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来加拿大初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年内的节日之多。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重要节日,学校放假或者庆祝,政府的一些机构会为孩子们组织各种活动,几乎都是免费,还有一些小礼品发放,令小孩子们特别开心。
在一些比较重要的节日前夕,加拿大的小孩子们有一个传统习惯就是给全班小朋友们分发礼物,有的家长会准备一些小点心去学校发给孩子所在班级的每一个孩子。
所以,这些节日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交换小礼物,班级里有些小娱乐,还经常会有家长带蛋糕点心去学校,老师带领做各种应景的手工,一切都是好玩的事情,小孩子们哪里有不喜欢的呢?
刚开始,我不知道这个习惯。后来,知道了也不太重视,挺懒惰的,觉得去给孩子买那些小东西特别麻烦,孩子又小,不懂得要东西,只知道收到礼物很高兴。
第二年,我们熟悉了情况,了解了这个传统,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从那之后,特别注意提前好久开始带着孩子准备小礼物、卡片或者其他东西。节日前夕,我也会让孩子带去学校和大家分享。
贝贝小朋友还小,不是很懂得这些,她当然喜欢带礼物去分发给所有的小朋友
标签:
育儿 |
在加拿大生活的几年里面,耳闻目睹,华人的本地的确少有人在各个领域获得一流的地位。这不是太奇怪,毕竟华人是这片土地的后来者、外来者,华人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的崛起,也不过这十年的事情。
我注意看过连续三四年的本地报道,BC省最有名的三个大学,华裔学生几乎占了30--40之间,而华人整体比例也才10%。可见,华人家庭的孩子在学业上的整体表现应该是最高的。
可是,与名牌大学入学率不成比例的是华裔的整体地位并不高,华人群体在加拿大不算很受欢迎。就我的观察,与这个民族整体的素质有关系。
就拿我自己刚刚经历的一件小事说起吧。
周日,我们全家去一个朋友家参加PARTY,那天,大致有十家人左右,济济一堂,欢声笑语。主人是一个唱歌发烧友,一把吉他唱半天,朋友们特别喜欢去他们家重温青涩岁月。大人们吃完饭聚集起来唱歌,小朋友们也凑在一起玩儿。
中间,我招呼小朋友们来吃冰淇淋。小朋友们听到吃冰淇淋了,自然一拥而上,都围在我的身边等待。我一向喜欢孩子,属于喜欢细心照顾小朋友的性格,所以,我经常会在朋友们欢声笑语的时候,
标签:
情感 |
今天是生理期第一天,肚子特别疼,满脸痛苦。贝贝看看我叹气:“妈妈,我会什么时候也这样?”我答她:”大概是12岁左右吧。“贝贝自己算算,觉得不太遥远了,很不开心。她说:”为什么女人要这样,男人什么时候都没有呢?真是不公平。“
我刚刚又读了一次《圣经》的《创世纪》,随口说:“按照基督教的说法,是夏娃在伊甸园的时候不听上帝的话,受了蛇的引诱吃了那个苹果。上帝惩罚夏娃,让她还有她的后代里面所有的女人承受生育的痛苦。这个是为女人生孩子而有的生理规律。”
贝贝听了特别生气:“夏娃做错事情,就惩罚她一个人好了,凭什么惩罚咱们?咱们和她有什么关系?”
我说:“基督教说,地球上的人类,都是亚当和夏娃的子孙后代啊。”
贝贝依然说:“那也一样,他们的错是他们的事情,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不喜欢上帝了,他不对。我还是喜欢观音菩萨吧。”
说完,她恨恨地刷牙洗脸,临走又生气地说:“我要告诉上帝,他这样做不对,不公平,我不再相信他了。”
别人的错和自己没有关系,自己没有理由承担别人错误的后果。我们家小朋友的思辨能力真是棒啊
标签:
育儿言传身教滑冰兴趣 |
贝贝小朋友从四岁接触滑冰,算算,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滑冰四年,喜欢滑冰,擅长滑冰的孩子,一般都到五级左右了。贝贝小朋友如今也才是二级水平。为什么?人家不喜欢啊。
第一年滑冰,贝贝每去一次就哭一次。她平衡感非常差,天生胆子又小,还特别怕疼,一点点疼痛就哭哭啼啼的,加上自小又非常有个性,很自我,这样的孩子尤其不能接纳自己无能的方面。所以,当她第一次滑冰摔过几跤,体验过再冰上的无助以后,从此讨厌上了滑冰。
第一年,我就是陪啊哄啊,最后的成绩是可以站在冰上慢慢溜一点点一点点。
加拿大的孩子个个会滑冰,和游泳一样,约定俗成的,这个技能人人必须会。当然了,你可以选择就是不学的啊。这也没什么。可是,社会习俗就是这点可怕,当每个人都会,独独你不会的时候,的确是有些焦虑的。所以,每个冬天都会哄着她报名滑冰课,或者带她去练习。基本上,每次都是不愉快。
我对这里的滑冰课也没什么信心,大多数的孩子都可以在滑冰课上学好。只是贝贝不可以,短短30分钟的课,8个到10个孩子,两位老师,每个人有效练习的时间不到10分钟,我特意观察过,有效
标签:
育儿加拿大小学生活小学课程比较 |
