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看厌了微信朋友圈,忽然怀念起曾经的博客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在发博文,已经好陌生了,哈哈……

标签:

储源

初期

年前

信誉

投资银行

财经

分类: 兰桂看市

    上海自贸区率先利率市场化完全开放,人们又在热议银行要怎么怎么滴日子难过,而各行业楚翘都纷纷要开银行赚大钱,股价闻声一片涨停也是好不热闹。其实,美国1980年代和2007年的金融危机真正的主角不是商业银行。两次危机的核心都是住房抵押贷款,1980年代危机来自于初级住房抵押贷款,2007年的危机在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所以大量倒闭破产的是做初级房贷的储贷协会(相当于现在和将来很多企业如火如荼开出来的东东)和做次级房贷的投资银行。储贷协会还是小额贷款公司,遭致破产倒闭危机都是缘于贷款组合结构存在致命的问题,贷款集中于单一行业和地区,而存款来源更多的是游资。包括当时排名第33位的波士顿新英格兰,遭致破产危机前是波士顿地区最积极的房产贷款者,30%以上的贷款都放在商业地产上。与美国1930年代金融危机相匹配的时段,则在中国1990年代早已经历过,国企全面破产重组、职工全面下岗,2003-2005年中国银行业全面技术性破产。所以过去几年中国的银行高成长,不是繁荣的结束,而是经营最稳定、时间周期最长的阶段的初期。
    美国于1980年代爆发的金融危机的真正主角是美国储贷协会,在美国最初为一带有慈善性质

标签:

比例

年间

程序交易

市场波动

结论

财经

分类: 兰桂看市

    昨天光大证券的“乌龙指”事件,令我们都惊叹于大笨象起飞原来也能如此轻盈快速。与此截然不同的是,近几年银行股在业绩连年可谓出色的情况下而股价越走越低,创业板、题材股就是冷不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大概都缘于同一个原因,拜“特殊程序”所赐,而这个程序也创造了美国股市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这是基于一种投资策略——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程序,即在股票市场上涨时提高股票投资比例,而在股票市场下跌时降低股票投资比例,俗称“追涨杀跌”。最近一、两年来中国A 股市场公、私募基金越来越风行量化交易、程序交易,这种交易多数就是追涨杀跌的另一种高端洋气上档次的称呼。下面是巴菲特在1987年度的股东信中的详细阐述。

    市场上有所谓专业的投资人,掌管着数以亿万计的资金,就是这些人造成市场的动荡,他们不去研究企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反而专研于其它基金经理人下一步的动向,对他们来说,股票只不过是赌博交易的筹码,就像是大富翁里的棋子一样。
    他们的做法发展到极致,便形成所谓的投资组合保险,一个在1986到1987年间广为

标签:

博客七周年

我的博客今天6352天了,我领取了徽章.  

  • 2005.09.20,我在新浪博客安家。
  • 2005.09.21,我写下了第一篇博文:《从偶然开始》。
  • 2007.03.15,我上传了第一张图片到相册。
标签:

财经

巴菲特

香港

公司上市

经营不善

分类: 所思所想

    随着指数的下跌,网上争论新股是不是要停发又热了起来。有观点说不断的发行新股让股民自然选择就是市场化。这叫东施效颦。新股要不要停发,要先看现在发行新股的公司是什么目的?如果发行目的流氓,对于可见的流氓行为,为什么不及时制止,而非要站在一旁用冠冕堂皇的一句“让股民受到教训才是市场化”看着流氓行为既成事实,受害人受伤,这难道不比流氓还流氓吗?

    也有人不断疑惑:为什么市场这么跌着,而新股照样能不断的高价发出?其中不乏有这样一个很大的原因:某些公、私募机构在某几只大市值消费股上高价抱团取暖做高净值,用以平衡高价接盘新股的损失,最后损失的一定是基民,而钱被不以发展企业为目的的流氓公司和接盘高价新股的流氓机构涉及人掳走了。
    可以说以前发行的上市公司,虽然经营不善也很多,但无可否认,他们绝大多数最初的愿望是想发展企业,尽管这种发展动机有盲目规模扩张和政绩的需要,但只能说他们经营企业的理念不对,经营不善有的是行业发展的客观原因,有的是人为经营能力原因,这还都可解释。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上市只是想拿到一笔钱和退出原来的投资,这就性质

标签:

财经

分类: 所思所想

    看到前一篇博客的时间,才发现有2个月不写博客,时间过的真的越来越快了。不写博客,大概真的因为实在没有要发表的分析或看法。关于银行,过去、现在、未来都将是噪音很大、很多的板块,我不会也不可能对市场上发出的各种噪音都一一思考或反驳,没有这样的精力,也没有这样的必要,也不会降低资金分配的比例。不管持有的股票股价是下跌了或创新高了,不需要天天守着微博或博客鼓吹自己的股票,如果这样,早已违背了价值投资的本质。中外都不乏叶公好龙的价值投资者,满嘴价值,私下里念想的还是股价是不是短期能涨,甚至希望利用影响力来影响股价,实在看不出比炒作垃圾、重组、概念股有何高明之处?
     就以出现的对银行股的各种研究讨论变迁为例:几年前,民生银行是最不被看好的,无它,因股价相对涨得差,所以那时到处可看到大幅讨伐民生银行管理如何差、大股东如何不可靠的研究。与之对照明显的是招行,到处是溢美之词,亦无它,因招行股价上涨多而已,但几年来证明当时看好招行而买入者相对收益率最低。今天,热烈讨论民生银行如何好的随处可见,仍无它,因民生银行相对涨得好罢了。——“恐惧气氛是投资者的好朋友

