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的银行风险?

(2012-03-27 09:25:13)
标签:

财经

巴菲特

美国

利率市场化

华盛顿邮报

分类: 兰桂看市

    中科院地理所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我国高铁地铁超前建设金融风险巨大。
    套用约翰.坦普顿的一句股市用语: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在绝望中产生,在怀疑中大幅增长,在兴奋中……
很多不堪一击的理论屡败屡产生,比如加入世贸后中国的汽车企业都要破产,结果美国的著名汽车企业倒真的破产了。于是新瓶装旧酒,再装上“利率市场化后,中国的银行就要破产”的理论。

    美国被称为是世界上利率市场化最高的国家,这几十年美国冒出了几家新的大银行?几大银行的名称发生了多少变化?有几家外国银行在美国挤垮了美国本土银行?前几大中好像没看到新的面孔,无非是排名次序变换而已。 

    银行算是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借钱存钱永不过时,只是不同时代称号有所不同,比如“钱庄、银号”,以中国银行为例,今年刚刚成立一百年。这个行业天然是具有垄断性的,因为初始投入资本比较大,阻止了大量中小企业的进入。现在中国的银行业算是处于垄断竞争,相对刚刚进入成熟期。行业的成熟期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这个时期行业的利润由于一定程度的垄断达到了较高水平,而风险却因市场结构比较稳定、新企业难以进入而较低。巴菲特称永远不卖的四家公司(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富国银行、美国运通,包括去年的IBM)都是百年以上企业,按照某些中国人思维,这些股票老掉牙了,不可能为巴菲特创造收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