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分类: 飘雨清桐迎凤凰 |
并非所有学校都称得上是“书香校园”,据说1申报2审核3通过。这些都不是基层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如何让校园真正的书本飘香?书,成为必不可少的东西。哪怕墙报多么精彩、宣传画多么励志,远远不如手捧书本来得实在。坐言然后起行,校长朱笔一挥:买!
书买回来,麻烦接踵而至:图书馆几十万的旧书,不舍得扔掉。上万册新书,再怎么塞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哪怕重新开辟图书馆,也无法实惠到各个班、各位同学。也不可能实行借书制度,谁来负责登记、谁来负责摆放?诸如此类,总不能给自己制造麻烦。多番讨论,拿出最终方案——
学校充分利用每层平台,开辟阅读区域以丰富学生的课间活动。这样,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每个平台各个班级自己解决。我们班何其不幸的,被指定阅读区的负责班级。我直接告诉学生:“都是我害了你们。”学生表示明白,也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情。一周后,班长汇报:大事不妙!
她气急败坏的说:“老师,书不见了!”之前,书籍的毁坏程度早已惨不忍睹。都是其他班的“杰作”,向相关班主任多次反映貌似也治标不治本。修补有什么意思?没有良好的意识,哪来良好的行为。现在更加可恶,偷书!一个星期而已,几百本新书剩下一百来本。别的,不翼而飞。
接受任务之前,曾与领导约法三章:书,负责整理;但,不负责保管。开放式的空间,疯狂式的阅读。摄像头没有实质作用,用来监视老师多余监视学生。我再是认真,也不可能二十四个小时的守着。唯有不得已的向校长“交代”。谁知,得到最宽容的理解:偷书没关系,证明他还看。
校长都说没关系,我更加没有关系。几百本新书,又来上架。我为着它们悲哀,估计下周回来又会被偷不少。我反复咀嚼校长的金句:偷书没关系,证明他还看。据说,其他阅读区的“灾情”更加严重。我必须淡定,因为无法追究到底。作为普通老师,学生偷书该不该管?又该如何去管?
咱们不是孔乙己,学生更加不能成为孔乙己。窃书不算偷,这是自欺欺人的说法。纵然这个学生嗜书如命,也不能原谅偷窃行为。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长期习惯,就会恶性循环。读书再多,结果怎样。教书育人,孰重孰轻?新书该以更好的制度,真正方便那些热爱读书的学生。
听之任之,校风如何能正?书香,难掩偷窃的恶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