标签:

财经

美国

利率市场化

供求关系

存贷比

分类: 兰桂看市

    微博催脑退化,看多了微博静不下心来写博客了,还有是因为要说的已说的很清楚了。市场整体上,没有历史数据证明指数在一次性下跌70%以上后,在未来短期(10年内)还有创新低的情形。过些日子可能会贴一篇博客,整理一些美国、日本、香港的指数作一些比较。依然认为2500点下方依然是好公司的最好的买入区域,2800点没有永久性损失的风险。关于银行,4年前我们不担心银行的利润,现在我们依然不担心银行未来3-5年的利润。2005年开始的银行的好日子不是结尾,而是开始。过去的4年银行已经用利润证明了专家学者、崩溃论的扯蛋,未来3-5年还将继续证明他们的扯蛋。当然这不是指银行利润每年还将会以40%、50%的速度增长,从来没有这样认为,4、5年前我们也只是估计银行平均每年保持20%的增长还是有可能的,未来还能保持一段时间,有可能某一年不增长或低增长甚至下降,但这不是我们要担心的。以银行现在的市价,即使未来不增长,只要能保持不下降,5、6年就能收回全部成本,这样的生意不会是特别坏。

    银行的日子,主要看贷款的供求关系,贷款的供求关系主要看国家、社会经济处于什么阶段。中国企业60%、80%的高利贷也敢贷,而美

标签:

财经

巴菲特

美国

利率市场化

华盛顿邮报

分类: 兰桂看市

    中科院地理所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我国高铁地铁超前建设金融风险巨大。
    套用约翰.坦普顿的一句股市用语: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在绝望中产生,在怀疑中大幅增长,在兴奋中……
很多不堪一击的理论屡败屡产生,比如加入世贸后中国的汽车企业都要破产,结果美国的著名汽车企业倒真的破产了。于是新瓶装旧酒,再装上“利率市场化后,中国的银行就要破产”的理论。

    美国被称为是世界上利率市场化最高的国家,这几十年美国冒出了几家新的大银行?几大银行的名称发生了多少变化?有几家外国银行在美国挤垮了美国本土银行?前几大中好像没看到新的面孔,无非是排名次序变换而已。 

    银行算是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借钱存钱永不过时,只是不同时代称号有所不同,比如“钱庄、银号”,以中国银行为例,今年刚刚成立一百年。这个行业天然是具有垄断性的,因为初始投入资本比较大,阻止了大量中小企业的进入。现在中国的银行业算是处于垄断竞争,相对刚刚进入成熟期。行业的成熟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这个时期行业的利润由于一定程度的垄断达到了较高水平,而风险却因市场结构比

(2012-02-22 09:43)
标签:

科技

巴菲特

华尔街

比亚迪

股价

杂谈

分类: 所思所想

    前阵子看到一篇《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犯了“八戒”》的文章,我这里并无意要讨论此文本身,因为把这“八戒”按在巴菲特入股比亚迪身上不值得一驳,都是完美交易的投机思维。本人对比亚迪公司也没有很深的研究,只是对其H股股价表现生出一些延伸的思考,先申明不是对比亚迪个体未来股价表现的看法。
   此前我已写过比亚迪H股戴维斯双杀现象,完成了一轮从双高到双低的负循环:2008年是从高PE的下杀,因受巴菲特入股影响,2009年出现了PE的强力回杀;2010年是从高EPS的下杀,引起股价的向下双杀。值得注意的一个情况就是业绩的大幅下降引起的股价下杀并没有创出2008年的新低,当正式公布前一年利润大幅下降时股价则已出现一倍的涨幅。便有了几点启示:
    一、股价逆市创新高并不代表什么,甚至很多是双杀前的预演,特别是股价多年高位拉平台,比如花旗,其实国内国外历史上这样的股票比比皆是。后面再详细说说。
    二、如果股价在相隔不远的前一阶段已经出现过大幅下降(如下降50%以上),当业绩的大幅下降得到确认后,股价在确认前后并不一定会再创出新低。我们经常说价值投资最好的买

标签:

吴英

中国

诈骗罪

民间借贷

神龙见首不见尾

杂谈

分类: 所思所想

  最近网上热议的两个人,年龄相仿,一个风流倜傥,一个俊俏圆润。

  先说吴英吧,正值妙龄就深陷官司,现在又面临死刑,唏嘘之余,很多人更是心生怜香惜玉之情,请命刀下留人,法外开恩。惋惜归惋惜,但衡量法与情还是要回到事实的原点和合理的推论上来,不论是谁都不能枉顾事

实。转播比较广泛的一是认为是合理民间借贷,还有是易中天的“经济犯罪不判死刑,已经成为基本的刑事司法原则”(怪不得现在贪污受贿数目越来越大,原来有这个原则)——但关键是吴英有两项定罪:非法集资罪和诈骗罪。那么主要看两点:
  1、吴英的非法集资和诈骗罪是否定错?
  微博上来看,无非是议论该不该制定非法集资罪,但既然此条法律在先,应该先承认此罪成立。很多人都没有提及诈骗罪。再根据公开的资料,吴英开出的是每万元每日35元、40元、50元不等的高息或每季度分红30%、60%、80%的回报;并用非法集资款先后虚假注册了多家公司;与杨卫陵等人合伙炒期货,但却不要杨卫陵等人承担风险,而是给予固定的回报。如果这个事实成立,那么诈骗罪是应该的,而且恰恰是扰乱了民间借贷。本来做生意遇上资金紧张,朋友亲戚借一些掉掉头很容易,可是你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