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雕塑的纹路》之:夏之遐想:生活的加减法(组图)

非同凡响千万打造冠军袁野斗李炜
文:阿冈
周五晚上,浙江卫视2010《非同凡响》总决赛,黄洋、张含韵、张伦硕和袁野四强,前后经过7轮4个半小时的拼杀,最终结果尘埃落定,袁野夺得冠军,张伦硕以5分的微弱差距屈居亚军,张含韵获得季军,而黄洋第四名。

(2010《非同凡响》三甲:冠军袁野、亚军张伦硕、季军张含韵)
坦率地说,袁野的这个冠军拿得确实不容易。且不说一路以来比赛过来起起落落,心情整天坐过山车,劳其筋骨体肤不算,还要备受外界舆论压力的直针,他要是拿到冠军别人也会说“内定”,拿不到冠军又会攻击他“无能”……
单说周五晚上的比赛,他也是一路跌跌撞撞,上半场他还以微弱的分数输给了张伦硕,和黄洋进行生死PK,最终险胜,成为最后一个进入三强争夺战的选手。
个人觉得,袁野最终能战胜张伦硕拿下冠军,除了他个人的优势、稳定性,和这3个多月来莫凡老师对他的严格训练和教导,伍思凯的两首歌功不可没。第一首是非同凡响第一场就艳惊四座的《离开我》,到了最后一场作为“非凡经典曲目”再次征服了行业评审和“非凡评审团”;另外一首是伍思凯作曲他自己尝试填词的《没有伤口的伤》,这两首歌累计得分才让他赢得了7分的微弱优势,并在最后的非凡家族投票后以5分之差险胜。

(袁野的首轮劲歌《DNA》)
袁野最终夺得2010《非同凡响》冠军,也顺理成章拿下了赛前节目组许下的千万合约,难怪假装潜水戏称袁野自此就成了“袁千万”。
这份合约,包括一个国内知名品牌的广告代言、一年一张唱片合约、一部偶像电视连续剧的主角(听说是翻拍韩剧《浪漫满屋》)、一部电影和一年固定数量的演出场次。听说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合约期限和违约条款没有那么吓人,相比较合约规定的支持来说,一旦出现问题的惩罚性条款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吓人。

(莫凡老师和袁野合作一首《蓝天》)
看来,浙江卫视是铁了心要力捧今年的《非同凡响》冠军,以便跟2010快男冠军李炜抗衡,来增加这个后起选秀品牌的含金量和吸引力。
只要2010年《非同凡响》冠军袁野在未来一年发展很好,曝光率、唱片、演出、演艺圈的表现成绩等等都不错,不比2010年快男冠军李炜逊色,那么明年选秀大战再起,浙江卫视的《非同凡响》一定会凭借回报更丰厚、条款更仁慈的经纪合约来吸引各路选手参与。
所以,作为2010年《非同凡响》冠军的袁野,未来的打造,自然是只许胜不许败了!
回想起前两周在杭州听大家聊天说,袁野型秀比赛之后在上海混得很辛苦,饱一顿饥一顿地坚持音乐梦想,但是到了浙江卫视《我爱记歌词》,短短2年,在杭州自己的房子都买上了。杭州房子比北京都贵,一平米都3万了,看来袁野在《记歌词》就已经混得不错,现在如果浙江卫视能扎实投入千万打造他,那就更不得了了。

(张伦硕一首劲爆的《Super Girl》,最后衣服一撕,健美的身材惊艳全场)
除了冠军袁野,我个人也蛮看好亚军张伦硕和季军张含韵。
张伦硕和袁野比起来,在歌唱和舞台表现方面的稳定性还稍微逊色一点,但是凭借他的长相、身材和他的表演功力,未来也会发展很不错。
我看报纸上已经有消息出来,亚军张伦硕经过今年这一季《非同凡响》的展现,也得到了众多经纪公司和唱片公司的垂青,据说其中也包括这几年飞速壮大成内地娱乐业第一演艺经纪公司的华谊,有人甚至说华谊有意力捧张伦硕,让他接力黄晓明,成为未来新生代帅哥偶像。找时间我问问华谊的朋友。

