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略微有点方向,忙碌劳累,心情却好多了。当内心有方向,焦虑感退去,站远了观察自己的生活,一切都从容起来。
所以,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鸡毛蒜皮,几乎不太会影响心情。
所以,也有更好的耐心对待孩子。花更少的时间,更加有效率地相处。
我逐渐不要暴燥的发泄来处理问题,愿意沉淀一下。一旦沉淀,大部分的所谓问题其实也不是问题了。
于是,我经常是各种夸奖对待小朋友。无原则的夸奖会造就一个自大的、膨胀的、将来绝对不能够批评的孩子。
我换成非常正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详细说明为什么,让贝贝在细节的评述中明白深刻的原因。
如何和人相处,是我最重视的问题。贝贝小时候的问题只有一个慢热,后来逐渐被影响,学会比较、嫉妒、不包容、暴燥。平时并不明显,也不经常表现,在和同样有脾气有个性的特别亲密的朋友相处的时间会表现出来。所以,她开始和小朋友有冲突。
我仔细观察小朋友之间相处的冲突,没有一个是单方面的问题。双方各自有不一样的问题,才有冲突。
有冲突不是坏事,冲突是一种表达方式,比较幼稚不成熟的表达自己的方式。小孩子当然不成熟,小孩子的可爱就在幼稚。
我一次次给贝贝说明冲突的底线:冲突不能用语言伤害对方的感情:冲突不能够伤害对方的身体。
我给贝贝的引导是:
一,有冲突很自然,没关系,这样很好,这是让你让对方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好地理解对方。
二,当有冲突的时候,冷静下来,仔细问明白对方为什么生气,问的时候诚恳、平和。我在处理纠纷的时候,也一次次示范应该怎么问。问明白以后,对自己误解的地方首先道歉,然后对方误解的地方,解释清楚。
三,误会解除,要用积极快乐的态度表达,肯定对方,自己道歉接受道歉,并且原谅。
四,解决完冲突是件高兴的事,朋友们彼此增加了了解,那就快快乐乐继续吧!
这些方式不是我一直都会的,是我在带孩子七年时间里用一百次错误方式换来的经验。
我不是圣人,决不愿意孩子违背本性无限忍耐,处理冲突针对的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有些事情不是单方面就能够解决的。
比如,贝贝告诉我,当她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一个同学经常说难听的话,讽刺的话,她告诉老师很多次都没有用,她表达过无数次她不喜欢那样说,也没用。我就告诉她,这样的人就应该上你的黑名单啊!因为这个世界一定有一些人永远是负面的。简单:远离。没有伤害你的时候,保持沉默,不能代替老师或者家长教育她,因为不是你的责任,你要懂得沉默是一种保护自己。如果对方伤害到自己,你没有把握可以完全控制的时候,立刻寻找帮助,不要自己处理。这个时候,你的安全第一。
还有一些人,一点点小事就脾气暴躁,喜欢动手,大哭大闹,这个时候,你立刻保持沉默,走开,远离。然后,仔细考虑自己的问题,吸取教训,下次不犯。但是,千万不要觉得这样被对待是你的错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不当的言行,你应该有机会修正、解释、改变。
如果有人这样对待你,是对方不尊重你,也是对方缺乏修养和教养。这样的人有太多的垃圾情绪,会让你觉得自己经常犯错,觉得自己软弱,也会在践踏你的尊严和自尊的时候失去自信,也会让其他人不愿意尊重你。所以,不要自责,不要内疚。
言行不当是人类都会有的,你应该得到机会解释、明白,而不是被粗暴侵犯。
离开垃圾情绪重的人。学会筛选自己身边的人。懂得欣赏朋友的优点,真诚赞美鼓励朋友。同时相信自己和朋友一样好,有不一样的美好。赞美对方的时候,你得到更多。包容别人的时候,你获得更多。理解对方的时候,你更加智慧。另一个方面,懂得剔除负面性格太重的亲友,是让自己更加快乐更加美好的能力。你的责任是让自己更加美好,欣赏别人的美好,学习别人的美好,你没有责任去满足别人的感受。
贝贝七岁了。我特别注意不让她生活在温室里。我尽量放她在尽可能大的天地里经历,如今面对的小问题,不能等待不能姑息,相信她的理解能力,一开始就给她所有的我的意见。
闺女的理解能力特别让我欣慰。大部分时候她很快明白我的意思,愿意配合,有时候还加入自己的理解,超出我期待地处理好冲突。
比如上次,当某人跳脚哭闹的时候,贝贝眼睛含泪默默坐着,一句话不说。事后,她含着眼泪对我说:“妈妈,我脑子里就想着你告诉我的话:沉默。我做的好吗?”
