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气势伦敦范儿,谁羡慕谁?

(2012-08-20 12:13:18)
标签:

家居

分类: 时尚·文化
  伦敦奥运会已经偃旗息鼓了几天,关于金牌和体育的总结,是人家专业领域的工作。我们呢,就多一点儿小视角的管中规豹。伦敦和北京,最大的一个对比项就是自由与整体。这是从文化到政体到经济状态的通性。

  开、闭幕式能最明显地看出这个特征,这已经被讨论很多了。北京奥运会是国家意志、精神的体现,几十年来大型体育带政治活动的表演形式。大规模的团体操,整齐划一、高亢激昂,严格训练、严肃表演。伦敦奥运会是自由人性,和现代最典型的西方生活方式。朋克文化、摇滚乐、甲壳虫、嘻哈说唱这些,是中国拿不出的。我们看来伦敦的还很乱,但凡超过三十人的表演,就没有动作完全一样的,基本爱干嘛干嘛,各跳各的。

  民众对奥运的态度也是如此。北京奥运会,从运动场、奥运村、开放景区到北京的每一个大街小巷,全是志愿者队伍和关注人群,四年前的北京人口被膨胀了一倍。伦敦奥运期间英国人觉得太挤,都跑出去旅游了。奥运期间伦敦的游客只是10万人,仅为往年同期的三分之一。新闻上就能看到,高峰时刻的地铁车厢空荡荡,小动物都能溜上车,大摇大摆地趴在座椅上睡觉。同样是OLYMPIC GAMES,我们看重OLYMPIC,他们看重GAMES。

  北京奥运会的转播,为了照顾外国观众的需要,中央台当年专门拿出两个频道,来播放没中国人参加的高水平比赛。这是整齐划一的原则性安排。英国很自我的,BBC是唯一有奥运转播权的英国电视台,人家节目里,除了博尔特和NBA梦之队这种特大的腕儿,很少外国选手能得到青睐。BBC基本就是一个地方台,奥运报道大都被本土选手的消息占据,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后来还是“上级指示”让他们多报道点儿国际运动员,但情况依旧没变。唯一例外的大概就是他们疯狂关注叶诗文有没有吃兴奋剂。

  伦敦奥运会给我的感觉,就像每年米兰家具节的场外展,很生动很生活,草根、质朴、地道。有时也没个赞助商,就自己在那儿练摊儿。从这角度讲,伦敦奥运也更像做设计,好玩儿,有亮点,有无厘头的个人主义,还带着不少闲散,有范儿。北京奥运是气场的恢弘,自己用压力感给你造出压力感,有不少人看见28个大脚印都会热泪盈眶的,女王跳伞憨豆弹琴绝对不会有人想哭。这就是两个国家,不同文化,对PARTY的玩法区别。

  自由和整体哪种好呢?各有特点。我们看到的现实是,大多数西方观众都觉得北京的好,而国内老百姓也是觉得自家好的多。北京奥运会是史诗,就广场艺术、赛会组织、城市建设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难企及的高度。伦敦奥运会是PARTY,各种闹腾各种乱,互相唠叨互相骂,但挺欢乐,时不时还有几个或喜剧或正剧的笑点泪点。人类都有朝圣感,不论是信上帝的西方人,还是有集体意识的东方人。所以北京奥运会必定是一个传奇。但伦敦的范儿,你想玩儿也真未必玩儿得出来。这需要心态、流行文化、自由精神的一个很好结合。

  从文化性格上来说,东方还是传统的儒家文化,能隐忍,能成大事,但自己过得比较苦。西方崇尚自由,自娱自乐精神特泛滥。两种哪种太极端了都不好,希腊的浪漫和自由在雅典奥运会时发挥到极致了,那儿毕竟是奥运的祖先,当时一个城市有数十个展览,艺术的、回顾的、特色的、民族的,有些老百姓弄几个大板子就开始展览了,但他们这种性格到了经济、政治上拼刺刀的时候就不行了,现在已经成了金猪四国之一,民众太习惯懒散和自由,真要一起做什么事儿,效率低意愿分散拖一天是一天。东方这种性格呢,有时过于苦大仇深,咬碎钢牙和血吞的味道,精神绷得太紧,不管成功与否,都容易伴随出一些比较病态的行为。其实这是为了释放自己的压力,但在外人看起来幸福感就比较低。

  奥运会这种国际化舞台,是各种文化觥筹交错的最好场所。很多时候体验了,才能看清对方和自己各自的优劣,取长补短。但民族的总归是民族的,中国什么时能玩儿英国这种范儿?民众有不少人会认同,但国家层面估计永远不会。但又何必非要学?文化没有对错,生活方式的不同才有了这个世界的美妙。

   蔡明自留地“蔡园子”(点击进入博客圈),欣赏铸造生命力的家居,阅读大师心灵的设计,把玩优雅刺激的时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