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中家长应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
(2008-10-09 12:40:06)
标签:
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教育孩子教育科学望子成龙勤奋刻苦 |
分类: 幼儿早期教育 |
家教中家长应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
中耀
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家长让孩子学钢琴,于是买来名牌的钢琴,还聘请了有名的钢琴老师,可谓用心良苦。但孩子不愿学乃至十分厌恶弹琴。后来因为大人逼得过急,孩子竟自己剁掉了一根手指。读完这条消息,读者无不扼腕叹息:慨叹这位家长“揠苗助长”害了孩子……
如今的家长都“望子成龙”,因而千方百计地培养孩子,这无疑是对的。但是,许多家长不懂教育科学,更不清楚教育孩子应当培养孩子的兴趣、寓教于乐,而是以家长的主观意愿去强行要求孩子。这里的“教”,只是一方情愿的。
从孩子方面说,没有教,孩子什么也不懂,也无从学。然而在孩子学的过程中,自身是否“爱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里,孩子的“学”占主导地位。如果孩子愿意学,学得有兴趣,就可以学得好,就易于出成绩;反之,则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教育家张载在他的《正蒙中正》一书中说:“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如以水投石,不纳也。”孩子如果表现为“顽石”态度,那么你怎样浇水也不能被吸收,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家长要认真考虑自己的教育思想,更应了解孩子是否愿意、能否积极学习?
我们许多家长只注意了教的一面,而往往忽视孩子是否愿意学的另一面。很多家庭的教育失败,不是因为教的方面下功夫不够,而是对孩子能否积极学的方面考虑不足。也就是说:没有更好的调动起孩子的主观积极性,没有培养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在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好采取强迫、打骂、硬逼等不当方法,结果适得其反,不但学不好,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形成不良的心理条件反射。
对于想育儿成才的家长来说,除了研究如何“教"孩子之外,还必须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怎样才能使孩子爱“学”,这是更重要的一面。至于怎样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孩子不同、所教内容不同,包括每个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家长们只有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去探索,原则上要先学好文化课。关于专长的培养,要尊重孩子表露出来的兴趣,发现孩子的特长,调动孩子自身的积极性,而不能硬性地从家长的主观意愿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