特别欣慰地拥抱了闺女。她真的做得特别好。
我也真诚道歉了。为以前遇到类似事件时,我也像炸药一样爆炸,暴跳如雷,拿自己的孩子撒气。这次我也没有,我一直置若罔闻,拉着贝贝的手在讲道理,和颜悦色地分析她的错误。让她自己明明白白知道了她的问题是什么,下次应该怎么办。
孩子永远比我们棒。那次事件之后,开车途中,我和贝贝爷爷争论不休,我大喊大叫发泄自己的怒火,贝贝只是说:“妈妈,开车的时候不说了好吗?”。
回到家,贝贝和我谈:
“妈妈,你不觉得你不能说服爷爷吗?既然这样,为什么非要说服他,你想干什么干什么,不说出来,保持沉默。开车吵架不安全,和长辈吵架不礼貌。而且你忘记了,不要坚持舒服别人。他可能永远和你想的不一样。”
我真的几乎膜拜女儿了。
她逐渐长成了我自己都无法估计到的程度。
感谢这些年的生活让我成长。特别感恩这个基于我来到的生命,她的使命之一原来是在帮助我成长,帮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帮助我化解性格里面的负面情绪,打败心魔。
上帝给我的最好的恩赐就是她了。
所以,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鸡毛蒜皮,几乎不太会影响心情。
所以,也有更好的耐心对待孩子。花更少的时间,更加有效率地相处。
我逐渐不要暴燥的发泄来处理问题,愿意沉淀一下。一旦沉淀,大部分的所谓问题其实也不是问题了。
于是,我经常是各种夸奖对待小朋友。无原则的夸奖会造就一个自大的、膨胀的、将来绝对不能够批评的孩子。
我换成非常正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详细说明为什么,让贝贝在细节的评述中明白深刻的原因。
如何和人相处,是我最重视的问题。贝贝小时候的问题只有一个慢热,后来逐渐被影响,学会比较、嫉妒、不包容、暴燥。平时并不明显,也不经常表现,在和同样有脾气有个性的特别亲密的朋友相处的时间会表现出来。所以,她开始和小朋友有冲突。
我仔细观察小朋友之间相处的冲突,没有一个是单方面的问题。双方各自有不一样的问题,才有冲突。
有冲突不是坏事,冲突是一种表达方式,比较幼稚不成熟的表达自己的方式。小孩子当然不成熟,小孩子的可爱就在幼稚。
我一次次给贝贝说明冲突的底线:冲突不能用语言伤害对方的感情:冲突不能够伤害对方的身体。
我给贝贝的引导是:
一,有冲突很自然,没关系,这样很好,这是让你让对方发出自己的声音,更好地理解对方。
二,当有冲突的时候,冷静下来,仔细问明白对方为什么生气,问的时候诚恳、平和。我在处理纠纷的时候,也一次次示范应该怎么问。问明白以后,对自己误解的地方首先道歉,然后对方误解的地方,解释清楚。
三,误会解除,要用积极快乐的态度表达,肯定对方,自己道歉接受道歉,并且原谅。
四,解决完冲突是件高兴的事,朋友们彼此增加了了解,那就快快乐乐继续吧!
