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天下——古建筑之殇--慈讯网
标签:
文化 |
分类: 媒体报道 |
本文刊登于慈讯网
又一次在路上,这样的孤独寻访,对于他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事。而在寻访的过程中,古建筑之殇真的刺痛了他的心,他叫唐大华,今年44岁,经营着一家IT公司。从小,他就特别喜欢古建筑,他的目标是寻访所有元代以前的古建筑,因此,在2010年8月他只身从山东来到山西。第一眼看到这些古建筑,唐大华似乎就看到了它们身上历史的烙印,和古建筑的这种不解之缘从此结下。慢慢的,唐大华开始放下了自己原本的事业,交给了别人打理,专心走上了保护古建筑这条公益之路,这一路走得很孤独,很艰难,也很辛苦,可唐大华不曾后悔。
这一次,唐大华带着编导来了趟山西的古建筑寻访之旅,探访了三处荒废的古建筑和两座修缮好的古庙。
首先来到的是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孙村的七峰寺。一到寺门口,就可以看到屋顶上杂草丛生,七峰寺的牌子也显得破败不堪,山西风格的木门还依稀保存着原有的模样。正殿里面供着白衣大士,原本这是一座穿心殿,前门进后门出,可由于被改成了粮仓,前后门都被堵死了,门上的兽头也烂了一半。其他几座配殿也随时都有塌掉的可能性。在走访的过程中,唐大华遇到了一位上了年纪的当地村民,老奶奶已经84岁了,一直在这个村里住,她和唐大华聊起曾经这座庙可好了,还有北京的媒体记者来拍了照回去的,可如今却成了这样,还是修好了它好看。唐大华还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介绍起这座庙四个殿都供着不同的神仙,有一个是阎王殿,村民们都印象深刻,因为来的人都会害怕,不敢进去,老爷爷也希望这座庙能快点儿修好,不然等塌了再修就来不及了。
每每看到这些残败不堪的古建筑,唐大华的心就在滴血,他迫切地想留住它们的身影,留住它们坍塌的脚步。就这样,三年寻寻觅觅,一晃而过。唐大华到山西十五次,寻访了四百多处古建筑。
经过一段时间的车程,第二个到达的地方是忻州市忻府区合索村的福田寺,这里已经只剩下一座大殿了,可惜大殿里的后檐柱也已经完全被腐蚀,柱子里面的木头都粉化了,随时可能倒塌。可是依稀还能看到顶梁上雕刻的龙栩栩如生,还有一条墨书题记,上面记载着建造这座庙的僧人的名字,可以想象,这里建成的时候曾经多么辉煌,可如今却落得如此破败不堪。殿里还有一个倒着放的碑刻,是关于一个家族的族谱。就是这些历史的痕迹颇具魅力,吸引着唐大华去关注和保护这些古建筑。当地村民和唐大华透露,他们看着这座庙如今的样子也觉得很可惜,特别希望修起来。有个老爷爷小的时候就经常在这座庙里玩儿,哪怕让他出钱出力修都无所谓,他只希望子孙后代都还能看到这座庙,在这里玩儿。
第三个探访的地方是平遥县西良鹤村的龙天庙,这里有座戏台让人印象深刻。唐大华介绍说这座戏台是给正殿里的神仙演戏,敬神用的,戏台规模挺大,台上的木隔断就是出相入相用的,后面就是戏班子的后台。这里曾经是村儿里的经济文化中心,还能想象,曾经这个戏台上上演着一出出的好戏,演绎着人生,也演绎着历史,台下的观众热烈鼓掌,是何等热闹的景象。可如今,只有破败,只有荒凉,唐大华觉得自己必须做些什么来寻回历史曾经的繁华。摸着庙里残留的壁画,仰头看着庙里的百年老树,站在一片配殿倒塌的废墟中,坐在石头砌起来的阶梯上,唐大华都似乎看到了历史,却又无比心疼。因为在这几年的努力过程中,他依然看到很多建造精美的古建筑在风雪中饱受侵蚀,甚至有的已彻底倒塌,能救一个是一个。在这些寻访的旅途中,唐大华通常都是靠带在身上的火腿肠,点心和方便面解决吃饭问题。
可只要能又多救一个古建筑,唐大华就觉得无比幸福,虽辛不苦,乐在其中。
从2011年开始,唐大华开始通过网络呼吁拯救古建筑,他亲自走访了200多处失修古建筑,把拍的照片发到网上。呼吁的结果就是有30多处古建筑有保护措施了,还有9处得到了彻底修缮,这让唐大华觉得特别欣慰。
跟随着唐大华的脚步,来到了经过呼吁修缮好的第一座古庙,就是介休市兴地村的龙天庙。可以看到这里的修缮远远超出了唐大华的预期,不仅把正殿修好了,配殿,戏台,钟鼓楼也全部得到了重建,成为了一座完整的庙。唐大华觉得只要有拯救措施,什么时候都不晚,总能保住一些什么。村民们也都很高兴,纷纷表示以后可以来旅游,还给村民带来了一部分财富,修得很好,进度也快。村民们对功臣唐大华表示了感谢,还让他以后要常来看。
最后来到的是平遥县长则村的普明寺,也已经得到了完善的修葺,有一面墙上还留着一段题记,是曾经有人在这儿种树并题字留念。
未来任重而道远,唐大华觉得现在所做的一切绝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又一个的起点,还有很多古建筑濒临消亡,正等待着人们去保护,重展它们的面貌,让它们续写历史。
正殿后墙脱落,后檐柱倒塌,配殿大面积坍塌,这样的报道总能轻易地燃起唐大华对古建筑的保护欲。三年多的时间里,他用生命去寻访,发动微博名人,呼吁拯救山西古建,以一人之力挑战几十年的积弊。古建探访带给他的快乐,近乎探险,也是他的人生兴趣所在,为了阻止古庙消亡,他倾尽全力。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能为古建筑重展风华,不再经受风雨侵蚀,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本期看点:
1、 到底是对古建筑有怎样的感情,才使得本来是一个IT公司老板的唐大华放弃了原本的事业,专心去保护古建筑?
2、 唐大华在对山西三座失修古建筑的寻访过程中,见识到了荒废的古建筑怎样触目惊心的景象?
3、
唐大华都用哪些具体的行动来放慢古建筑消亡的脚步?又收到了怎样的成效?未来唐大华还准备怎样继续把这条寻访救助之路走得更好呢?
------------------------------
基金会银行账号
户名: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开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竹支行;
账号:0120014210001348(请务必注明捐给“拯救古建”)
邮局捐款
单位名称: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地
邮
官方微博:@拯救古建
微信订阅号:拯救古建
志愿者QQ群:115112549
------------------------------
抢救山西古建:
《大木殇》全集导引 >>>
《大木殇》跟踪回访汇总 >>>
随手拍救古建--推荐目标汇总 >>>
抢救山西古建筑我只相信眼见为实 >>>
十三次探访长子布村玉皇庙 >>>
断代分析:
榆次西见子宣承院之宋代建筑推断 >>>
高平张福民居-山西元代民居新发现 >>>
普及知识:
唐代木结构古建筑新考(八座) >>>
早期木结构古建筑扫盲图
>>>
古建筑摄影技巧分享 >>>
唐代古建筑檐角上翘解析 >>>
龙没生“龟儿子”--为赑屃正名 >>>
访古之旅:
访古七年 >>>
访古行程汇总 >>>
寻访古塔总目 >>>
访古留影 >>>
媒体报道:
走访文保志愿者:“线上线下”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 - 新华社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