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山西留存下来大量古建筑,大部分在乡村,虽然这些古建筑文物价值极高,但由于地处偏僻,知名度低,自身无法产生任何价值,这部分古建筑成了负担,无论荒废破败的还是修缮好的,大多处于闲置状态。
一方面山西地方经济基础较差,文保投入长期不足,连最基本的看护、维护费用都捉襟见肘;另一方面文物资源闲置,无法创造任何经济效益。
我们希望这一窘境能够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打破,通过自媒体的宣传,带动喜欢传统文化的人士去这些乡村古建实地考察、游学、旅行,为荒寂的乡村古建带去人气,有人气是第一步,接下来有可能为乡村古迹带来的好处会越来越多。

一、带来门票收入,比如五台县的广济寺,过去曾经开放售票过,但后来由于没什么人来,又关闭了,近一个月我们多次组织爱好者到广济寺实地考察,并主动提出希望恢复售票,5月23日,广济寺再次售票,每人10元,赵所长找出了以前遗留下来的旧票,这些票都快成文物了。参与这次活动的三十余位网友共支付票款三百余元,如果我们每周都能组织三十多人去,一年差不多能带来将近两万元的直接收入,另外自媒体的宣传理论上能覆盖数百万人,很多朋友可能不需要通过我们组织,在宣传鼓动下自己就去了,这部分收入再算两万,那一年有望为一座庙带来四万元左右的收入。

继广济寺之后,6月6日我们又推动定襄的洪福寺实现了售票,洪福寺和广济寺一样,过去也曾经开放过,后来因为没有人来又关闭了,我们希望乡旅活动能够为这些古庙带来些收入,大问题解决不了起码能解决些小问题。

售票能解决乡村古迹面临的问题吗?显然不能解决全部,但能解决一部分,解决乡村古迹面临的问题是个很大的题目,需要一步步探索,积跬步以至千里,先从我们能做到的开始。
几万元虽然不多,但对山西的乡村古迹来说,却是很大一笔钱了,山西至今还在执行国保、省保看护人员每月300元的工资标准,市县保连300元也没有,另外古建的常规维护花个几千几万的小额更难找地方政府要钱,带来的后果是小修要不来钱,拖成大修又无力承担。
我们希望通过乡旅活动为乡村古迹带来些收益,第一步先做到“以庙养看护”,提高点看护人员的待遇;第二步做到“以庙养维护”,搞得好的话还能解决些维护资金,避免把小病拖成大病。

二、有了人气,能产生效益,才会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山西乡村古建遗留下大量问题,这与长期投入不足有关,而这些乡村古迹地处偏远,无人问津,投入了也看不到政绩,是政府不愿意投入的原因,我们帮助这些乡村古迹恢复人气,产生效益,让政府部门知道这些古迹并非无人关心,就能引导他们增加投入,解决一些乡村古迹面临的多方面问题。
三、吸引民间资金和智慧流入。有了人气,有了效益,也才有可能吸引民间资本的注意,山西古迹多,不少地方自然风景也不错,适合吸引旅游业投资,但这些东西长期埋没,要么外界不知道,要么知道也看不出它有任何价值,这就需要有一股力量先把它启动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它的价值,资金才有可能进来,乡村古建才有可能盘活。

吸引大家来到山西,受益的不仅仅是几座乡村古建,整个旅游业产业链上的参与者都有可能是受益方,未来前景广阔。
活化乡村古建能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就不一一细说了,通过这几次组织活动,我们发现还有一个极大的好处那就是把大家的智慧也带到了山西,山西乡村古建的状况很少有人能切身感受到,通过组织考察活动,大家对乡村古建有所了解了,想法也就不一样了,以后我们在每次讲座之后安排些讨论时间,大家集思广益,能丰富不少改变乡村古建命运的创意。前面说的一、二、三条都是硬件上带来的变革,乡旅带来的人气还能带来软思维上的变革,同样是山西乡村古建极为需要的。
保护乡村古建是我们需要承担起来的社会责任,实现这个社会责任的手段可以是公益,也可以是商业,对于古建乡旅来说,更适合商业模式,参与的各方多赢,才能吸引更多精英人群参与,也才能不断提升品质和台阶。
在最近的几次乡旅活动中,“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拯救古建公益基金”提供了全程技术支持,古建乡旅注重考察、游学,不仅看景,也要学习知识,每一次乡旅活动我们都准备有会议室,每条线路都有不同主题的讲座,并有大家集体讨论的时间,希望每一位参与过的朋友都能喜欢上古建筑,了解情况的基础人群扩大了,解决乡村古迹问题的希望才会大。

乡村古迹游客过多,会不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呢?其实这个问题完全不必担心,过去的庙宇就是为人员聚集建造的,而且目前远远没到“人多”的地步,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快饿死了,等到吃撑着的时候再限制不晚,限制的手段政府部门不缺,敦煌、布达拉宫不都在限制游客数量吗?真到那程度,这座庙已经活了。

乡旅活动是活化乡村古建的方式之一,但不会是全部,更多的创意需要大家共同来探索,通过这几次组织活动的实践,我们也在不断总结经验,一步步深化,目前在线路设计上是以知名带不知名,如果两天的行程都是无人知晓的乡村小庙,那也难以调动大家的兴趣,所以第一步我们山西有限的几处有点知名度的建筑为中心,逐步向外辐射,比如佛光寺这条线路,我们希望能带动周边的五台县广济寺、延庆寺和定襄县的洪福寺,一步步推进,逐步扩大受益古建的数量。
文物建筑要么国家养起来,国家不养民间就要自己想想办法,这些东西不是属于某个部门的,是我们大家的,我们才是真正的业主!
---------------------------------------------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拯救古建公益基金”由《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免费午餐创办人邓飞、民间文保人士唐大华等共同发起,致力于古建筑、古村落的抢救和乡土文化的推广,用我们共同的行动挽救文明余脉,期待您的支持!
基金会银行账号
户名: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开户银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竹支行;
账号:0120014210001348(请务必注明捐给“拯救古建”)
邮局捐款
单位名称: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 朝外大街乙6号 朝外SOHO A座 1101室;
邮 编:100020(请务必注明捐给“拯救古建”)
官方微博:@拯救古建
微信订阅号:拯救古建
志愿者QQ群:115112549
微信订阅号:拯救古建
志愿者QQ群:115112549
---------------------------------
抢救山西古建:
自媒体时代为山西乡村古建保护带来新的机遇>>>建筑构件收藏应建立溯源机制,不可移动文物应禁止拆建倒卖>>>
《大木殇》全集导引 >>>
《大木殇》跟踪回访汇总 >>>
随手拍救古建--推荐目标汇总 >>>
十六次探访长子布村玉皇庙 >>>
断代分析:
榆次西见子宣承院之宋代建筑推断 >>>
高平张福民居-山西元代民居新发现 >>>
普及知识:
唐代木结构古建筑新考(八座) >>>
早期木结构古建筑扫盲图
>>>
古建筑摄影技巧分享 >>>
唐代古建筑檐角上翘解析 >>>
龙没生“龟儿子”--为赑屃正名 >>>
访古之旅:
访古七年
>>>
访古行程汇总 >>>
寻访古塔总目 >>>
访古留影 >>>
媒体报道:
山东汉子“万里走单骑”寻访古建,发起设立“拯救古建”公益基金- 新华社>>>
山西古建筑之殇 - 南方周末 >>>
荒野丹青-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