这些方式不是我一直都会的,是我在带孩子七年时间里用一百次错误方式换来的经验。
我不是圣人,决不愿意孩子违背本性无限忍耐,处理冲突针对的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有些事情不是单方面就能够解决的。
比如,贝贝告诉我,当她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一个同学经常说难听的话,讽刺的话,她告诉老师很多次都没有用,她表达过无数次她不喜欢那样说,也没用。我就告诉她,这样的人就应该上你的黑名单啊!因为这个世界一定有一些人永远是负面的。简单:远离。没有伤害你的时候,保持沉默,不能代替老师或者家长教育她,因为不是你的责任,你要懂得沉默是一种保护自己。如果对方伤害到自己,你没有把握可以完全控制的时候,立刻寻找帮助,不要自己处理。这个时候,你的安全第一。
还有一些人,一点点小事就脾气暴躁,喜欢动手,大哭大闹,这个时候,你立刻保持沉默,走开,远离。然后,仔细考虑自己的问题,吸取教训,下次不犯。但是,千万不要觉得这样被对待是你的错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不当的言行,你应该有机会修正、解释、改变。
如果有人这样对待你,是对方不尊重你,也是对方缺乏修养和教养。这样的人有太多的垃圾情绪,会让你觉得自己经常犯错,觉得自己软弱,也会在践踏你的尊严和自尊的时候失去自信,也会让其他人不愿意尊重你。所以,不要自责,不要内疚。
言行不当是人类都会有的,你应该得到机会解释、明白,而不是被粗暴侵犯。
离开垃圾情绪重的人。学会筛选自己身边的人。懂得欣赏朋友的优点,真诚赞美鼓励朋友。同时相信自己和朋友一样好,有不一样的美好。赞美对方的时候,你得到更多。包容别人的时候,你获得更多。理解对方的时候,你更加智慧。另一个方面,懂得剔除负面性格太重的亲友,是让自己更加快乐更加美好的能力。你的责任是让自己更加美好,欣赏别人的美好,学习别人的美好,你没有责任去满足别人的感受。
贝贝七岁了。我特别注意不让她生活在温室里。我尽量放她在尽可能大的天地里经历,如今面对的小问题,不能等待不能姑息,相信她的理解能力,一开始就给她所有的我的意见。
闺女的理解能力特别让我欣慰。大部分时候她很快明白我的意思,愿意配合,有时候还加入自己的理解,超出我期待地处理好冲突。
比如上次,当某人跳脚哭闹的时候,贝贝眼睛含泪默默坐着,一句话不说。事后,她含着眼泪对我说:“妈妈,我脑子里就想着你告诉我的话:沉默。我做的好吗?”
特别欣慰地拥抱了闺女。她真的做得特别好。
我也真诚道歉了。为以前遇到类似事件时,我也像炸药一样爆炸,暴跳如雷,拿自己的孩子撒气。这次我也没有,我一直置若罔闻,拉着贝贝的手在讲道理,和颜悦色地分析她的错误。让她自己明明白白知道了她的问题是什么,下次应该怎么办。
孩子永远比我们棒。那次事件之后,开车途中,我和贝贝爷爷争论不休,我大喊大叫发泄自己的怒火,贝贝只是说:“妈妈,开车的时候不说了好吗?”。
回到家,贝贝和我谈:
“妈妈,你不觉得你不能说服爷爷吗?既然这样,为什么非要说服他,你想干什么干什么,不说出来,保持沉默。开车吵架不安全,和长辈吵架不礼貌。而且你忘记了,不要坚持舒服别人。他可能永远和你想的不一样。”
我真的几乎膜拜女儿了。
她逐渐长成了我自己都无法估计到的程度。
感谢这些年的生活让我成长。特别感恩这个基于我来到的生命,她的使命之一原来是在帮助我成长,帮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帮助我化解性格里面的负面情绪,打败心魔。
上帝给我的最好的恩赐就是她了。
前一篇:贝贝的儿童画
后一篇:七岁是人生第一个巨大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