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真诚:银监会加速房地产洗牌

(2010-04-16 16:44:40)
标签:

房价

房地产

房贷

利率

理财

股票

产经

地产

地王

土地

地价

楼市

房产

分类: 我举手并没投足

陈真诚:银监会加速房地产洗牌

/陈真诚

(载:2010年4月15日  《新闻晚报》B10:东方地产·评论REAL ESTATE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0-04/15/content_313935.htm)

 

内容导读:如果不能及时有效遏止房价、地价上涨,不能从根本上逆转房价、地价上涨预期,不能真正从严执行处罚闲置土地的政策,那么,银监会出台新政策的效果可能依然有限,甚至可能起到杀小救大的作用,使大型开发企业变得更大更强…本文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人或任何机构、企业做出任何决策的依据,也不构成对文中提及的个人或机构的评价。

 

  不久前,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银监会已注意到国内资产泡沫风险尤其房地产泡沫风险所带来的挑战,正在密切检测资产的泡沫。

    在通货膨胀预期日益高涨下,对目前的金融政策,尤其是房地产信贷政策,备受舆论关注,不少人一直在表达质疑。为此,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做好房地产贷款风险的防控工作,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提出四大防控要求等。

    从理论上而言,新政策出台,对打击囤地、捂盘惜售将起到积极作用,对以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只是,基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现实情况和土地市场客观存在的问题而言,本文作者陈真诚分析认为,如果不能及时有效遏止房价、地价上涨,不能从根本上逆转房价、地价上涨预期,不能真正从严执行处罚闲置土地的政策,那么,银监会出台的这个新政策的效果可能依然有限,甚至可能起到杀小救大的作用,使大型开发企业变得更大更强。

    事实上,早在2月份就有商业银行明确表示要对囤地捂盘的开发商禁止发放新增贷款,而且还要收回已发放贷款,而事实上,几乎很难看到有被兑现的案例。

    另外一方面,商业银行执行新政策,重要前提是必须要认定开发商是否存在囤地与捂盘行为,可现实的问题是,无论是相关主管部门或是商业银行自身很难去全面查实认定某个开发商是否存在囤地、捂盘行为。

    而对中小开发企业来说,本来就很难从银行贷款,因此,政策对他们的影响不大。事实上,不少中小企业一直在通过中介机构付出高成本以获得间接贷款。如今新政策一出,可能导致中小开发商从其他途径融资或获得间接贷款的成本代价更大。他们依然很难获得银行贷款,要继续通过其他途径融资。

    对比中小企业的窘境,由于去年的大规模放贷和销售回款,一些大型开发商并不缺少资金,因此,对囤地的大型开发商来说,新政策在短期内难见效果。

    在本文作者陈真诚个人看来,银监会新政策或许更有利于大型开发商,将中小开发商囤积土地所获得的利益(预期)部分让渡给大型开发商,这就等于杀小济大。其结果,很可能将促进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分化,加速开发商洗牌,强者越强,大者越大。

[联系作者陈真诚:QQ622000544,请注明具体事宜,电话18975123407,限工作联系。欢迎加入QQ群“全国土地项目交易所”(群号48719930):此群为全国土地、楼盘项目供需双方、银行、投融资等机构人士提供一个专业的研讨、信息沟通、交易平台。实名制,申请加入者请注明个人姓名和单位名,以便放行。无关人士免入,否则,事后也会被请出。]

 

阅读推荐:

“行业意见领袖”背后的故事

房地产市场中了什么魔咒

2010 房地产调控政策分析

银监会禁贷将杀小济大

房价下跌50%房地产也不会崩盘

房地产调控偏方效果有限

资源性非民生地产依然值得投资

默认保护地价房价上涨有悖公平正义

调控房地产政府再跳摇摆舞

预售制度可能被取消或调整

八大因素证明土地调控还将加码

从两会迹象分析房地产调控趋势

土地招标暗标制受欢迎值得推广

投资回报率是道坎

“海南热”再次警示房地产泡沫

结合两会分析房市调控政策

国家经济与百姓生活谁服务谁

浑浊土地市场背后充斥歪门邪学

中国房地产泡沫比迪拜严重

海南泡沫破灭加速全国房市调整

海南泡沫或致物业税提前开征

央行或因经济外交策略提前加息

土地调控将越来越严

两会后房地产调控将深化

房市遭遇退房滞销过剩三难题

别让海南变成坏榜样 

哪些地区或将试点物业税

物业税或成房市调控新工具

2010年房价下降将成大势

警惕银行地产风险互动爆发

中国迪拜风险最高的十地区

地方政府拿走超六成信贷财政负债

压垮高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物业税从持有第二套房开征

房市正上演一场阴谋

房价或继续调整3年左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