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非都市化
宜居是房地产根本
文/马跃成
11月21日下午(周六)在地坛公园的文泽轩参加全经联组织的“什么是豪宅的标准?”讨论会,文泽轩是北京宏道盛堂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的办公地点,该公司总经理张长征不是外人,以前曾在万科当过上海总经理,在地产界颇有影响,人缘又好,所以业内很多活动都愿意借助地坛这个昔日的皇家宝地,为活动增添些文化味。
全经联商学院管理案例沙龙第六期“探讨豪宅标准”,这一话题很是吸引人,大家在讨论中亮明的观点也是千奇百怪。比如有人认为故宫就是豪宅的样本,而有人解读豪宅的意思就是猪圈。本来计划4点结束的活动,后来搞到6点办才结束。
讨论豪宅这个话题,实际上就是讨论人们理想的居住要求是什么样。讨论起来这么热烈,也是因为这是个新鲜的话题,大家确实有自己的真实的不一样的想法。不像说房价和楼市泡沫那样,本来事实在那摆着,但是人们的各自表述起来却是完全的不同。
关于豪宅标准的各种看法,全经联网站http://www.quanjinglian.com/有全程记录,不多赘述。其中,李小宁关于美国没有豪宅只有富人区,以及美国的住房没有奢侈的装修和建筑的介绍实际上给我们的住宅产业方向提了个醒。
会上,宏道盛堂利用短暂时间介绍了自己的一个规划案例,也很有代表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城市的设计安静的让人感觉像到了一个梦幻的世界,小马路边三栋住宅小楼分别是三种不同的浅淡色,既美观、舒心,又起到了辨认识别的作用。回家路上看看咱们的小区,不是一片深红色的高楼大厦,就是忽明忽暗的色彩搭配,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小区内外嘈杂的场面就像是个大市场。虽然咱们的每个楼盘都号称什么什么的奢华气派,其实不过是人为制造的卖点而已,住进去了就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实在不能与宏道盛堂的这个案例相提并论。人家从人、车的导流,绿化的布置,休闲的空间都有极其细致的安排。
人家以小为美的理念确实比我们大而拥挤的更符合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我们一直在做的就是拆了盖,盖了拆,反正是房子越盖越高,人住的越来越集中。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城市化难道就是大都市化吗?北京已经成了一个经常让很多人都觉得郁闷的城市,但是人们心目中还是以为北京是人们向往的胜地。房地产更是打出了全国人民的北京、世界人民的北京的口号。
今年,联合国评选在全球评选出3个最适合人类宜居的城市,山东的日照市赫然在列。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为什么是日照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入选?而不是人们向往的北京、上海入选?日照当选还不仅仅是沾了海滨城市的光,更主要的是日照一直在贯彻人居比GDP重要的思想。日照的住房实行货币补贴的方式保证户均一套房,在打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同时,也着力打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在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小城市创造这么骄人的奇迹,值得城市管理者和政府领导深刻思考。
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最近在“城市发展与绿色经济”论坛上表示,中国城市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太高,不符合宜居的标准。而在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概念下其实还隐藏着巨大的官员腐败行为,重庆市揭黑之前就爆出了规划局窝案,其他地方这类事情也不少,提高容积率给开发商直接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宜居就被抛到一边了。这也是高房价下,资本疯狂获利的一个手段。
其实,在中国坚持城市化就是农民进城、进大城市的思想指导下,也在建设一个非宜居的大杂烩。如交通问题、环境质量不尽人意、人际交流淡薄、人和自然关系疏远等已经让现代人感觉的自己好像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了。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去,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去。
相关博文:
2009-11-232010年楼市拨乱反正六大看点
2009-11-20 泡沫上的楼市没有安全可言
2009-11-20
只有住建部整治楼市恐怕不行
2009-11-19
高房价让“小皇帝”成房奴
2009-11-19从奥巴马访华看楼市信心
2009-11-18 房贷政策到底变不变谁说了算?
2009-11-16 社科院绿皮书没有点出楼市的要害
2009-11-165年后房价只有翻番还不够?
2009-11-16
二手房市场怎么也疯狂?
2009-11-14
关于60年后楼市的十个猜想
2009-11-12判断楼市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2009-11-12 为倒地辩解就像黎强在辩护
2009-11-11
明年的楼市真的跌不到哪去吗?
2009-11-09 楼市患重病需要大手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