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汽车后服务时代:金融引擎加速

(2009-05-18 21:40:25)
标签:

滾滾車輪

汽车

分类: 车风魅影

汽车后服务时代:金融引擎加速

文/滾滾車輪

新浪汽车版权所有

 

提升服务,是为了推动销量;汽车金融业务,是为了拉动汽车消费。这一推和一拉,将是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前进的最大动力。《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基本原则指出:“坚持产业升级,注重工业发展与服务增值相结合。汽车生产企业既要增强制造实力,又要拓展汽车金融业务和产品售后服务,强化生产与服务的纽带联系,促进相互支撑,实现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业协调发展。”于是当产品服务和汽车金融业务结合之后,我们看到了又一大潜在市场。

 

国内汽车金融业务现状

 

由于我国汽车金融业务量小,发展不够成熟,并且汽车消费信贷比例小,对汽车消费的拉动力度不足,因此《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汽车研发、生产性物流、汽车零售和售后服务、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保险、消费信贷、停车服务、报废回收等服务业,完善相关的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支持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加快建立汽车金融公司,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等业务。”

 

我们可以看到,一汽大众于2007年11月18日正式推出了以“金融引擎”为名称的衍生服务平台,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汽-大众在中国汽车金融服务领域做出的一个大胆创新,而当前的事实和政策导向也证明这是正确的方式。而汽车衍生服务平台涵盖了车贷、保险、租赁、二手车等完善的汽车衍生产品业务,目的在于为客户提供精挑细选、量身订做、一站式汽车金融服务。它是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厂商为主导的衍生服务平台。

 

在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和汽车销量不断上涨的今天,利用金融服务来促进销售、帮助汽车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是汽车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由于欧美市场贷款购车的消费比例高达70—85%,而中国的消费者仅为10%,可以说,在中国汽车市场,利用消费信贷来促进汽车销量,是一个相对空白的做法,但是其蕴含的市场潜力却相当巨大,如果能利用汽车消费信贷来刺激汽车消费,那么汽车企业的发展和汽车工业的前景将大大加快步伐,毕竟利用全款购车的消费者基数要远远小于汽车消费信贷的消费者基数。

 

汽车金融业务需要创新和多样化

 

但随着后服务时代:汽车金融引擎的开启和加速,“零利率”、“零首付”、“零手续费”等此类传统的单一金融公司模式已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此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一汽大众“金融引擎”品牌载体衍生出的服务品牌,在服务和产品上的创新将会引领一种新的潮流。一汽大众总经理胡咏先生表示:“只有在金融业务上不断创新,将各品牌汽车金融公司及银行机构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才能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真正适合他们个性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其还强调:“提供衍生业务平台不仅仅是为消费者提供了购车的便利,作为行业领先者来说,这更是国内汽车行业营销思路、营销模式的变革:即全面关注消费者需求,并以消费者的需求为重心不断调整工作的重点。”

 

为了保证消费者能得到一站式、全方位汽车衍生服务,一汽大众汽车衍生服务平台推出了涵盖车贷、保险、租赁、二手车等汽车金融衍生业务,还整合了目前国内优秀的汽车金融公司、银行、保险、租赁公司等众多合作伙伴资源优势,并对这些合作伙伴制订出了一系列符合一汽大众衍生服务平台的标准,并且相继推出了“0利率贷款方案”、“1元车险”、“招行车购易”、“民生银行购车通”以及目前正在全国开展的“399低利率贷款”等一系列专业化、差异化汽车衍生服务产品。

 

汽车金融业务的四大利好所在

 

对此做法,笔者认为其主要目的(也是利好)有四方面:一是继续加强和深化一汽大众的服务品质,便利消费者购车和享受服务;二是提升车企的销量,以此挖掘潜在大量的汽车消费信贷的消费基数,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三是提升经销商对企业的依赖性,以此加强对渠道的控制,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并与此同时也提升经销商的销售和利润水平;四是促进中国汽车消费信贷比例的提升,培养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促进行业汽车金融业务量的提升。可以说,推动汽车后服务时代:金融引擎的加速,让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更好更快地发展,将是未来我国汽车工业前进的最大动力之一。

 

“滾滾車輪”原创,新浪汽车版权所有,转载及引用时必请注明!

 

 笔者联系方式  QQ:629236625  MSN:kimiloveaudi@sina.com  E-mail:kimiloveaudi@foxmail.com

 

 阅读推荐:

4月销量总评:增幅放缓 热点持续

4月百款车型销量汇评:10万以下轿车

4月百款车型销量汇评:15万以下轿车

4月百款车型销量汇评:25万以下|以上轿车

4月百款车型销量汇评:SUV、MPV

3月百款车型销量汇评:10万以下

3月百款车型销量汇评:15万以下

3月百款车型销量汇评:25万上/下

3月百款车型销量汇评:SUV、MPV及车企排名

中国3月车企销量总评:前十车企增三成 

解读《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汽车业再次腾飞

奇瑞正在带领中国汽车起义(四品牌战略分析)

凯美瑞应郑重向26万消费者致歉

定价偏高的领驭将成下个桑塔纳

克莱斯勒:美国之痛 中国之钟!

三年之痒:斯柯达需要中国

中高级轿车三甲席位排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