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学占用的山西襄垣文庙(元)(国保)-2015.8.25

标签:
襄垣文庙上海同加建筑设计有限文化贾锋教育 |
文庙大成殿现位于学校内,座北朝南。据襄垣县志记载,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建成文庙大成殿。原建小殿三间,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扩建为大殿五间。历经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隆庆元年(1567年),天启元年(1621年),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嘉靖十年(1806年)多次重修。
坐北朝南,东西长22.58 米,南北宽14.98 米, 面积约338 平方米。据碑碣记载始建于金,元代元贞二年(1296年)重修。现存正殿(大成殿) 为元代遗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殿顶为单檐悬山顶,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柱头斗拱为六铺做单杪双下昂。前檐门窗新修。殿内山墙存壁画40 余平方米。正脊琉璃瓦顶,梁架结构简洁明快,用材粗大,明次间五椽栿。


襄垣文庙于2006年5月25日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地图
三、第二中学内
四、后院
五、前殿
5.1、一楼
5.2、二楼
六、东庑殿
大成殿始建于金天会
年间,元代元贞二年将三间改建为五间。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斗栱为六铺作单抄三下昂,梁架结构为五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前檐装修已被后人改制。举折平缓,山檐较深。正脊、垂脊、戗脊等均为黄绿相间琉璃瓦顶,色质浑厚,鲜艳夺目。襄垣文庙大成殿至今仍完整地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
7.1、建筑
大成殿建筑以木结构为主,面宽五间26米,进深3间16米。悬山造,五椽栿对乳栿,通椽用之柱。前后檐各并列木柱6根,柱高3米,直径0.5米。全柱为圆形木柱四根,柱础鼓镜式。柱头蓝额,普抬方之上为五铺作单抄双下昂,琴而式真昂,重拱简心造。殿顶是山造、九脊顶、鸱吻脊兽、板、瓦、勾头、滴水均属黄绿色琉璃造。
7.2、梁架
梁架为五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彻上露明造。殿内梁架结构简洁明快,用材硕大,颇具特色。除运用减柱造外,减去前金柱,为增加平面空间,四根后金柱装在梁缝上,统一后移55厘米,加大殿内空间。前檐柱粗大,柱径56厘米,高416厘米,与宋《营造法式》相似。前檐柱上置普拍枋,上置圆栌斗拱,斗拱六铺作单抄双下昂,计心造里转偷心造,琴面形昂。斗拱用材较大。襄垣文庙大成殿至今仍完整地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
八、
九、2018.11.12重坊
本博主有关各地旅游景点相关文章随时更新;详见:本博主有关各地旅游景点总目录。
(有关山西旅游景点相关文章随时更新,详见:《山西旅游景点相关文章目录》)
本博主有关山西晋南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如下:
长治:
晋城:
运城:
永济市:
解州市:
河津市:
临汾:
临汾城区:
洪洞县:
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