:
纸上谈兵又一年:回访焦点访谈曝光的山西高平失修古建 >>>
即将逝去的容颜--急需抢救的山西古壁画 >>>
携手并肩,拯救传统文化--解读“拯救古建”项目 >>>
为了改变 - 写在呼吁抢救山西古建两周年之际 >>>
储存幸福 >>>
《大木殇》全集导引 >>>
《大木殇》跟踪回访汇总 >>>
随手拍救古建--推荐目标汇总 >>>
有抢救措施的古建筑汇总(动态更新版) >>>
抢救山西古建筑我只相信眼见为实 >>>
二十一次山西访古行程汇总简记(一)(1~9次) >>>
二十一次山西访古行程汇总简记(二)(10~20次) >>>
十五次探访长子布村玉皇庙 >>>
断代分析:
泽州青莲寺藏经阁之唐代建筑推断(第四稿) >>>
长子布村玉皇庙前殿之唐代建筑推断 >>>
榆次西见子宣承院之宋代建筑推断 >>>
高平张福民居-山西元代民居新发现 >>>
普及知识:
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墓建筑壁画浅析(第四稿) >>>
唐代木结构古建筑新考(八座) >>>
早期木结构古建筑扫盲图 >>>
四椽栿 >>>
六椽栿 >>>
古建筑摄影技巧分享 >>>
唐代古建筑檐角上翘解析 >>>
龙没生“龟儿子”--为赑屃正名 >>>
访古之旅:
访古七年 >>>
访古行程汇总 >>>
寻访古塔总目 >>>
访古留影 >>>
媒体报道:
更多 >>>
荒野丹青-新民晚报 >>>
旅游卫视《善行天下-古建筑之殇》视频及拍摄花絮 >>>
唐大华:倾力山西古建保护的山东汉子--三晋都市报 >>>
文物爱好者4万里“寻访”抢救古建--新华社 >>>
古建爱好者走2497公里访古 呼吁文物保护得回应--中国新闻社
>>>
一个人的古建调查-山东古建迷乡村寻宝--北京晚报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