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之行(五):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标签:
佛像大佛资财地方官海通四川杂谈 |
分类: 僧众弟子 |
四川之行(五):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nEO_IMG_51.jpg
山苍苍兮水悠悠,维海师之烈兮,将于天地而长留!
——清·顾光旭《凌云山海师洞记》
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川西平原西南方的某处,存在过一个地方官。这天,此君听说有个和尚要在他的地头上开凿一尊佛像。显然,此君除了对官位和钱财之外,并无更高尚的信仰。因此他决定召集手下前去敲上一笔。
出乎此君意料的是,这名看上去饱经风霜的和尚并没有买他的帐,那么只好给他颜色看看了,好在这点他很擅长。而面对着他的频频施压,这个固执的和尚竟然狂言到:你要我的眼睛可以,但三宝的资财是分毫也动不得的。
“说得好听,你倒试试看!”
暂停一下,话说这个和尚是谁啊?他干嘛非要在这弄个佛像出来呢?有恶吏如此者,他就不能换个地方雕佛像吗?
在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情况之后,我觉得他恐怕是非要在这里凿佛像不可了。
这个和尚名叫海通,本是贵州人,在四川凌云山结茅修行。那时的凌云山下三江汇流,水流凶险,舟行至此,多所倾覆。特别是夏季汛期,江水直捣岩壁,往往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海通和尚见此,立志凭崖开凿弥勒佛大像,欲仰仗无边法力,“易暴浪为安流”,减杀水势,永镇风涛。于是,海通遍行大江南北、江淮两湖一带募化钱财。经过多年艰辛,海通和尚老了,他所募集的善款终于足以动工了。
此时便回到了本文开头的一段。
当海通和尚对这个地方官说:“你要我的眼睛可以,但三宝的资财是分毫也动不得的。”的时候,此君并不在意。
“说得好听,你倒试试看!”他说道。
以至于当海通和尚拿出一个盘子来的时候,此君心里还在盘算着:我倒要看看在我眼皮底下你还能耍出什么花招来。
就这样,他瞪大了眼睛看到海通和尚亲手将自己的双目剜出,血淋淋地放在盘子里,奉到了他的面前。
这名官吏顿时吓了个魂飞魄散,他四方奔走,哀祈忏悔。而海通和尚的举动,也深深触动了那些本要和他一起开凿佛像的人们,大家竭心尽力,共同为了海通和尚的宏愿而努力,一时“人夫竟力,千锤齐奋”。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nEO_IMG_52.jpg
这个潮湿的岩洞原本是东汉时期留下的崖墓,
当年海通和尚督导修建大佛时便居住于此,这里也是他的“工程指挥部”,
旁边有清人撰写的“凌云山海师洞记”
在大佛开凿到肩部时,海通和尚圆寂了,工程一度停止。而也正是在其精神的感召下,唤得此后两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捐出自己的俸银将工程继续,也促使朝廷下诏调拨西川麻盐税资助修佛。
浩大的工程历经四个皇帝三代人,经过九十个春秋,终于开凿完成,从此江水驯服,百姓安乐。
这一传奇的佛像就是历经一千多年,如今依然庇佑着这方水土的乐山大佛。
会议之后,会方安排了两天的乐山、峨眉游,本来贤才法师也正要去峨眉市大佛禅院的图书馆参访,正好先随同他们去朝拜一番。
那么就让我们一同去看看这尊传奇大佛的庐山真面目吧!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nEO_IMG_53.jpg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