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来学习和感悟笔记 上

(2012-04-10 18:24:45)
标签:

孟迁

亲子关系

心理治疗

育儿

情感

分类: 《孟迁心理成长自助》

         近来学习和感悟笔记 <wbr>上

                  孟迁近来学习和感悟笔记 上

 

1 任何时候你都可以选择要不要把感受说出来,说不说都不是问题,关键是你知道自己可以选择。

 

2爱决不是牺牲。不懂得重视自己的父母,没有办法重视到孩子,而且他必然不自觉中“侵犯”孩子到。

 

3不耐烦是大事。面对父母的不耐烦,孩子很容易产生“我不好”“我是负担”“我不重要”“我不值得”“我在给大人添麻烦”等想法。

 

4 你不是很想改变别人吗?那你知道怎样做到吗?那就是改变你自己。因为关系是个互动游戏,你变,对方也必然变。对方足够丰富,你改变必然引发对方不同的东西发生。

比如妻子想要丈夫靠近,常常使用的是抱怨、指责、失望或冷淡,结果丈夫越来越远越来越淡;倘若妻子不是硬要丈夫靠近,不是对沟通没有信心,而是尊重丈夫不想靠近的时候尽可以远离,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渴望但允许对方拒绝,相信对方心里必然有自己相信对方也想靠近自己,不同的情况就会发生。

 

5 一个很好的练习:向父母介绍现在的自己,像一个成年人对另两个成年人初次相遇一样介绍。这样的好处就是“去除角色”,因为在父母、孩子两个角色中,有太多的旧有的感受、模式,这个练习可以让我们和父母平等相待,而不是再像孩子一样看父母。

 

6 每个人在孩提时代和养育人的互动中形成自己安全感的基本型。安全感本质上是两个信任,一个是向内对自己,一个是向外对他人对世界。

向内是:我能做且能做好我自己;向外是:我能从你那里获得好的连接。

“我能做且能做好我自己”包含两个层面“我能做我自己”和“我能做好我自己”,仅仅是前者就已经是万水千山,我能拒绝吗?我被允许吗?我这样是不是过分?是不是自私?是不是不懂事?……无数个疑问阻挡了无数人的无数时刻;而只有在“我能做我自己”不成为问题的时候,我才能探索我能做怎样的自己,我自己是怎样的,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这些对自己的了解才能产生真正的自信心。

“我能从你那里获得好的连接”包括你相信我而不是担心我,你支持我而不是主导我,你接纳我而不是修改我,你建议我而不是要求我,你关心我而不是控制我,你尊重我而不是冷漠我。我不仅不用担心你的态度,不用担心我们的关系,相反我能获得很多的认同、分享、接纳、重视和支持。

 

“我觉得你没听我”和“我觉得自己没被听到”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是对别人的一个判断,后者是一个对自己的表达。“你听明白了吗”和“我说清楚了吗”是有明显区别的,前者责任好像在对方,后者责任在自己,实际上,我们应该为自己的“说”“告诉”“解释”负责。

        近来学习和感悟笔记 <wbr>上

8 人们并不是很有机会学到为自己负责,从小都要求对别人负责,从小都是通过别人来为自己负责。问题是期待别人为自己负责会乱,因为别人是你无法把握的;为别人负责会累且不够,为自己负责就自由而确定。

 

9 真正的亲密是生命力和生命力的连接,而要想能和别人的生命力连接,需要能足够的接触到自己的生命力。

 

10 当一个人说话时,我会觉察到他是在说事情本身还是在显示自己,如果只是说事情,那会让人觉得简明、自然而充实,如果是显示自己,会啰嗦和讨厌,因为人们正想听究竟发生了什么,而你非要人家知道你有多好或者你并没有不好;当一个人做事时,我会觉察到他是在为事情考虑还是为自己考虑,如果为事情考虑,他会流畅、灵活而务实,如果为自己考虑想要证明自己,他会急切、失当。

 

 

11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想的是显示自己而不是事情本身,容易啰嗦;一个人做事的时候,想的是证明自己而不是事情本身,容易急切。

 

