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入选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2-5)
2023年2月16日,在茂名举办了“文化城市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讨会暨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公布活动”。活动推荐了100处建筑,其中北京市入选15处。
北京入选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1、梁思成设计墓园及纪念碑
2、国家植物园北园(含历史建筑)
3、恩济里住宅小区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驻京办事处
5、北京同仁医院(老楼)
6、北京中山公园
7、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8、北京电影制片厂近现代历史建筑
9、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
10、北京焦化厂历史建筑
11、北京鲁迅故居及鲁迅纪念馆
12、北潞春住宅小区
13、中国人民银行总部办公楼
14、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15、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
2、国家植物园北园(含历史建筑)
国家植物园北园位于海淀区,是2021年12月28日由北京植物园改名而来。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植物园。北园建有14个专类园和中国北方最大的珍稀植物水杉保育区,园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佛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启超墓,以及一二·九运动纪念地和曹雪芹纪念馆。植物园共收集植物1.5万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近40种。




































每年4月份是北京植物园观赏郁金香的季节。









水杉林和栈道是植物园的特色。高大挺拔的水杉是1972年植物园开始种植的,如今已经成林,与蜿蜒展曲的栈道相得益彰。
栈道的旁边就是引水石渠(河墙),也就是进沟时走的石道路。
雪后的植物园是另一番迷人景色。
园区内有寺庙4座:
十方普觉寺(卧佛寺)

国家级文保碑

北京市文保牌
卧佛寺
广慧庵

海淀区文保牌

广慧庵
植物园龙王庙
隆教寺遗址
五华寺遗址
植物园内有镶白旗碉楼3座。

海淀区文保碑
园内曹雪芹故居西北100米处有一座碉楼
园内湖北山包上有一座碉楼
位于北湖西岸的碉楼
园区内有迁移来的古桥1座:
端王府桥

园区内的古代碑林:

北京市文保碑

梁启超墓
孙传芳墓

海淀区文保碑

孙传芳墓
张绍增墓

海淀区文保碑

张绍增墓
王锡彤墓
海淀区文保碑
王锡彤墓园
园区内名人故地2处:
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纪念馆
孙承泽隐居处
孙承泽隐居处别墅院落
植物园内2处革命纪念处所:

海淀区文保碑

“保卫华北”石刻
“一二•九”运动纪念地
中心纪念碑东侧是彭真同志的题字,西侧是刘炳森先生书写的碑文,记述了“一二•九”运动的光荣历史和建造纪念亭的深远意义。
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
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是北京市迎接建国50周年的重点工程,位于植物园中轴路西侧,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展览温室以“绿叶对根的回忆”构想为设计主题,独具匠心地设计了“根茎”交织的倾斜玻璃顶棚,仿佛一片绿叶飘落在西山脚下。
有关国家植物园的详细内容参见以下链接:
3、恩济里住宅小区
恩济里小区位于海淀定慧寺。小区总建筑面积为14万平方米,可容纳1885户。小区内21幢红瓦坡屋面的4~6层住宅楼,沿主路布置成既独立又呼应的四个组团。组团布局借鉴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形态,发扬了“内向、封闭、房屋包围院子”的优点,周围用空透铁栏杆与外界隔开,只留一个出入口,极便于管理,住宅单体设计体现了“三大一小一多”(即大厅、大厨房、大厕浴间,小居室,多储藏间)。对住宅的室内装修、厨卫设备、残疾人住宅的无障碍设施,均作了充分考虑,能够满足不同居民的不同要求。












小区分为安、定、幸、福四个园,小区内采用机动车单循环车道设计,大大降低了小区内的机动车干扰。小区内的绿化设施相当完备,曾获得首都文明居民区、绿色社区称号。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驻京办事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始建于1955年7月,
“文革”期间撤销,197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办事处为自治区人民政府派驻北京的正厅级办事机构,主要负责所在地及华北、东北等地区有关事务。

院内草坪放置的阿克苏克孜尔尕哈烽燧铸铜模型


院内草坪放置的新疆硅化木
5、北京同仁医院(老楼)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简称同仁医院)始建于1886年,是一所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现有职工3600余人。医院设有62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开放病床1611张,年门急诊量270余万人次。同仁医院历经百余年发展,几代同仁人秉承“精诚勤和”的院训,弘扬医院深刻的文化精髓。

西区为老楼建筑


门诊主楼东南面














病房楼位于门诊楼西侧



门诊楼东立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