(张含韵和包小柏老师一首劲歌热舞《Yes or
No》)
而张含韵虽然只是拿了一个季军,但是这一季《非同凡响》比赛,也无数观众看到了她从那个酸酸甜甜小女生蜕变成一个成熟魅力的大女生。
从当年尚有奶声奶气未脱的小女孩,到今天略带苍劲、坚韧的女人味,张含韵算是彻底转型成功了。未来她应该也是歌唱、演戏都可以并行发展的。
这次《非同凡响》之后,她的媒体关注度和人气又上了一个台阶,相信未来一定会有让人惊喜的成绩单呈现出来。

(当拿到季军的张含韵不得不当众毁掉她新EP单曲《我不是复制品》的CD母盘时,
相信好多人的心都碎了。但是,这就是流行唱片业的现实,你稍有不慎就会把心血付之东流。)
和有六届选秀经验的芒果选秀比起来,2010《非同凡响》作为浙江卫视第一届试水的选秀节目,当然在资源、经验各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空间有待提高,而且今年的选秀没有海选,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就直接进入全国总决赛,相对比起3月底启动海选、2个月预热半个月淘汰赛3个月全国总决赛的快男和花儿朵朵来说,又吃亏了不少。
但是,我个人觉得,今年的《非同凡响》还有三点可取之处:
1、引入金牌制作人包装环节机制,给日渐疲乏的选秀节目增加了不少新意,凭空添了不少亮点,这是过去几年第一阶段的传统选秀所忽略的。
2、今年《非同凡响》选手的类型,还是颇为丰富的,这样可以照顾到各种口味的观众,在选手PK的同时,也是各种流行音乐欣赏口味和观念的碰撞。
3、节目开始探索作为一个当代华语流行歌坛优质歌手的资质和要素是什么。除了人气、除了铁杆粉丝不顾一切的疯狂追随之外,还有多少其他要素是可以支撑一个歌手在华语流行乐坛的地位。这一点确实是值得深思的地方,虽然《非同凡响》未必能第一届就能摸清楚想明白,但是如果未来想和快男、花儿朵朵抗衡,那么就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建立自己的标准,才有可能让自己的选秀品牌夺得应有的江湖地位。

(黄洋和陈国华老师合作一首《整晚的音乐》)
早在两个月前,就听浙江卫视的杜主任等人说起,明年还会有第二季《非同凡响》,如果果真如此,那么现在就改开始策划明年的节目了。
昨天在杭州机场的休息室里遇到伍思凯老师,我们聊起第二季《非同凡响》该如何策划,在这里我不妨提出我个人思考的十大策略性建议:
1、坚持三大金牌制作人挂帅的亮点,可以拓展成由两岸三地各选一个金牌制作人挂帅,由他们挑选组阁自己的幕后包装团队,把幕后包装环节做精做深做细致,变成《非同凡响》独特的个性展示环节,让它和快男、花儿朵朵单一的舞台歌唱竞技选秀建立起明确的区别。
2、录播和直播双轨并行。因为有幕后包装展示环节,所以一周包装训练过程可以录播播出,而直播环节就是比现场发挥和对一周训练包装的成果汇报。
3、三大幕后团队和旗下艺人选手同样要接受PK评分,可以借鉴篮球球队联赛的积分制淘汰积分。
4、积分影响三个团队最后获得的包装经费和资源。
5、必须分海选、资格赛和总决赛三个阶段。
6、海选跟各地方电视台合作,联合网络视频扩大落地范围。
7、资格赛时候就比歌手基本素质,让三大幕后团队挑选,建立自己的艺人队伍。
8、总决赛如果还只有十场,那么前6场可以按照一个职业歌手在歌手生涯中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每场设立一个主题来考核,比如“老歌翻唱”、“情歌对唱”、“曲风改编”、“红歌翻唱”、“劲歌热舞”等等。
9、适当借鉴选美比赛的机制,除了考歌唱技艺,还可以靠其他作为职业歌手艺人的能力,比如“情景表演”“机智应答”等等,所谓加分自救的环节,每场不到10分钟,但是可以作为弱势选手自救的个人展现环节,这样必然会有新意。
10、后4场可以作为职业歌手优质才能比拼的比赛,让幕后团队根据剩下歌手的特质来量身订做他们各自的风格套路和识别特征等等,充分展现唱片业包装歌手的整个流程。
具体的操作性意见,就不在此赘述,等真的进入策划阶段,再一一呈现。

阿冈强力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