12 努力开心不是一件开心的事。你想让对方开心是好的,但请先接纳和尊重他不开心,不要去推他开心,不要不允许他不开心,如果你非要他开心,那么他会因此而有压力,更不开心。所以,“你看起来不开心”要比“干嘛这么愁眉苦脸,开心点!”好很多。很多儿女就是非要父母开心,父母还没有走出来还不能开心,而儿女非要他们开心,他们不开心,儿女就不高兴,结果父母和儿女同时不开心。

 

13 不要让孩子从你的惩罚中学习,那样在孩子极小的时候还勉强可以,稍大一点就不适合,从你的惩罚中学习,他只能学到害怕以及怎样对付你;尊重他的选择,并让孩子从后果中学习,他才能了解事理,了解到责任。

 

14 如果说曾经的我忽视或者说没有机会重视自己的自我价值,那现在我是完全有机会了,我完全可以说了算;也就是说我可以为自己负责了,怎样选择是我自己的决定了

 

15区分过去和现在。对于过去我们学到的东西,适合现在的我们保持发扬,不适合的我们放进博物馆;对于某种感受,如果是过去的模式所致,我们就告诉自己现在不同了。

 

16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自我”里面有那么多的“父母”,“父母的态度、喜好、观念、期待、感受”,而这些居然“统治”了你这么多年,甚至现在还在统治着你。什么时候,我们“独立”?不再做“父母”的殖民地,用我们自己的生命去体验,按照我们的本心去活?

 

17 有人说玉握在手里成色才会越来越好,我相信我们的生命被自己珍爱也会越来越光彩。

 

18 市面上常说,孩子的问题都是妈妈的问题,于是,妈妈被指责,被“需要学习”,可是妈妈的问题又是谁的问题呢?妈妈的困难需不需要关心呢?因为很明显她大多时候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谁来关心妈妈们为何如此呢?

 

19 不要害怕混乱,混乱一位着新的东西加入了,如果你想成长想改变那些不令你满意的,你必然要引进新的东西,而新的进来、旧的未去,必然混乱,混乱是成长的必经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你完全可以恭喜自己的混乱。

 

20 “一致性沟通”并非一种规条,而是给我们提供多一种选择。

 

 

21 自我认同和一致性与我们是否快乐无关,关键是我们知道“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我们可以同时抑郁、伤心、受挫但依然拥有高的自尊,关键是我们是否拥有和主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被自己的感受所压所控。

 

22 人们常说压力产生动力,可人们也经常因为压力过大而不敢开始、发挥失常,有统计说80%的失败来自于压力过大,且不管这个统计是否准确,在我看来,人们出于压力去做是害怕的力量,人们出于相信和希望去做是爱的力量,就算是能成功,我也不愿意使用害怕的力量,而我也相信爱的力量一定大于害怕的力量。

说明,本笔记主要是从上个月我参加玛莉亚女士的工作坊时有所触动或感悟或联想随手记下并整理的。玛莉亚女士是匈牙利裔加拿大人,1920年生人,经历过完整的二战,49岁时得遇萨提亚女士,先后成为萨提亚女士的学生、同事和朋友,萨提亚女士去世后,她成为萨提亚传播和发展的砥柱之一,她在家庭雕塑方面据说无人能及,但我更看重她个人的生命状态,在我眼里,她的生命完整而充分,我很喜欢她,她今年92岁了,我觉得她的长寿,是神的慷慨。近来学习和感悟笔记 <wbr>上

 

 

 

孟迁心理咨询说明 和鈥溎汊澑姹

2011年终孟迁说

凡所压抑,必是助长 和鈥溎汊澑姹

 

有爱就不怕,就怕没有爱 和鈥溎汊澑姹

我这样对待别人的评价 和鈥溎汊澑姹

一个4岁半儿童的神奇诗作 和鈥溎汊澑姹

 

教孩子感恩是愚蠢而无耻的(划线部… 和鈥溎汊澑姹

生活自有安排,我们并非无可把握 和鈥溎汊澑姹

和鈥溎汊澑姹 重视孩子的每一个“想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