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飘雨清桐迎凤凰 |
『新 “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近日,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1934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所写的一段抱怨考试的日记引发关注,网友纷纷称赞大师真性情。日记出版时曾被建议删改,季羡林则决定一字不改:“我70年前不是圣人,今后也不会成为圣人。” 『评 想不到季老还有这么豪爽的一面,考他娘的什么东西——听着多么大快人心。最难得的是:季老如此直率,一字不改也不怕影响个人形象。的确,谁是圣人呢?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哪有百分之百的正确?真性情在于敢作敢当,而这种精神在现代人身上很少能够看见。 以真面目示人的人又有多少?都戴着虚伪的面具,做着违心的事情。单凭这点,季老足以赢得大家的尊敬。其他人若要抱怨,要么就在心底、要么说了也死不承认。季老明确表示“我不是圣人”,那些削尖脑袋要充当圣人的人怕要汗颜得无地自容。伪圣人,必遭鄙夷! 从季老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从那个年代开始,考试就已经令人不厌其烦。考他娘的什么东西?三番四次的没完没了。学生是否优秀,是否必须通过考试得到证明呢?当年的考试,应该以笔试为主;没什么口试或者实践性测评。长期以往,成为书呆子绝对指日可待。 另:季老抱怨是个人行为,为啥能够引起社会共鸣?很简单,考试成为了绕不过、逃不掉的事情。不只是在校学生,哪怕在职人员也总有各种各样必要的、不必要的考试。考来考去,最后成为只会答题的机器。你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社会制度如此,你耐得了吗? 考试,形同洪水猛兽。学生需要减负、工作者需要减压,这是不争之事实。 于是,季老抱怨考试日记走红网络。什么时候,考试才会从生活里滚出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