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博客首页 > 正文
网上大讲堂之十五:傅佩荣聊哲学与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16:56 新浪博客
图:台湾国学大师、台大哲学系傅佩荣(blog)教授
图:台湾国学大师、台大哲学系傅佩荣(blog)教授

  7月30日下午5点       傅佩荣系列讲座之一:《易经》对现代人的启示
  7月31日下午1点       傅佩荣系列讲座之二:逍遥自在的人生——我谈道家
  8月1日下午1点        傅佩荣系列讲座之三:儒家与现代人生
   8月5日下午3点        傅佩荣系列讲座之四:现代人亟需重建心灵
  8月14日下午3点       傅佩荣系列讲座之五:哲学与人生

  7月30日—8月14日,台湾国学大师、台大哲学系傅佩荣(blog)教授将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开展五期系列讲座,带领您与国学亲密接触,为您讲述原汁原味的国学。傅先生有着对国学独特的见地和解读,对人生深切的体会和领悟,他将告诉网友们如何了解和拥有我们的文化,点亮我们智慧的心灯,完善自己的人生。

  8月14日下午3点,傅佩荣(blog)教授将于“网上大讲堂”开讲最后一课“哲学与人生”,指引网友们一步步走近哲学,把握生命的真义,开启爱智之门,架构哲学与人生的桥梁,解答人生里程中的一个个未解的疑问,为网友们提供安顿心灵的途径,从而获得正确而智慧的生活。以下为聊天实录:

访谈视频
1、哲学是人生经验的反省 2、哲学最抽象也最具体
3、中西方哲学的差异 4、人必须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5、经历苦难定会让人有所获 6、坚强人格勇于承受失去

    精彩语录:

  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哲学与人生配合起来,用很扼要的方式把人生做一个总结式的说明,然后对于自己未来才会有一些的参考价值。

  年轻的时候知道人生全部可能的情况,将来自己面对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参照点。就像自己过的人生只能有一种版本,但是其他人提供各种不同的版本,把它对照起来以后就更容易看清楚自己这一生应该怎么去做选择,应该怎么过。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光临新浪的嘉宾聊天室,今天是新浪的“网上大讲堂”时间。

  我们继续和国学大师傅佩荣老师进行交流。傅老师您好!我在说这个话的时候心里非常伤感,因为这是傅佩荣老师在新浪讲座的第五期,也是最后一期,但我想绝对不是傅老师在新浪和网友交流的最后一次,以后还会有很多次。我们和傅老师的交流,从《易经》谈到了《老子》、《庄子》、《孔子》,今天我们回到一个大的话题,叫“哲学与人生”。

  各位网友如果关注我们今天的话题,有什么问题要向傅老师请教,欢迎你通过电脑参与,更欢迎拿起你的手机在移动中关注我们聊天的全过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哲学是对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

  主持人:傅老师,哲学与人生,这个话题我们真是越谈越大,您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话题作为您这次系列讲座的一个收篇?

  傅佩荣:因为我在国内首先出版了这本书,到目前为止也是销量比较大、看的人比较多的一本书。

  我是学哲学的,哲学是对人生的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人生就好象航海一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罗盘就是哲学。我们可以向别人借这样的一个罗盘或者指南针,参考许多伟大的哲学家的见解,也可以在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是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

    所以,这个题材对我来说,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说,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哲学的话,人生是盲目的,人生变成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所以,把这两个话题联合起来,我觉得比较适合古往今来所有哲学家的心愿。

  主持人:但傅老师,这部《哲学与人生》是您哪年在内地出版?

  傅佩荣:大概三年前。

  主持人:《哲学与人生》是您的第一本书,就在内地取得了很好的销量。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空泛、大的题目,您觉得读者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空泛的大题目感兴趣?是不是因为我们其实每天都在面临着哲学与人生这样一个困惑?

  傅佩荣:是的。“人生”这两个字,每一个人都会有兴趣,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也希望自己的人生经营得非常好。

  哲学对许多人来说是比较抽象、空洞,好像很遥远的东西。但另一方面,就因为这样子,才会觉得想要人生从一个比较高的整体的角度做一个了解。

  我们对哲学的认识往往是一些格言,比如笛卡儿说过“我思故我在”。为什么说“我思故我在”,不说“我在故我思”呢?我们会想这些哲学家说的话是什么意思。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自省检讨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

  你偶尔听到这话觉得还蛮有道理的,人生如果没有经过检讨,到底我是过谁的生活呢?过父母安排我过的生活还是别人的生活,这时你就会想到底我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呢?类似哲学家的话很多。

  如果讲到我们自己的传统,像你听到老子说,他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家里边都是金玉的话,恐怕守不住。你想想看,很多人有钱,不见得能超过三代。就觉得这位哲学家讲的话有他一定的道理。所以,把哲学人生配合起来,很多人觉得用很扼要的方式把人生做一个总结式的说明,然后对于自己未来会有一些参考价值。

  哲学基本上对过去的经验都设法了解,现在都叫理性的反省,哲学在西方称为“爱好智慧”,这种爱好是一种理性的反省,找到对于人生最扼要的说明。

  第三步是针对未来。比如我过去的经验总结了,现在的反省非常严密,就知道我将来该怎么走这一生才不会浪费,大概可以这样说明。

  主持人:傅老师,有一位网友在问,可能也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问题。

  网友:您觉得哲学到底和我们的人生能建立怎样的一种关系呢?如果我读了尼采、苏格拉底、孔子,但是他们到底能给我的人生什么有用的东西呢?

