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级经理人2011年1月3日在龙泉寺的报告(之一)

标签:
财经美国龙泉寺闻道《少林寺》文化 |
分类: 寺院报道 |
一个高级经理人2011年1月3日在龙泉寺的报告(之一)
各位法师、各位新老朋友, 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有机会再次回到龙泉寺,回到龙泉寺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回家一样。我们这里面有些人都知道,我前一段时间在这里体验了一段生活,当时在这个环境里所接触到的人和事对我的心灵是一个巨大的震撼,对我的身心确确实实也是一场完美风暴式的洗礼。短短一周的龙泉寺之行让我重新以新的视角去认识自我和周围的世界。但回到尘世以后,工作一忙杂事一多,很多东西又开始把持不住了。譬如说原来在这里的时候都想好了,回家后不管老婆跟我怎么闹腾,坚决不再像以前那样跟她又吵又闹了,毕竟咱来这里以后有了佛法的加持,跟以前不一样了!但是回去以后又不行了,碰到境界后又情不自禁地跟她闹腾起来,这说明自己的学佛修行还远远不够,还有相当相当长的路需要好好去走。下山以后的体会是:龙泉寺这边的环境太好了,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学佛修佛的人文环境,与山下繁杂的尘世环境完完全全不是一回事。您看象我这样的学修浅的人在山上很多事都能做好,但到山下就不行了。俗话说:环境造就人!各位法师能够在师父为我们所创造的龙泉寺这么一个佛法僧具足的三宝之地修行佛法,应该说是非常难得的,对各位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福报,所以说不管未来修行的路多么漫长多么艰苦,我衷心地祝愿大家一定要坚持住忍受住,在学佛的道路上摒弃一切的功利心、贪嗔痴慢和我执,最终取得圆满的成果。
前一段时间我在这里体验生活的时候,有一天贤威法师突然跟我说:师父想让你安排时间给大家做个报告,话题内容自定。还没等贤威法师把话说完,我赶紧打断他说:这事我决不能接。如果是刚来寺院那一两天,我还是很有可能答应的,因为那时还有些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但是几天呆下来,当我对寺院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说什么都不敢接这活了。因为在这过程里面我接触了包括师父、法师和居士们在内的很多法师,才开始真正意识到龙泉寺人才水平的高度,而这种高度远远不是我一个凡夫俗子所能望其项背的。就像当年《少林寺》那部电影里所描述的一样:当年那里面连烧火做饭的人都不能小瞧,个个身怀绝技。这里的情况也是一样,先不说师父法师和各位大德居士,就连咱们里面做普通义工的人,譬如说烧锅炉的、做饭的、烧火的、洗碗的、种菜的等等,给我的感觉都是:如果是有机会跟他们聊,你就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是一本好书,每个人都有对人对事的真知灼见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他们做人做事的境界也都是非常之高的。前几天跟寺里的原林师兄聊了一会,了解到他来了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这里打扫卫生什么的,干的都是一些比较粗的活,但聊下来之后却发现,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和领悟真是可以做我的老师。我在国内外很多名牌大学和社会上混了那么多年也没有达到他对人对事理解的深度和高度,当时就把我给整服了。原师兄看出了跟我聊完后在我心理上所产生的效果,他跟我说:我跟你说一句你就知道龙泉寺的水平在哪里了,你觉得我的水平还可以,但我在这里什么都不是,咱们先不说师父的学佛修行水平如何,因为他的水平是我们这样的凡人所无法评价的,咱就说一下师父的弟子吧。前两天有一位法师跟我聊了一些道理,我听后在那里静静地站了两个多小时,里面的东西太深奥太高了,我站在那里反复思考那些话里面的含义和精髓。你想师父的弟子的水平都那么高,师父的水平在哪里你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想把这个事给拒出去,但是贤威法师说了:这是师父安排的。我想师父如果是这样安排一定有他的用意和道理。于是就硬着头皮给接下来了,所以也就有了今天的来到这里。
今天我想跟各位法师分享的内容有两部分:一是我前一段时间来龙泉寺的原因;另外一部分内容是从我的角度看龙泉寺的经营管理,和从龙泉寺的经营管理看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和谐社会建设。
先来说一下过去几十年里我在工作生活里的一些点滴体会和我前一段时间为什么发心来到龙泉寺体验生活。先从我的个人经历说起吧。我这几十年的成长经历非常简单,基本上是从家门到校门,又从校门到单位门,一路上总体来说走得算比较顺。考大学时在我们市里是文科第一名,在省里也是名列前茅。后来大学里面学的是经济,在80年代的当时也是很热门的,毕业后分到一家国内知名度很高的大企业。工作几年后就公派到美国去工作了,在美国工作了近10年。期间对东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了解。从美国回来后又去到一家大型企业担任高管,就是这么一路走下来的。这么多年走下来,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经历了很多次风风雨雨和坎坎坷坷。有特顺的时候,也有特悖的时候,总之我的最大最深的体会是:
(1)对于一个人来说,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物质的东西其实是可多可少,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但精神层面的东西却是不可或缺的,缺少了精神层面的东西,心力不够,当你对一些事情和现象看不清楚、看不明白的时候,在人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大问题。
(2)在工作和生活里面,要去繁就简,没有必要把很多问题复杂化,最简单的东西往往就是最好的东西。其实不管是经书里面的内容也好,师父给大家讲的道理也好,其中一些大的道理往往是非常简单的,但经过生活实践的检验,却又发现是千真万确的。记得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说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里面说的是不同的人听到道以后的反应。上士闻到道,马上很积极地按照道的内容和要求去做去了;中士闻到道,感到似是而非,半信半疑;下士闻到道,哈哈大笑,心想这么简单的东西算什么道,有什么高深的?
以上讲的都是一些反面的例子,在我们的市场中也不乏利用简单的理念进行操作,最后成功得大红大紫的例子。我司客户徐老师,他是中国期货行业里最成功的人士。他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一直坚定地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商品价格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序列中总体都将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他是这么想的,在期货市场的操作中他也是不折不扣地这样做的,他在过去的近二十年时间里在期货市场中基本上一直在买,很少因为看跌市场而主动去卖。实际上这些年下来回头看不管是房地产价格还是商品价格都是一个大幅上涨的走势,结果是使他成为了期货市场中最为成功的一个,他从93年的30万变成了现在的几十个亿。徐老师成功的秘诀:一是简单,二是坚持。我想咱们学佛修佛的人,如果也能把握住这两点,一是过简单的生活,二是坚持不懈,也一定会在我们所追求的事业中取得巨大成功。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一位高级经理人在龙泉寺的体验心得(之一)
一位高级经理人在龙泉寺的体验心得(之二)
一位高级经理人在龙泉寺的体验心得(之三)
一位高级经理人在龙泉寺的体验心得(之四)
一位高级经理人在龙泉寺的体验心得(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