加拿大的小学,每个学期中间有一次家长参观日。这一天的学习内容是:小朋友们准备好自己所有的功课和材料,老师提前列好一个清单,由小朋友带领家长一一参观,讲解,让家长了解小朋友们都学了什么,如何学的。有些项目,老师的清单上还有演示的要求。参观日,家长们自己选择时间段,在一个小时内参观完毕。最后,选择你认为最好的两种,希望孩子进步的一种。
有图有真相。咱们来图解一下吧。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6EN00SIGG.gif
语文。由于我家小朋友读的是法语班,所以,她的语文就是法语。程度略低于英语班,毕竟是第二语言,不像英文,小朋友们能听能说,程度大不一样。我看出来了,一年级的语文水平是自己可以写一到五句话。国外的教育体系是不可以比较的,不但是同学们之间互相不可以比较,老师更是特别注意,从来不会给孩子和家长任何参照,老师永远都是在说孩子和以前比什么地方进步了。我顺手想翻翻女儿同桌的本子,不是要比较,只是觉得很可爱嘛,想看看其他孩子怎么画的,女儿一把按住我,告诉我不可以动也不可以看别
标签:
育儿教育情感 |
只有自己养育过孩子,才能够深刻体会到孩子每一步的成长,在这个参与和体会的过程中,仿佛自己的生命重新绽放,再次成长。所谓的生命轮回,就是这个意思。人类繁衍的同时,个体生命的体会也在逐渐深入。
对一个妈妈来说,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有各种惊讶、惊喜、体会、心得。不过,当孩子从五六岁到七岁,真的是感觉到一种蛮巨大的改变。所以,医学上也是说,七岁是孩子的第一个分水岭,下一个是14岁。
好多好多不一样,不知道其他妈妈的感受是否一致。当然了,每个孩子的分水岭到来的时间不一样,一般来说,男孩子要到9岁才是第一个巨大的分水岭。女孩子有的早熟的是6岁就开始了,晚熟的也不过8岁。我观察了周围好几个孩子,和妈妈们交流过,还真的印证了呢。
就拿我家小朋友的变化来说,主要有这些方面。
1,7岁以前的孩子,整个世界就是家庭。7岁以后的孩子,世界逐渐延伸到了整个外部世界。
标签:
杂谈 |
标签:
育儿 |
贝贝最近经常说起她的BUDDY。今天这个词拼对了。以前我不认识这个词,听贝贝说BUDDY BANNY没有仔细分辨。前几天好奇,仔细听她发音,一查字典才恍然大悟。
BUDDY:伙伴,好朋友的意思。主要指小男孩之间的好朋友。
用在小学里面,这个词承担的意思其实就有国内说的结对子的意思。在小学这个语境里面,BUDDY特别指高年级(四五年级)对K班和一年级,一对一结识,帮助,辅导的意思。有一个特别的指向。生活中,大家是很少用到这个词的。
加拿大小学有一个历史悠久的BUDDY传统。高年级孩子和低年级孩子结成固定的友好班级关系,然后,孩子们之间也有一个相对比较固定的对子。
贝贝小朋友在学前班的时候,她五岁多到六岁多,对这个关系还不大能够把握,她初到一个新学校,班里的小朋友还没混熟,以她慢热的性格,还有比较慢地熟悉环境的性格,她还不大敢把目光扫向BUDDY。
今年就不一样。贝贝算是老学生了,对学校熟悉了,熟悉老师了,同学们也都混成熟脸了。估计,她也敢和大孩子说话了,小孩子对大孩子的那种喜欢和崇拜一下子爆发了。
贝贝最近开口
标签:
孩子选择绘本原则标准育儿 |
我给贝贝选书一向是个五原则:
1,图画优美,并且绘画有特点。(绘画好)
2,文辞优美,朗朗上口,简单,符合孩子的心理;或者充满了童趣的语言;或者很幽默很搞笑的。(文辞好)
3,内容对孩子情商、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或者发现生活乐趣等能力有一定启发或者示范作用的。(意思好)
4,在认知方面,略微高于孩子的年龄。太幼稚的阅读可以偶尔为之,让孩子有机会回忆小时候;太难的阅读,孩子缺乏兴趣,不能持久关注,那是无效的阅读。只有内容难度稍微高出一点点,才能令孩子在自信中保持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获得新的信息的愉快。(教育功能)
标签:
加拿大国内教育理念学习游泳兴趣方式方法育儿 |
http://s16/middle/53f9bb00gc799e075a7df&690
在我们刚刚拿到的秋季社区活动手册的封面,正好是一张游泳的照片,上面有一句话:
Learn to swim, It's life skill.
这也是很多父母让孩子学游泳的初衷。游泳和钢琴绘画不一样,是每个人都必须会的生存技能之一。不管有多怕水,我们都应该学会游泳,不仅仅为了享受在水里的运动,也为了有一天挽救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刚刚过去的北京大雨,竟然让一辈子生活在内陆干旱地区的人们因为大水而失去生命,这样惨痛的教训,肯定催生出许多父母更加重视游泳训练。
就我的观察,加拿大教孩子游泳的方式和国内区别非常大。游泳训练和整个加拿大国家的教育体制完全一致,这表现为几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