  傅佩荣:每一个人只能活在现在,比如我今年几岁,我只能把过去跟今天为止所有的生活经验做一个总结。但是哲学是对人生经验做全面的反省,怎么办呢?我现在还年轻,我将来还有很遥远的时间要慢慢去度过。所以,我就要设法去了解别人老的时候在想什么,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又有什么样的心得。我们要设法把人的生命从生老病死,其它方面,包括像喜怒哀乐情绪的反映,恩怨情仇、悲欢离合,人生所有的经验不一定你要自己遭遇,要从别人的素材里找到线索,这样你对人生经验才可能做全面的反省。

  并且你全面反省的时候,还是受制于你现在的生活经验。比如我在教书的时候,教到孔子的思想,学生考试都考得很好。你问他“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是什么意思,他知道四十岁是没有疑惑,但是你问他什么是迷惑,他真的不知道,因为他才二十几岁。孔子四十而不惑,你20岁怎么知道40岁的迷惑?

  人可以学哲学,就在年轻的时候知道人生全部可能的情况,将来自己面对的时候,就多了一个参照点,可以对照来看,就是我自己过的人生只能有一种版本,但是其他人提供各种不同的版本,把它对照起来以后就更容易看清楚自己这一生应该怎么去做选择,应该怎么过。

  哲学的三个层次

  网友:我非常喜欢哲学,但是我一直无法给哲学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义,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主持人:我记得我学哲学课的时候,说哲学是揭示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是不是这样一个定义(笑)?

  傅佩荣:你如果说“哲学”这个词在西方希腊时代出现,它的原始定义,“哲学”这个词philosophy,它的原文是从希腊文过来的,叫做“爱好智慧”。你一讲智慧,就比较复杂了,我们一般是分三个层次。首先,感觉很冷,觉得很愉快,这是感觉。第二,你把你掌握的信息整合起来变成知识,比如我现在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古人无法了解的。但是这种知识是分而不合,每种学科都有不同的知识。第三叫做智慧。

  你从信息、感觉到知识、智慧是三个层次,到智慧的时候代表完整而根本。所以,我们前面说到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因为牵扯到反省和根本。你如果说这样讲太抽象了,但是它会落实到你的生命里,你看任何事情不只会看现在。

  比如我现在把座位让给老人家,这个动作我就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座?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毕竟我是先坐的位子。如果你有哲学的思想,就想我将来也会老,也需要别人让座,但是没有人保证你现在让座给别人,你老了别人会让座给你。但是你让座,知道这个道理。人跟人相处的时候这个模式是比较合理的,你这样做当下是比较心安理得,不能想到将来。这是你懂得这个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跟比较年轻的朋友说你要懂人生的道理,这里就有哲学的含义在里面。所以,你说人生的智慧,它归结为你生命里面不同的抉择。所以,我常常用三句话来描写哲学:第一句,培养智慧,这跟西方的传统很接近。第二,发现真理。因为人常常发现变化的事物,觉得非常迷惘,你就要发现变化背后有没有不变真实的东西。比如道家,道就是最后的真实,让你知道这些变化有来源,有归宿。第三,验证价值。价值不能离开主体,不能离开你我他每一个人。

  你前面培养智慧,然后发现真理,然后去验证价值。这样就会使生活产生具体的改变,懂得自己往哪里走,就像在航海的时候我有指南针,别人说这个路线不好,但是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选择。人最怕不知道,这样选择是受风气的影响,受别人的影响,甚至是别人的操纵,结果走的路好像很多人都走,到最后不见得是我愿意走的路。

  所以,哲学是人在早或者晚一定要碰到的题材。你在生命的阶段,尤其是遇到重大的转折点、重大的痛苦、罪恶或者是灾难,在这种情况下,你特别需要能不能有一个方向让我知道我这样做是对的,或者给我这样一个选择的机会,让我可以改变生命不同的路线。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发表评论
新浪博客搜索   帮助 │ 爱问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4相关链接
·网上大讲堂之十一:傅佩荣谈道家逍遥自在的人生(2007-08-02 10:35:50 )
·网上大讲堂之十:傅佩荣谈《易经》对现代人的启...(2007-07-31 16:41:46 )
·傅佩荣解读儒家精神:孔子与耶稣(2007-08-09 11:58:21 )
·傅佩荣解读中华文化精髓:儒家是一种宗教吗(2007-08-09 11:54:04 )
·网上大讲堂之十三:傅佩荣谈现代人亟需重建心灵(2007-08-07 17:51:41 )
·傅佩荣:心灵也需要经营(2007-08-06 15:32:55 )
·傅佩荣:生命中应该多一些豁达(2007-08-05 16:34:08 )
·网上大讲堂之十二:傅佩荣剖析儒家与现代人生(2007-08-02 11:2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