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海文化广场音乐剧原创孵化 |
分类: 产业解读 |
标签:
上海文化广场音乐剧星际信使伽利略开普勒 |
分类: 名剧传播 |
取名叫《星际信使》不是我们的发明,而是取自伽利略的同名著作。如果只看书名,很难想象这是一本科学专著。
科学家也是很浪漫的啊。
在文化广场诸多“小而美”的音乐剧制作中,《星际信使》故事并不复杂,却令人愉悦,给人启发。创作者深谙音乐剧的法门,懂得讲述严肃的题材,更要轻松得下来。它的视角是平的,科学家就是普通人。加上好听入耳的音乐,生动的台词与肢体,绚烂奇幻的舞美,将剧场的观众包裹在了星空之间。
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里说,“
标签:
上海文化广场音乐剧歌词译配翻译 |
分类: 乐剧杂记 |
音乐剧,是音乐和戏剧相融合的样式。音乐与戏剧的融合,在世界上有共性,欧洲的歌剧是一支,中国的戏曲也是一支,其它地域国家,差不多都有这样的融合,于是产生出各具特色的音乐戏剧样式
这些年因为翻译剧本,译配歌词的缘故,我发现中国的音乐剧创作与西方之间,有许多本质的差异,这些差异与我们的语言文字关系密切。
有几个现象,不知道注意到没有。
标签:
上汽·上海文化广场音乐剧 |
分类: 产业解读 |
标签:
伊丽莎白音乐剧西尔维斯特·里维昆策levay |
分类: 名剧传播 |
标签:
育儿 |
分类: 生活随笔 |
涵宝,明天就是你一周岁的生日了,你妈妈几天前要我为你写一篇文字,就像你满月时我为你写了一篇文字一样。其实,不用你妈妈提醒,爸爸也会写的,而且爸爸早已计划好,每一年你的生日爸爸都会为你写一篇。在生活上,爸爸对你的照顾远没有妈妈多,更没有她细致,估计未来也会是这样。爸爸希望做到的,是引导你的思想。思想的熏陶不能教条,“润物细无声”最好。每年写这样一篇文字,就算老爸的熏陶方式之一了,希望将来你看到时不要嫌烦,如果能对你有哪怕一点点影响,也是好的。
这一年真是丰富多彩的一年啊,无论对你,还是对爸爸妈妈都是如此。
你也许经历了人生中生理变化最大的一年------从吃奶,到吃饭;从只会躺着,到可以到处乱走;从一句话都不会说只会哭,到笑嘻嘻可以说出好多莫名其妙的话;从什么都不知道,到看东看西说什么指什么····· 爸爸妈妈见证了你健康快乐
标签:
剧院魅影音乐剧文化 |
分类: 经典解析 |
http://s12/mw690/001oLYmDgy6FEJVrl236b&690
音乐剧《剧院魅影》诞生27年来,在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及世界各地,盛演不衰,音乐剧的票房冠军是它,影响力上,恐怕也是最大的。很多人不禁问,为什么这部戏那么有魅力?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观赏后久久难以忘怀?细细想来,在戏剧和音乐——这两个对于音乐剧最为重要的方面看,《剧院魅影》的确有高妙之处。
《剧院魅影》取材于知名同名小说。事实上,经典音乐剧大多取材于知名小说(或改编自经典电影)。音乐剧作为舞台艺术,似乎天然的,不擅长无中生有去讲述一个故事。原因也简单,这样做代价太大,风险高,拿名著下手则方便得多。小说作者加斯通·勒鲁(1868-1927),几乎写了一辈子侦探小说,产量不算少,却唯有《剧院魅影》的名气最响,
标签:
音乐剧悲惨世界音乐剧创作娱乐 |
分类: 经典解析 |
http://s12/mw690/4c6ccb53gdc09cbc5739b&690
一部音乐剧无论用什么语言来演唱,最容易感受到的一定先是音乐。
音乐剧《悲惨世界》属于SUNG-THROUGH MUSICAL,即无对白音乐剧。这一类音乐剧,从头到尾是以音乐无缝连接的,没有对白,只有音乐。同大多数歌剧创作一样,这样的创作方式体现了音乐上的纯粹。事实上,很多创作者在创作音乐剧时,往往不愿意用SUNG-THROUGH的方式,他们更愿意避重就轻,在很多叙事的部分更多的选择用对白而不用音乐。从戏剧叙事上看,这样做往往是有效且成立的,但对于音乐戏剧而言,其纯粹及创作的高度便多少受到了影响。可以说,用SUNG-THROUGH的方式创作音乐剧,虽并不必然意味着作品的优质,但其本身代表着一种创作的高度与纯粹,是毋庸置疑的。
对《悲惨世界》这样一个内容繁杂、人物众多、跨越时间漫长的史诗性题材,用SUNG-THROUGH的方式创作,就更显其价值。因为音乐剧相较于对白为
标签:
《妈妈咪呀!》音乐剧索菲停演文化 |
分类: 乐剧杂记 |
对每一个上海大剧院的人来说,7月11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那一天,音乐剧《妈妈咪呀!》刚刚顺利演出了一个多星期,却不得不宣告停演一天。这样类似的事件在上海大剧院成立9年来还是第一次发生!而在长达9年的《妈妈咪呀!》演出历程中,也是第一次发生!
停演的原因是《妈妈咪呀!》的女主角——女儿“索菲”的扮演者突然生病了!其实像主角演员生病的情况,在音乐剧演出中并不少见,因为主角戏份重,工作量大,也较容易得病。所以一般为了演出的安全,往往会有一个或两个演员作为主角演员的替补,当主角生病了,就临时顶替上去。我们通常将替补的演员称之为B角和C角,虽然B角和C角并不一定就比A角差。
而在7月11日,却是饰演“索菲”的A,B,C三个演员陆续生病后同时无法上场!像这样的情况,既便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这样的音乐剧中心也极为少见。因为情况发生得突然,剧团经理罗宾直到当天下午4点才通知了上海大剧院方面。此时,离观众进场只有2个多小时了,要通知观众取消演出显然已来不及。在火速慰问了演员,并确认了演员肯定无法演出之后,上海大剧院在第一时间内启动紧急预案,短短一个小时便在大堂贴出告
标签:
文化 |
分类: 观剧随感 |
2007年4月25日,应亚洲百老汇公司的邀请,赴深圳观看了最新制作的音乐剧《国王与我》的亚洲首演。
制作公司背景:
《国王与我》由亚洲百老汇公司制作。该公司曾在2003年与上海大剧院合作上演了音乐剧《音乐之声》,连演35场,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优异的票房收益。之后,亚洲百老汇与上海大剧院保持密切联系,并推荐了多部剧目,但因为他们的剧目制作相对较老,我们没有选择再次合作。
2006年12月,亚洲百老汇公司历时8个月,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推出中国第一部中文版的小型外百老汇音乐剧《我爱你》(I LOVE YOU,YOU ARE PERFECT,NOW CHANGE)。这是小制作,4名演员,2名演奏员,虽然首轮34场演季结束,并未盈利,但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走出了中文版音乐剧的第一步。该中文版剧目已赴北京参加了戏剧节的开幕演出,并将赴美国百老汇演出。
本月初,亚洲百老汇公司的人找到我们,想与我们共同推出一部中文版小型百老汇剧目《幻想曲》(Fantastic),演员共9人,2名演奏员。想明年在中剧场开演,我们表示愿予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