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0日,和朋友一同去富平。约好办完事后去汉、唐两朝的太上皇陵墓一游,据说都在富平县周边。去前也未做功课,想请当地的朋友做向导。下午,我们去了富平陶艺村,未见到陶艺村的董事长徐都锋,便去相邻的习仲勋陵墓参观了。返回时正好和徐都锋打了个照面,便应邀到徐都锋的别墅里小叙。
我和徐都锋是第一次见面,看到他的名片后,得知徐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便询问其原故。徐董告诉我们,因为他在瓷器研究上有所建树,得到了这样一个殊荣。

看来也是,徐董的客厅里摆满了瓷片和瓷器。此后,瓷器便宜成为了主要话题。 
法门寺地宫宝藏出土后,世人终于见到秘色瓷的真面目了。关于秘色瓷是的一个热门话题。从古至今,“秘色”更是争论的焦点。
徐都锋认为秘色瓷之秘色,现有的解说均无法说服人。唐代己有秘色瓷并为民间所用己是不争的共识。工艺、配方本来就是秘不示人的,尤其是在没有知识产权的古代。就是现在很多瓷器生产的工艺、配方大家能知道吗?
他在一个秘色瓷碗中放了一些糜子,其颜色和碗的颜色基本一致。他认为秘色瓷之秘色,原本为糜色,即糜子的颜色。但因为“糜”这个汉字还有“糜烂”、“浪费”的意思,显然是不能为贡品命名的。只好借用“秘”这个同音字了。从而给秘色瓷也赋予了神秘、高贵的面纱。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晚唐诗人陆龟蒙的一首诗,成为了秘色瓷产于越窑的重要根据。但从出土的瓷片来看,越窑的制作工艺和同时期的富平窑(鼎州窑)的制作工艺相差甚远。越窑生产秘色瓷不用怀疑,但越窑生产的秘色瓷是否能够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换句话说,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是否产于越窑,还是需要进一步考证的。
徐董的研究重点是富平窑(鼎州窑)。富平县的高岭土矿呈鸡窝状分布,但品质极好。出土的瓷片有加砂陶、半坡陶、白瓷、青瓷等,传承有序。距古长安百十里地,背靠了一个大市场。从高岭土矿坑的考古结果来看,可以追溯到汉唐。徐董认为富平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瓷都。
徐董很多观点都挑战了“中国陶瓷史”,在和许多国内知名专家的交流中也得到了首肯。他的观点大胆、新颖,并且有翔实证据,使人耳目一新。遗憾的是徐董只是“立说”而未“出书”。和徐董小叙之后,我就有了对徐董著作的期待。由于不懂陶瓷,也说不清楚徐董的观点,还是以后看他的书吧。
徐董靠诉我们,汉太上皇万年陵原在富平的荆原上,后该地界划归阎良了。唐太上皇永康陵的具体位置他不清楚,在打电话询问后仍不得而知。加之天色己晚,我们就放弃原计划,告别徐董后返回西安了。
2009-11-16
阅读相关文章请点击:
【原创】新疆归来话“疆”字
【原创】王洛宾:鲜为人知的二件事
【原创】新宿地铁车站通道里的乞丐
【原创】“十一”长假川西游:日照金山
【原创】“十一”长假川西游:丹巴碉楼
【原创】“十一”长假川西游:甲居藏寨和丹巴美女
【原创】房子半边盖”其实很科学
【原创】乾陵的有字碑和无字碑
【原创】昭陵,你怎么了?_
【原创】唐三彩*“明器”*《礼记》
【原创】馒头的名称有些地方不一样?
【原创】在悉尼目睹车祸
【原创】内地和香港的差距
【原创】给凤凰镇铁匠铺的一个建议
【原创】从徐霞客看成为旅行家的四个条件
【原创】行车千里游宁夏
【原创】华山*挑夫*歌手
【原创】唐朝有个“让皇帝”_
【原创】食人魔窟: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
【原创】陕西也有魔鬼城(雅丹地貌)
【原创】秀美贵德,大美青海。
【原创】虎园寻虎记
【原创】阿尔山、徐总和酒
【原创】呼伦贝尔:金色的草原
【原创】奔向额尔古纳河右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