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2023-07-25 06:44:44)

                      北京入选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1


        2023年2月16日,在茂名举办了“文化城市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讨会暨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公布活动”。活动推荐了100处建筑,其中北京市入选15处。


                          北京入选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1、梁思成设计墓园及纪念碑

2、国家植物园北园(含历史建筑)



3、恩济里住宅小区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驻京办事处

5、北京同仁医院(老楼)

6、北京中山公园

7、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8、北京电影制片厂近现代历史建筑

9、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

10、北京焦化厂历史建筑

11、北京鲁迅故居及鲁迅纪念馆

12、北潞春住宅小区

13、中国人民银行总部办公楼

14、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15、中国现代文学馆(新馆)



1、梁思成设计墓园及纪念碑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北京市文保碑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海淀区文保碑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墓园入口
 
  在墓园的前方不远处,砖砌甬路左右各立一座造型优美、挺拨凝重的清康熙年间的皇族墓碑。这本是梁家从没落的皇族墓地买来的废碑,准备磨掉旧碑文重刻新字,后也是因财力枯竭无力镌刻碑文而弃置于墓园内了。后植物园将石碑立起。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东侧石碑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西侧石碑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甬路再西侧有一精美小巧白色的八角石亭,四周辟有洞门,周围建有平台,穹顶雕花瓣图案,亭内空无一物。原设计亭里立一尊梁启超纪念铜像,后因财力不足未果。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墓园内北墙正中平台上是梁启超及其夫人李惠仙的合葬墓。墓呈长方形,高1.08米,宽2.75米,长4.52米。墓前立着“凸”字形墓碑,碑高2.8米,宽2.18米,厚0.71米。阳面镌刻“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14个大字。碑阴刻“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十月,男梁思成、思永、思忠、思达、思礼,女适周、思顺、思庄、思懿、思宁,媳林微音、李福曼,孙女任孙敬立”。碑前有75厘米高的供台,两侧各有一段带雕饰的直角形衬墙。墓碑、墓顶及供台衬墙,均为土黄色花岗岩雕筑而成,前后连接,浑然一体。墓碑没有碑文,也没有任何表明墓主生平事迹的文字,这是梁启超生前遗愿。梁曾嘱咐他的子女,将来行葬礼时,可立一小碑于墓前,题新会某某,夫人某某之墓,碑阴记我籍贯及汝母生卒,子女及婿、妇名氏、孙及外孙名,其余浮词不用。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阳面镌刻“先考任公府君暨先妣李太夫人墓”14个大字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碑阴刻“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十月,男梁思成、思永、思忠、思达、思礼,女适周、思顺、思庄、思懿、思宁,媳林微音、李福曼,孙女任孙敬立”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林徽因墓


       林徽因墓位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妇孺皆知的著名才女—林徽因女士于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较为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1916年,因父亲工作调动的原因,林徽因全家自上海搬至北京,林徽因随之转学到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继续读书。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林徽因与梁思成年少相识,彼此钟情,一起留学,自然而然走向婚姻,携手共度余生。本以为婚后的生活会是美好的安宁的,但他们的一生似乎注定漂泊无依,即便有了孩子后,也没过几天安稳日子。总是在逃亡,总是在搬家,到后来,林徽因都没多少行李了,相比较于衣物,他们可能更看重书籍。林徽因让人不得不佩服,她外表看起来柔柔弱弱,内心却坚毅无比,无论面对多么糟糕的境遇,她都保持着淡定从容,可能这就是真正的名媛,真正的教养。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与梁思成结婚之后,林徽因开始专心的教书忙事业,文学方面她出版了自己的诗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建筑学方面,她应邀成为了八宝山公墓的主体建筑师,除此之外,林徽因还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与国徽的设计。引进国外建筑的先进思想与风格,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一同引领了国内现代化新型建筑的潮流,为中国建筑界贡献极多。1955年,由于为了保护文物建筑而奔波良多,导致身体每况愈下,同年4月份,51岁的林徽因在同仁医院病逝。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梁思成在她墓碑上镌刻的名字是:建筑师林徽因。



任弼时墓


       任弼时墓位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他的墓被称为“八宝山第一墓”,因为他是我国第一个被葬入八宝山的人。他的墓碑就是梁思成设计的,梁思成轻易不设计墓碑,但是他认为任弼时值得。
       任弼时1904年出生在湖南,他的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虽然家里不是太富裕,但他很注重任弼时的教育,很早就让他进了学堂。长大后的任弼时确实很有出息,他成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并且做到了很高的职位。
       1950年,任弼时同志因病逝世,下葬在八宝山东部坡顶上。后来,开国第一任副主席之一的张澜老人逝世,葬在其墓右,1955年6月18日纪念瞿秋白烈士牺牲20周年时,党又把秋白同志的遗骨从福建长汀迁葬其墓左,这就形成了第一墓区。根据有关规定,第一墓区前部是省委、地委级干部墓区,再向上是中央领导干部墓区。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中共早期领导人任弼时因病去世时,《革命公墓安葬暂行规则》还未执行。他的墓地占地300多平米,水泥方砖铺地,汉白玉墓碑。在这之后,八宝山再没有如此大面积的墓穴了。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庄严肃穆的任弼时墓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王国维纪念碑


       王国维纪念碑位于清华大学第二教室楼西南角小山坡。纪念碑坐西朝东。从1925年2月,清华委任吴宓筹办研究院,聘王国维为导师,到 1927年6月,王国维自投于万寿山昆明湖。王国维在清华不过两年多的时间。1929年夏,该校师生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学者,募款修造了这座纪念碑。碑身为青石,碑座为汉白玉,据说象征其人“一清二白”。
       王国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于戊戌风气变化之际弃绝科举。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结识主持人罗振玉,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1902年王国维因病从日本归国。后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讲授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复埋头文学研究,开始其“独学”阶段。1906年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其间,著有《人间词话》等名著。
       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携生平著述62种。眷随儿女亲家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处世。其时,在学术上穷究于甲骨文、金文、汉简等研究。1916年,应上海著名犹太富商哈同之聘,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文、考古学研究。1922年受聘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翌年,由蒙古贵族、大学士升允举荐,与罗振玉、杨宗羲、袁励准等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1924,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淑弟子遍充几代中国史学界。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时,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地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其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正面端书“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
  
 1125、北京第七批20世纪建筑(1)

碑文是陈寅恪教授所撰,碑式为梁思成所拟。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