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慕城谋生亦谋爱 |
专门召开特别会议,专门公布特别消息。大学期间,也曾试过选课走班。的确,赋予学生更多自主选课权。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但是,小学阶段推行这种制度是否可行?领导为了走在前列、锐意创新,是否各方面都考虑清楚;之后,做出的慎重决定? 作为奋战在第一线的基层老师,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级学生超多、班别有限的情况下,选课走班不实际。一个星期实行一节课,老师连学生的名字都记不全、样子都记不住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即使能够顺利上完四十分钟,这个作业如何布置?又如何考量学生四十分钟的学习情况?上课老师,既要准备教案又要准备学案。流动式学生,怎么备? 老师年龄、个人风格等,直接影响学生选课走读的结果。同级组的,有不少年纪稍大的老师;也有刚毕业的教学没啥经验的老师。班级管理,是我的强项。语文教学,是我不断学习的方面。在学生心目中,属于知识丰富、语言幽默较受欢迎的老师。整来整去,人为引起老师之间的矛盾我反对。 小学生根本没有合理的判断标准,选课走读形同儿戏。相信,领导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学生,是否具有这种正确选择的能力?他们不会想着,哪个老师教学水平最高、能够从她身上学到最多知识。他们只会想着,跟哪个老师学习会更有趣更好玩。这可是上语文数学等必修课,而不是综合实践。 任何改革措施,绝不能头脑发热、一时冲动。 朝令夕改,贻笑大方。勉强为之,自讨苦吃。 综上所述,小学实施“选课走班”弊大于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