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父母必修“慢”教育

标签:
广大教育慢孩子情商怎样做家长成长 |
分类: 亲子、家庭教育 |
检视一:你是“急”父母?
•孩子玩具收得慢,会忍不住过去帮忙收。
•孩子吃饭拖拖拉拉,会认为妈咪来喂你比较快。
•每天都在对孩子说“赶快”“快一点”!
•孩子自己穿衣或穿鞋的过程,经常让你等得很不耐烦。
•不论吃什么、穿什么、买什么……,总是主动帮孩子作决定。
超过3个以上符合,请妈妈们要思考一下,你留给孩子的时间是否总是太短、太急促!
影响:催促,给孩子带来什么
2.不持续:因为不专心,就不会在做事的过程中发掘趣味,因此变得对事物没有耐心,做什么事情都有不容易持续的问题。
3.不独立:催促的语言经常伴随著不满意的成分,敏感的孩子往往更加没有自信,久而久之,他会习惯等大人来帮他完成事情,以免多做多错,也会比较没有责任感。
4.不主动:当父母“急”习惯了,通常会变成自己来比较快的结果。于是父母决定了孩子起床、出门、洗澡的时间,因为反正到时候有人会像闹钟般地准时催促他,孩子因此逐渐丧失自动自发的能力。
检视二:家有“慢”孩子?
•我的孩子生活大小事,凡事要人催。
•家中宝贝缺乏实际的生活自理经验。
•对于大人的催赶,经常是嘴巴回说“好”,却没有实际付诸行动。
•面对较困难、不擅长或不好玩的事会出现逃避、不想做的反应。
•在接收到新事物或新指令时,都需要时间调适一下才能进入状况。
若超过3个以上符合,面对家中“慢”孩子,妈妈要多体谅并配合,透过适当的沟通与教养,亲子关系会更和谐。
探因:孩子为何老是慢吞吞
2.
注意力分散度较低:注意力分散度较低的孩子,因为专注于前一件事,无法在接获一个新指令时,马上回神来处理,也会给人慢半拍的感觉。
3.感觉动作失调:由于社会的变迁,目前感觉动作失调的孩子比例不低,情况较轻者常见手脚笨拙,做起事来会有慢吞吞、杂乱无章的现象。
4.缺乏时间观念和次序感:5足岁以下的孩子,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如果家长经常用“限你10分钟内做完”这类指令来要求孩子,孩子不明白10分钟到底有多长,因而会让家长觉得他们爱拖延。
学习篇:急慢之间的教养哲学
学习一:“急”父母必修“慢”教学
学习二:尊重孩子的先天气质与个别差异
此外,孩子有个别差异,发展快慢各有不同,而根据0~6岁婴幼儿发展历程来看孩子大约在2岁前后,是独立自主性最强的时期。这时期的孩子比较自我,会很想自己把事情做好,例如想自己穿鞋、穿衣服等,此时父母若不给机会或是足够的时间学习与练习,那么孩子日后可能会干脆要你帮他穿,因为你总是嫌他做得慢、做得不好。
事有轻重缓急,若是在有时间性的情况下,像是上学、搭高铁、看表演等事情,就要事先提醒他避免迟到;而若非紧急事件,例如吃饭、洗澡等,不妨就让孩子自在轻松些,父母可以不用催促他,让他自己选择完成的时间。和孩子之间维持良好的互动,不要让亲子关系因催赶、怒骂变得紧张兮兮。
执行篇:不疾不徐10点学习
A:刺激感觉动作的协调发展
B:建立时间观念和次序感
C:“急”父母请以身作则
4.
别让“快一点”变口头禅。大人不经意的言语或行为,很容易打击到孩子的信心,如果孩子已经表现的不错,千万不要有口无心地再催促孩子,或者在其他人面前数落他,这些都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没了自信心。
广大教育更多的相关文章:
· 越优秀的孩子心理负担越重
· 关于孩子的天赋
- 专题策划:好习惯铺就孩子人生路轨!
- 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学习的春天
- 我们的角色:孩子成长的守望者!
- 择校: 当“鸡头”还是做“凤尾”
- 过度奖励,削弱孩子意志力的“糖衣炮弹”
- 给孩子一张自由行走的名片(薛法根)
- 别让“教育”破坏了孩子“安静”的能力(曹宇)
- [转载]尖子生学习秘籍
- 如何让孩子赢得老师的关注
-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广大教育蛇年专题
- 孩子心智不成熟的对策
- 家里有个慢孩子
【广大教育——广州一对一精英式中小学学科辅导中心】
100%省一级重点学校专职骨干教师任教;
100%金牌外教英语口语;
100%个性化VIP小班设置。
100%教育界资深人士管理。
地址:广州天河北路
电话:020-38802362
QQ:134346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