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茨并不是国人想象的那种崇高
(2008-06-28 08:38:27)
标签:
盖茨微软it退休慈善杂谈 |
分类: 时评系列 |
盖茨把自己580亿财产全数捐给慈善事业,并不一定是我们所理解的100%的家产。外国企业家积累财富的办法,应该不是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那样简单。盖茨没有给孩子留下一文钱,但没有说不给自己及夫人留下一笔钱。做慈善事业没有必要把自己捐成穷光蛋。
盖茨把把家产捐给慈善事业,并非把钱拿出来直接交给社会和或不相干系的慈善机构,而是把微软赚的钱转到自己创办的慈善基金会,是一种投资方向的转移。如果他经营管理得好,他还可以再赚一个580亿,甚至可以在慈善行业再造
“微软”。
盖茨卸任微软执行董事长职务,连“人”带“钱”全部投入慈善事业,这如同国内某些机构和个人为地震捐款后要跟踪到灾区,亲眼看到善款送到灾民手中相似。不同的是,盖茨将亲自掌管和经营这些钱,他其实是一个新公司的CEO。
52岁退休,照中国人看来匪夷所思,认为这是盖茨见好就收。但是,微软因垄断经营曾经遭到过同行业的司法起诉,微软能否在他的手中继续称霸IT,已经发出了疑问。他已退出世界首富,也许他走的正是时候。
盖茨当年承载着父母的希望就读哈佛,但他毅然作出退学的决定。他不是人们想象的特立独行,而是看准了生命前方重大的机遇,他会舍弃照普通人看来求之不得的所得。这次退休,很难说不是他人生又一次辉煌的开始。
盖茨并不是“中式榜样”也许让一些人失望,但并不影响他为世界为社会作出的正面影响。笔者只是想修正国人一个误区,把盖茨当作一个“大公无私”的慈善典型,把他的“裸捐”和“早退”看成是一种无缘无故无欲无我的奉献,那样不仅让我们望尘莫及,而且贬损了盖茨华丽转身的多重价值。
我们暂且不论盖茨所处的国家制度和人文环境,盖茨的崇高除了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是审时度势和精明抉择,是理性精神和实干品质,是他对人生对子女根本负责的态度,是他功成名就后没有谋取学位、官位和特权的人格,是一种真实的崇高,不是飘渺的完美。
其它文化时评文章链接:
孟子如何摆平颜回争得“亚圣”?
俞敏洪关于人生的7个经典比喻
我们身边是否也有“古丢丢”?
上海的满分《他们》能否感动我们?
中国与新加坡高考作文题谁优谁劣?
径赛“预震”:中国人谁帅呆谁惊呆?
中国用人成败拿制度说事还不够格
富豪校园征婚女大学生如何接招?
普京,拒做女人“生活资料”的男人?
长江采访顾拜旦关于"巴黎乱象"
能否以游戏心态面对奥运圣火传递?
清明节我祭奠的是“死”去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