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人的"珍道具"是"真道具"

(2009-06-11 00:08:21)
标签:

珍道具

川上贤司

文化

分类: 大话日本

记得去日本看见卖珍珠的,却写上“真珠”两个汉字。想来这也对,如果珍珠是假的,其价值自然不如“真珠”。而且,这“真珠”二字不是日本人的发明,而是从中国学去的。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一诗中的名句“露似真珠月似弓”,就用的是“真珠”。


然而,日本还有一种东西,用日语汉字写出来是“珍道具”,读音听起来像是“亲道骨”(chindogu)。这种东西是日本人的发明创造,但这种发明创造可不一般,是十般,也就是遵循以下10条基本原则:

 

1. 不可能变成实用;
2. 功能可以有;
3. 循规蹈矩的不要;
4. 必须是生活工具;
5. 不可在市场上出售
6. 不以搞笑为目的
7. 黑色幽默的不搞
8. 淫秽下做的不行
9. 赚钱的严禁
10. 有国际意义

 

这十项基本原则,做到其中一条、两条并不难,难的是把这十条一次性地在一项发明中全部做到。所以,“珍道具”几乎成了一个学术问题,专门成立了“日本珍道具学会”,会长是川上贤司。川上先生今年已是63岁,早年毕业于东海大学,专业本是航空宇宙科学,自1992年起转攻“珍道具”,是目前日本“珍道具”的绝对权威,已经出版了多卷有关“珍道具”的书籍。

 

日本人的"珍道具"是"真道具"

 

在川上先生看来,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可惜被现实社会中一系列的条理、常识、习惯所束缚,如同大脑被潜规则五花大绑,失去了独特的创造力。开发“珍道具”的目的就是打破这些思维的桎梏,鼓励逆向思维,把大脑从压抑中唤醒。这样的事业自然有其国际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说得这么热闹,到底“珍道具”是些什么物件呢?


比如,现在世上流行H1N1甲型流感,擤鼻涕的时候一定要用卷纸不停地擦,擦个干净。具体方法由川上先生亲自演示:

 

日本人的"珍道具"是"真道具"

 

用过的纸请仍在这个篮球筐纸篓内:

 

日本人的"珍道具"是"真道具"

 

再比如这个能帮助使用者尽快清醒的带“刺”闹钟:

 

日本人的"珍道具"是"真道具"

 

 

还有这款点眼药用的漏斗和眼睛组合件:

 

日本人的"珍道具"是"真道具"

 

给小鞋把打洋伞,在雨中漫步那是很浪漫的:

 

日本人的"珍道具"是"真道具"

 

最牛最牛的还要算这个挂在筷子上的面条吹风机:

 

日本人的"珍道具"是"真道具"


看来,这“珍道具”就是以雷人为宗旨的“真道具”。我们中国人喜欢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想不到。在这方面,还真得勉强一下,向日本人学习学习。

 

*****************************************************************************************


《东方文化西方语》第一辑已由中国书店出版,更多翟华关于日本的文章,请参阅

日本人容易弄错的这些汉字,我们会错吗? (2009-02-11 00:03:46)

日版王之涣《凉州词》也与中国版不同 (2009-02-06 07:33:50)

读者反馈:九旬老人以亲身经历谈"鬼子日语"的来历 (2008-11-16 00:07:26)

听网友七嘴八舌说日本“神秘圈” (2008-10-19 00:04:27)

在日本京王百货买"拘泥"之物 (2008-10-13 00:06:21)

读者反馈:日本人吃面条出声的历史原因(2008-10-12 07:00:12)

日本人吃拉面时为什么发出淅沥呼噜的声音 (2008-10-09 06:43:47)

让人记不住名字的日本首相 (2008-09-02 00:07:42)

在日本,会这些汉语词你就是大文豪 (2008-07-29 06:26:39)

日本人去法国要准备的10句法语 (2008-07-17 07:59:45)

图解日本人使用筷子的25种禁忌 (2008-07-16 06:18:59)

在日本哪个位置是”上座” (2008-07-07 06:43:26)

以日本人为镜,可以照自己 (2008-05-12 06:05:55)

看中日两国80PK“头文字” (2008-05-07 07:10:01)

看日本人做汉字国名猜谜游戏 (2008-05-06 00:09:22)

读者反馈:“鬼子日语”是否与“协和语”有关?(2008-05-05 06:15:27)

破译“鬼子日语”:王孝忠的“协和语”(视频) (2008-04-03 07:10:25)

破译“鬼子日语”:《地道战》经典套路(视频) (2008-03-31 06:58:38)

中国人的“不客气”和日本人的“失礼”(2008-02-21 06:24: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