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抑需求伤供给,调控中房价涨幅创新高

(2007-11-15 20:56:31)
标签:

房产/置业

分类: 宏观调控的话题
 
九月底出台了第二套房提高首付与差别利率的宏观调控政策,十月份进入实施阶段,对其效果的预测众说纷纭,但市场成交量应该可以成为明证。由于十月份北京住宅期房与现房合计成交量下降了六分之一,可以说明首付提高与利率调整的确产生了作用。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同期另外一项抑制房地产需求的变化亦在持续作用于房产成交量,那就是房价的持续上涨。
 
      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  批准预售住房 销售住宅期房

         同比   环比          套        

2006

1月份     108.4  101.1          15593      13181

2月份     107.3  101.3           3615       9465

3月份     107    100.6          10397      15154

4月份     108.2  101.3          11316      15409

5月份     109    101.5          13702      14836

6月份     111.2  101.2           9020      14234

7月份     111.1  101.4          12912      13018

8月份     111.4  100.9           7460      13321

9月份     110.3  100.5          13854      14835

10月份    110.7  100.5          10867      11666

11月份    110.3  100.4          10863      14448

12月份    110.4  100.5           9377      14270

 

    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  批准预售住房 销售住宅期现房

        同比     环比        套          

2007

1月份   109.9   100.5         8379       11861

2月份   109.7   100.5         3660        5772

3月份   109.9   100.2         5480        9816

4月份   110.7   100.5        11729       12558

5月份   110.3   100.5         8699       11466

6月份   110.0   100.9         6536       13631

7月份   111.6   101.0        12443       15444

8月份   113.5   101.1        13841       15875

9月份   115.3   101.8        12657       14091

10月份  117.8   101.3         7625        9861(仅为期房成交量,现房无准确成交量,约在1700至1800套之间)

 

注:上表数据均来自于专业房地产网站与国家政府部门网站

 

十月份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上涨速度同比上涨幅度再创两年来新高,可想而知,如果从去年开始观望与持币待购的人们的失望心情。而环比涨幅虽有所下降,但现在这个房价,房价的实际上涨额应该相当可观。

 

不知不觉中,统计数据已经有22个月了,虽然不比人家政府网站,但相信也能供一些朋友参考。如前所述,政策调整对于需求的抑制作用展现,但另一方面也不容忽视:

 

10月份的新增商品住房供给下降速度远快于成交量下滑的水平,只相当于9月份的6成,难道在这样来历的宏观调控政策面前开发商们还敢集体捂盘囤房?亦或有什么政策在不经意之间连供给也抑制了?这样下去,如果供给量持续萎缩,难道还能继续给需求加压,用进一步抑制需求量的方式去寻求供需平衡?

 

再多说一句北京的70/90政策。这个政策被公众与专家官员们寄托了巨大希望。但看起来要想让其发挥作用尚需时日。原来预计70/90政策影响下的小户型项目在今年年底前应该大批上市,不过10月份看起来还不是时候。本月新增住房供给套均面积128平方米,而成交期房套均面积为130平方米。与90平方米相距甚远,倒是供需之间在户型面积上高度一致。的确还是有人在高房价下仍然买得起房,领导和专家们没说错。

 

当然,后面还有许多抑制需求的方法,比如物业税、加息等等,最终实在不行,还可以实施“一户一房”,总之办法总归会有,只要你不顾虑破坏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但是,在此提醒决策者们,抑制需求只是一个方面,如何增加供给的问题真的能够回避吗?答案绝对是否定的。那么如何加快供给呢?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近期拙作,敬请批评指正:

房价上涨责备购房者不公平

都是房子惹的祸

房价涨幅是否见顶?

物业税虽降房价但提高居住成本

加息预期临近,购房者如何应对?

地王成历史,天价小地块仍存隐忧

中高收入者为何成为"房奴"

抑制房价宜少说多做

提高第二套房首付利大于弊

调控房价需要何种“铁腕”

北京实施"两成房现售令" 尴尬了谁

步入加息通道,年轻人如何买房?

涨幅创新高,高房价拐点难寻

高房价下买房的理由

高房价与城市竞争力

现在真的不该买房吗?

全民保障不是全民住保障房

涨幅加大,房价还能降吗?

 

抑需求伤供给,调控中房价涨幅创新高

地产神仙派:专业,睿智,积极,快乐的地产人请进来,开个"神仙会"

房地产开发圈:理性是我们的态度,积极是我们的气质,专业是我们的本色,建设性是我们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