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了,其中一项改革是把信息产业部合并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时把国家烟草专卖局划归这个部管理。政府真是英明,看出来了我们的电信和IT行业里有太多真真假假的“烟雾”,所以现在要让管互联网的来管管烟草。
说这个行业里充满“烟雾”是有原因的。不信你看--
l
假流量:网站用技术手段制造假流量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杂志吹嘘自己的发行量通常是真实的数字乘二或者乘三,网站上来就敢照着10倍甚至20倍翻。问题是连真的流量都不是所有的都有价值,更不用说假的了。
l
假收入:从来没听说哪家房地产开发商大量购买自己盖出来的房子,也没听说哪家卖牛奶的公司用公司的钱大量购买自己的奶牛挤出来的牛奶。自消费这件事应该是中国IT界的首创。从自己的腰包里掏钱大量购买自己做出来的产品或服务并以此支撑公司业务的短期增长,如果不是为了取悦(更确切地说是欺骗)资本,一定是大脑短路。
l
假技术优势:人人都说自己有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其实那些所谓带有突破性的技术往往仅仅是别人技术基础上的简单嫁接和延伸,而且他们还往往“忘了”为人家底层技术的提供者支付足额的版权费。你和他们一聊感觉仿佛自己面对的就是七、八年前的Google,但就是没有人能说清楚他们那么牛掰的技术到底能在什么时候为公司带来成规模的收入。
l
假团队优势:每家公司的团队都是这家公司的亮点,因为这些团队成员都曾服务于巨大无比的知名企业,并且都在那里起着几乎是仅次于创始人的重要作用。沾上点边的就叫参与,参与过的就叫负责,负责过一个大项目十分之一的就叫负责过整个项目,负责过一个项目的就叫全面负责了公司的业务。那些可怜的大公司们成了创业团队的阳澄湖,哥几个水里涮一下就都成了牛气轰轰的阳澄湖大闸。
l
假财务预测:因为是IT,所以大家未来的增长曲线都可以很陡很爆炸。我们做投行的当然知道财务预测本身的不确定性,也知道有些时候初创公司的估值的确需要靠直觉乃至拍脑袋。不过,还是有一些公司的财务预测胡编乱造到了几近幽默的程度,那惊人的业绩大爆炸永远都发生在你被诓进来以后的那一年。
l
假离岸结构: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你问他有没有海外上市所需要的离岸结构他都说有。等你真的仔细再一看发现还不如说没有—那所谓的“离岸结构”往往仅仅是一个没有经过正规程序注册、同境内公司的桥也没有完全搭好的BVI公司,就像是一个断了线的风筝孤苦伶仃地挂在树上。
l
假融资额:为了让自己的私募交易听起来轰轰烈烈,很多公司在媒体上公布的交易都是经过美容的。如果投资人投1000万、同时保留追投2000万的权利,他通常一定会说他融了3000万。如果公司估值1个亿、融资三千万,也还真有人上来就敢说自己交易额是1个亿。
呵呵,难怪烟草专卖局划归了工业和信息化部。
相关文章
《不是所有的户外媒体都有价值》
《吸引风投的秘诀》
《做卡位的事》
《中国的消费类企业可以更IT一些》
《建议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合并》
《关于Web2.0的最后几句话》
《别动不动拿Web2.0吓唬人》
回到首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