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已阅”是个什么意见

(2008-12-08 14:45:38)
标签:

默客原创涂鸦

意见薄

草稿纸

本子

书法大家

文化

分类: 我的冷眼——时评·杂文

“已阅”是个什么意见
文/天涯默客

              感谢新浪“草根名博”首页推荐

    我们常常去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办事的时候,在办公大厅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很明显的位置摆放着这样一个本子——“意见簿”,这个本子设置的目的就是记录群众对办事单位的意见、建议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在办事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优点,继续发扬,缺点马上改正,按说,是个好事,表现出机关企事业单位虚心接受群众监督的良好工作作风。可是,翻开这本意见簿,我们会发现,除了有群众留下的意见之外,还有一栏:领导意见。往往,我们在这一栏里见到最多的领导意见只有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已阅”,不乏有龙飞凤舞、书法大家的气势,看来已非一日之功。

 

    那么,“已阅”是个什么意见?仅从字面上看,就是说领导已经阅读到这个意见了,已经着手处理群众的意见了,既然已经处理了,为什么就不能再多写几个字,把处理的结果详细注明,这样,既表明单位虚心接受了意见,又说明对待群众意见的重视,还表明了单位知错就改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双方都满意,如此多好!可是,仅仅一句“已阅”代表了处理意见,后文呢?

 

    摆放意见簿的意图很明了的事,那就是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虚心听取百姓的建议,提高办事效率,去除一些不良的作风,无论从提意见者或听取意见者两方面来看,是双方得益的行为,作为群众来说,意见得到了认真处理,自己可以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作为单位一方来说,自己的工作找到了不足,及时的改进,为以后更好为群众服务夯实了基础,皆大欢喜的结局,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可是,再来看看这个“已阅”,到底已阅了什么?已阅之后,处理了什么?如此模棱两可的词语,让我们知道了什么?首先,问问领导,已阅之后的日理万机中,你还对这些个意见还有印象吗?该不会把看意见簿当作自己练习书法“已阅”二字的草稿纸了吧!其次,问问提意见、建议的群众,当你辛辛苦苦写好了一大堆意见、建议等待领导处理的时候,啪!“已阅”如同盖章一样砸在意见下面的时候,你还会满怀希望的等待着满意的处理结果吗?再次,问问意见簿,面对意见之下的“已阅”,会不会心痛呢?自己美丽的面庞就这样被蹂躏的污秽不堪,还有什么颜面苟存下去呢?

 

    已阅,已阅,但愿这两个字不要再用于意见簿中来对待群众的意见,那样,还真的不如去掉里面的“领导意见”一栏或者在制作的时候,直接印刷上“已阅”二字得了,这样既节省了领导的宝贵时间,又不需要领导浪费笔墨,时间长了,仔细算算,也许会节省一笔买墨水的开支。其实,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把意见簿拿走,不要让它充当聋子的耳朵为好。

                                             于08/12/08“已阅”是个什么意见

     

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beb3647010607np既然来了,不妨看看下面的涂鸦:

 人格,能保证什么?                “万民伞”、“清官旗”可以休矣

人身自由不如一部手机?               如此“不孝”,谁之过?

对腐败猫阿黄的分析                    为了保命就去坐牢?

如此“礼让”,甚妙

还有多少民意被“专家”强奸            我只想做个正常人           

让《报告文学》死去?                  坚决反对财务公开                     

如此鲁迅,可以死矣                    还有多少牢未补,还有多少羊将亡

油价,我们接的什么轨                  “禁操办”是个什么东西?

是谁制造了“真正的钉子户”            从北京消协的“牛气”想到的

用掌声送别《百家讲坛》的死去          让“包青天”永远的死去           

当“平安”需要拿钱来买的时候          是谁给了“剽客”这张床           

北大新雕塑:另类的强奸     

                         “已阅”是个什么意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