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地价将先于房价企稳

标签:
房价房产全经联地产神仙派马越地价 |
分类: 金融危机与地产评论 |
如果说2007年土地市场伴随着地价上涨呈现供需两旺态势的话,2008年土地市场更多地受到防过热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并随着调控对房地产市场房屋供需的影响而变动,呈现价格滞涨、需求减弱的特点,天价地王、“面粉比面包贵”成了昨日黄花,许多地方也出现的流拍、底价成交的现象。
2008年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里,对土地市场影响最为直接的包括《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和央行、银监会的《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前者强调用地规划控制、提高用地效率、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其中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着重优化住宅用地结构、防止大户型商品房多占土地、全额收取土地出让金等措施,对囤地、炒地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同时抬高了用地的资金门槛,对房地产投资起到降温作用,迫使开发企业重塑资金链。《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在“严格房地产开发贷款管理”一项关于金融机构禁止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专门用于缴交土地出让价款的贷款,通过紧缩拿地资金,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土地需求。这样近乎严厉的房地产投资降温政策作用之下,楼市买方观望气氛浓重,成交量大减。9月份以后,美国金融风暴全球扩散,并迅速影响到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中国实体经济,对未来预期的悲观,房企资金的趋紧,房价下降的舆论,综合作用于房企投资预期和拿地行为,土地需求的极度萎缩,地价向下调整在所难免。
而2008年底中央保增长政策大量出台,尤其是房地产政策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期带动建材、家电等相关产业增长的措施,发出了未来土地供应倾向于保障房用地的信号。尽管年底保增长成为调控主流导向,但对相关措施解读后可以看到,年初制定的严格管理措施并未发生改变,未来商品房用地供应量进入紧缩通道可能性加大,这对09年、10年商品房地价以至房价都将产生中期影响。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效应的逐步显现,未来宏观经济走势实现V形反转预期之下,2009年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热度将逐步回暖,紧缩的土地供应和新增的土地需求寻求新的平衡,将会导致商品房地价先于房价企稳。
国办周末出利好:30条措施促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