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之行(四):Web2.0、SNS与博客书

标签:
web2.0图书馆电子资料贤才法师四川文化 |
分类: 僧众弟子 |
四川之行(四):Web2.0、SNS与博客书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nEO_IMG_41.jpg
为时一天的会议是由国内一家在图书馆信息管理软件领域颇具实力的公司召集,参与者多是他们的客户(有很多是高校图书馆)和合作伙伴。大家聚在一起沟通交流,联络感情。
会议比较核心的问题是SNS与容灾备份。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nEO_IMG_42.jpg
签到
Web2.0这个概念已经出来很多年了,我并没有太深入地研究过,但多少知道一点。感觉还是一个比较根本的思路转变,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信息的传递与使用方式。这一观念在国外激发出很多创新型的并且取得了很大成功的网络应用。
但是把这些国外很成功的2.0应用照搬到国内来的尝试多数都不成功,那些克隆品基本处于水土不服、营养不良状态。我们国内的很多状况都和国外不同,在这边,2.0只在SNS(社区型网络)这一点上着实地火了一把。没有太多超越,只是让娱乐更娱乐。
如果说创造力都处于瓶颈的话,此时再来谈宗旨是否太过苛求了?其实也不然,没有宗旨就没有超越。
那么话说回来,2.0时代的图书馆应用,不该满足于仅仅将时下国内流行的几个SNS功能嵌入现有系统了事,这样的答卷或许能对付那些还没弄清,或者根本不想弄清Web2.0是什么的客户,但总归失之以心量不足。
超越从来不是来自于技术与创造力,而是来自于宗旨与智慧。在新时代的图书馆及其信息管理软件领域,也是一样。改变迟早会发生,这需要很多有志于此的人不断积累,共同努力。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nEO_IMG_43.jpg
SNS
隔天晚上,在雷洞坪山岚浮散的石阶路上,贤才法师和我说起,之所以这段时间连续参加了几个国内高水平的图书馆领域会议,也正是想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向他人学习,同时广结善缘。法师希望龙泉寺的图书馆,能够建立在高的起点上,也能容纳最新的经验。
当天会议还谈到了非书资料的管理,这里所讲的非书资料,是指跟随纸质书(这里特指纸质书,因为电子书的版权问题会很麻烦)一同发售的光盘、文档、视频等等。该公司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大型的资料库,他们的用户(图书馆方面)不必自己来动手整理这些资料,只需要联网从他们的库里在线调用或者下载这些资料,而使那些借书的读者可以很方便的使用这些资料。这一管理同样适用于其他单独的电子资料。
数据的容灾备份是个老话题了,也并非图书馆领域的特殊命题,问题是有多少图书馆还没有把它当回事。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nEO_IMG_44.jpg
原来国家对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还有一个标准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2/nEO_IMG_45.jpg
贤才法师很感兴趣的一台自助图书借还机
这又引申出一个问题,就是电子资料的保存问题。网络上恒河沙数的信息,哪些会被保存?哪些值得被保存?又当如何保存?
晚餐时和他们公司的一位工程师聊到这里,我和他说起,许多年前曾经在上海一间旧书店里淘到过一本日记,那本日记的主人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一个富家公子,简单的阅读,那个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现在网络上的博客铺天盖地,而有谁想过,七十年之后,哪一篇还存在呢?哪一篇又值得存在呢?
他没得回答。
其实我有一个回答,我们师父的博客就值得存在并且能够存在。到今年,师父的博客文集就能出到五十本了,它们还会继续结集,不断增添新鲜的题材,并且被流传到世界各地的图书馆中去。
这些善法,会成为人类文化宝藏的一部分,而被不同的人们共同妥善保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